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养成记——归命侯孙皓

公元264年,三国时代已经渐入尾声,这一年的9月3日,东吴的第三任皇帝吴景帝孙休突然急病,继而病逝,年仅30岁(虚岁),留下了只有十岁左右的太子孙湾。临终前,孙休挣扎着最后一丝力气招丞相濮阳兴入宫托付后事,虽然已经口不能言,孙休还是抓着濮阳兴的手臂,指了一下小太子孙湾。
暴君养成记——归命侯孙皓

然而,孙湾的时运是不济的,就在孙休逝世的上一年,也就是263年,蜀汉被魏将邓艾所灭,蜀汉后主刘禅投降,互为唇齿的吴蜀联盟自动瓦解,东吴政权一片惊恐,群臣们希望能立一个长君(成年的皇帝),这样才能对付强敌。于是,濮阳兴和朝廷的另一重臣左将军张布根据群臣们的意见,违背了孙休的意愿,开始物色帝位的合适人选。
在这关键时刻,冒出一个叫万彧的人,他与孙权的一个名叫孙皓的孙子私交甚好,于是屡屡向濮阳兴和张布进言,说时年23岁的孙皓“才识明断”、“奉遵法度”,而且很有点当年“小霸王”孙策的风采。濮阳兴和张布两人本身的才能并不突出,完全是靠孙休的宠信(孙休未登帝位之前,生存极为凶险,濮阳兴和张布在这时成为孙休的幕僚),才得以身居高位。他们没有深入考察就相信了万彧的游说,于是迎立孙皓为皇帝,这一下,“暴君”现世了。
孙皓在装了两个月的开明君主之后就开始原形毕露,他沉溺酒色,专于杀戮,而且用的是诸如挖人眼,剥人皮之类的酷刑,惊动了整个华夏,连北方的晋武帝司马炎听说后也感到很惶怖。而且,孙皓的嗜杀已经到了六亲不认、恩将仇报的程度。
暴君养成记——归命侯孙皓

孙皓本来没有任何继承帝位的可能,他不是吴景帝孙休的儿子,只是孙休的侄子(孙休三哥孙和之子),孙休死前也没有传位给他的意思,而且他连个王爷都不是,爵位只是候爵(乌程侯)。孙皓能继位,纯粹是一系列的机缘巧合,一方面是当时的时局(蜀汉刚被灭),另一方面得益于几个关键人物,而且这几个关键人物是缺一不可的。
首先是濮阳兴和张布,这两人身居高位,手握重权,在这特殊时刻掌握着立谁为帝的特殊权力,是他们同意了立孙皓为帝。对孙皓来说,这两位是大恩人,不然他是当不上皇帝的。但是,由于孙皓的粗暴骄盈、好酒好色,致使民怨很重,在听说濮阳兴和张布暗地里感到有些后悔时,孙皓没有一丝犹豫和怜悯,就诛杀了这两位大恩人。这时,距离他登基仅仅过去三个月,可见,孙皓对他们没有任何感恩之心。
孙皓还应该感谢朱太后,朱太后是孙休的夫人。孙休临终时,指定了继承人,就是太子孙湾,濮阳兴和张布接受群臣的建议谋求改立长君,不过这还是要经过朱太后的同意才能实施,如果朱太后不同意改立,皇帝就只能是孙湾。濮阳兴和张布去游说朱太后,这位太后展现出良好的大局观,言道:“我寡妇人,安知社稷之虑,苟吴国无损,宗庙有赖可矣。”这样,孙皓继位的最后一个障碍也没了。朱太后也是孙皓的大恩人,可丧心病狂的孙皓在登基一年后就逼杀了朱太后,并把孙休的四个儿子(他自己的堂兄弟)遣送到偏远小城,又在不久后杀了较年长的两个。
暴君养成记——归命侯孙皓

还有一个关键人物是孙皓的密友万彧,当年孙皓还是乌程侯时,身为左典军的万彧与他私交甚好。当群臣议论希望立一个长君的时候,是万彧上窜下跳帮他游说,这起到了重大作用。如果不是万彧,在门丁兴旺、子孙繁盛的孙氏大家族中,孙皓很难进入濮阳兴和张布的视野。就是这样一位恩人兼密友,孙皓最终还是杀了他,杀他的原因则是万彧自恃与孙皓有深交,又对孙皓登基立有大功,于是频频劝谏孙皓约束自己的行为,最终触怒孙皓,招来杀身之祸。
至此,狼心狗肺的孙皓把所有恩人都诛杀殆尽,对其他人,孙皓就更加肆无忌惮的滥杀无辜了。惨遭孙皓毒手的东吴实力派太多了,导致很多统兵在外的将领人人自危,有一点风吹草动就如惊弓之鸟而叛逃到晋国(当时晋已经取代了魏),东吴的几次大叛逃都发生在这一时期。
在孙皓的残暴统治下,东吴政权丧失了起码的凝聚力,后来晋国大举出兵东吴,东吴各地基本上没什么抵抗就投降了,灭吴的过程基本上就是一个接受投降的过程(只有张悌的几千敢死队真正抵抗了一下),so easy!那么,孙皓是生下来就这样的?还是后天的什么原因才造成他残暴的个性的呢?
暴君养成记——归命侯孙皓

