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梦宇
据国家新闻出版署数据显示,近5年全国中小学课本及教学用书、大中专教材、业余教育课本及教学用书的零售数量,平均每年约28亿册,金额超200亿元。这些教材若循环使用一年,节约费用可援建约4万所希望小学。然而,现实情况是许多教材一学期或一年后便进了废品站,“卖了一麻袋的书,最后只能买得起一个麻袋。”这真令人遗憾。
然而,尽管教科书的巨大浪费早已引起关注和重视,教科书循环使用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提上议事日程——义务教育阶段从2008年起,音乐、美术、体育、健康、科学、信息技术等免费教材已实行循环使用,但规模太小,且未成常态,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一方面,因为在教材循环使用过程中碰到一些暂时无法跨越的障碍。比如,时下中学教材更新版本时间参差不齐,制约其循环使用;学生在书本上做笔记的传统学习习惯,为循环使用教材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二手教材市场缺乏完善的平台和服务体系支撑,供需两端匹配低效,政策法规不完善。
我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应该说,循环使用教材,不仅可以减轻家长负担,让学生养成节约、环保等好习惯,而且能够大量减少树木、纸张、印刷等方面的消耗,符合厉行节俭、反对浪费等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促进教材循环使用需形成合力。相关部门要修订完善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疏通教材循环使用的堵点,鼓励二手教材流通。此外,也要出台教材循环使用细则,比如:学校要建立回收机制、对循环使用的教材必须全面消毒、以乡镇或县为单元循环使用等,从而实现教材回收的规模化,杜绝长期以来存在的浪费现象。 (中国文明网)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