劳动是一种贴近生活本质、赋予孩子幸福生活能力的教育。幼儿期是责任心产生和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幼儿处于一种积极的准备和接受状态,这一时期的父母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做家务的能力和意识,将对孩子步入小学生活产生长久影响。
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们自己做!”幼儿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意识在早期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
社会即学校
3-4岁
①摆放碗筷和椅子。
②喂宠物。
③睡前帮忙铺床,拿小枕头、小被子等。
④饭后自己把碗盘放到厨房水池里。
⑤把自己的脏衣服放进洗衣盆里。
⑥给下班的爸爸妈妈递拖鞋。
4-5岁
①学着给家里的绿植浇水。
②饭前准备餐桌。
③从帮家长拿餐具开始,慢慢参与摆盘。
④饭后收拾餐桌,把脏的餐具收回厨房。
⑤把洗好烘干的衣服叠好,放到衣橱。
⑥自己准备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⑦将自己用完的毛巾、牙具挂好、摆放整齐。
5-6岁
①帮忙擦桌子。
②独立换床单,收晾衣服。
③拾房间 养成把乱放的东西捡起来并放回原处的习惯。
④整理自己的读书区,玩具区。
⑤做饭时一起洗菜了解经过哪些步骤才能食用。
爸爸妈妈怎样做?
给予孩子选择权,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爸爸妈妈应根据自家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实际能力,和孩子一起讨论他(她)能做些什么?想做些什么?并制定计划。
传授孩子相关劳动技能,收获成功感。做家务需要掌握相关的劳动技能,家长应该耐心细致地讲解示范,使孩子了解怎样做和为什么这样做。
和孩子一起做家务,体验亲子幸福感。和爸爸妈妈一起劳动,可以提高孩子的兴趣,亲密亲子关系、培养协作精神。家庭要养成互相夸奖劳动成果的氛围,如妈妈做的菜太好吃了等,让孩子意识到自己作为家庭成员承,担部分家务是在做有益的事情。
家务可以培养孩子什么?
同理心
我们总是苦恼孩子玩具乱扔,书放得到处都是,怎么说都不管用。
那么,就让他参与到收拾玩具和书架的过程中去吧。让小朋友自己去体会收拾玩具的过程,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父母的感受。而做家务,正是提升孩子同理心,让孩子去理解别人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责任心
曾经问过一个小朋友在家会做哪些家务,小朋友回答:“我才不要帮妈妈做家务,家务是大人做的。”
可见,在这个家中,虽然是出于对孩子的关爱,父母承担了一切家务,却弱化了孩子心中自己在整个家庭中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其实,每一个孩子,都会想参与到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去,想要证明自己在家庭当中有他的价值。
我们可以通过分享家务的方式,让小朋友知道,自己也是家里的一员,做家务也是自己的责任,从而提升孩子的责任感。
掌控感
掌控感,就是个体所拥有的“一切尽在我把握之中”的主观感受。经常能看到读者在后台留言抱怨孩子抗压力不行,忍耐力不行。但其实我们也要思考一下,是否给了孩子足够的掌控感。
回想这样的时刻是不是很常见:
孩子要喝酸奶,酸奶盖撕不开,我们会顺手就拿了帮他撕开......下一次,不妨把酸奶还给孩子,让他自己尝试看看怎么才能撕开。在撕酸奶盖的过程中,他慢慢要学会掌握自己的力气,既不要小到撕不开,又不能大到一撕把整个奶溅出来。
就是这些在我们大人眼里不起眼的小事,对于孩子来说,却是重要的经验以及掌控感的获取来源。
教学做合一
虽然在劳动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抹布拧不干,怎么办?”“垃圾扫不进簸箕,怎么办?”但孩子们都没有放弃,他们积极主动,以劳动为荣,乐在其中。在一次次快乐的劳动中发现问题,在一次次不放弃的尝试下解决问题,于是我们又获得新的经验和成长。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七里山幼儿园的宝贝们是如何争做劳动小达人的。
壹点号济南市七里山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