其实,残暴归残暴,孙皓这个人很聪明(这点与刘禅不同),当年他还幼小时,孙权就特别喜欢这个孙子,还给他起了个“彭祖”的小名。彭祖是有名的寿星,相传活了800岁,是先秦道家先驱,孙权给这个小孙子起这个小名就是希望他长命百岁,可见对孙皓的喜爱。
在孙皓归降晋武帝司马炎以后,晋武帝曾对孙皓说:“朕设了这个座位等你已经很久了。”孙皓马上十分机敏且极具骨气的反怼:“我在南方,也设了这个座位等待陛下。”你看,即使身为亡国之君,孙皓的特性也屡屡有所表现。
还有一次,晋朝开国大功臣贾充居高临下的问道:“听说阁下在南方挖人眼睛,剥人面皮,这是什么样的刑罚?”孙皓马上反怼道:“有做为臣子却弑杀他的国君以及奸险狡诈不忠的人,就对他用这种刑罚。”这其实是在讽刺贾充杀害魏帝曹髦的事,贾充羞愧的无言以对。聪明的孙皓是怎样养成残暴的个性的呢?他阴暗心理的形成确实是有原因的。
暴君养成记——归命侯孙皓

孙皓的父亲孙和是孙权的第三子,孙和有着悲惨的人生。孙权的太子孙登于33岁时去世,当时孙权才60岁,身体还算比较健康,于是又立了三子孙和为太子(孙权第二子早逝,孙登去世后孙和已经是最大的孩子)。但是,孙权的长女孙鲁班与孙和的母亲王夫人不和睦,她不愿看到孙和将来登上帝位,所以一直挑拨孙权与孙和的关系,也一直怂恿倍受宠爱的孙权第四子孙霸争位,引发两宫内乱。在这场内乱之中,孙和频繁遭到诬陷,先是被贬,然后又被赐死,这一切对孙皓肯定产生了重大影响。
孙皓出生的那一年,他爸爸孙和刚被立为太子,估计孙皓长大一点了,稍微懂一点事了,他爸爸孙和正深深陷入纷争之中。孙皓看着爸爸屡屡被大姑孙鲁班和四叔孙霸诬陷,聪敏的孙皓肯定感受到了沉重的、甚至有点窒息的气息。公元252年,孙权逝世,在临终前,为了给小儿子孙亮的继位铺平道路,把废太子孙和遣送到长沙,孙皓也就跟着到了长沙。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从高处跌下的滋味不是一般人所能体味的,这一年,孙皓10岁(周岁)。仅仅过了一年,东吴朝廷再次发生政变,与孙和亲近的秉政重臣诸葛恪被杀,孙和再次受到牵连,被流放到更小的地方——新都,随后被赐死,这一年,孙皓11岁(周岁)。
一系列的变故,孙皓他爸爸孙和都是受害者,在这个过程中,孙皓不可能感受到任何亲情的存在,他感受到的只有无情、残酷、甚至是恐惧。他的大姑、叔叔、堂兄弟等众多亲戚,轮番的、逐渐地把他们一家人打入了人生的地狱。
暴君养成记——归命侯孙皓

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也是现代西方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经揭示,童年的经历对人格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11岁之前的孙皓,过的是一种动荡不安、生死离别的日子,所谓“无情最是帝王家”,这黑暗的童年经历,催生了他的黑暗人格,孙皓一系列的特性都与此有关。
童年的经历使孙皓内心深处极度缺乏安全感,这使他敏感、残暴,所以有点风吹草动便大肆屠杀,即使是恩人也在所不惜,直到把所有的不安全因素彻底清除,他才能安心。他甚至不喜欢群臣用眼睛看他,这就是所谓的“恶人视己”(可能源于缺乏安全的心理机制),朝臣觐见时,没有人敢抬头(只有丞相陆凯获得特批,可以例外),大臣们搞不好就要被挖眼睛。
孙皓的皇帝之位,完全是各种宏观的、微观的机缘巧合所致,所以他也不感恩,而是笃信天命,孙皓居帝位16年,竟然用了8个年号,平均2年换一个年号,只要有点什么异常天象就被当成吉兆更换年号,这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绝无仅有。
暴君养成记——归命侯孙皓

人人自危、人心离散的东吴,被晋军轻而易举灭国,孙皓投降。投降后的孙皓被赐予了归命侯的爵位,这是候爵,远不及刘禅的公爵(刘禅投降时被赐予安乐公),可见司马炎对他的评价也比较差。归降的孙皓被强制迁往当时的都城洛阳居住,等于是被监禁,并于4年后病逝,年仅42岁。
孙皓怎么死这么快?是水土不服,还是被暗害?这谁也没有答案,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处于严密监视之下的、而且是处于一个完全陌生环境下的孙皓,分分秒秒都生活在不安之中。那些被他残杀的东吴旧臣、豪强势力也时时刻刻寻求着复仇的机会,这也加剧了孙皓的不安。现代医学显示,长期处于不安环境之中,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将受到重大影响,有时这将是致命的。总之,大环境需要他死,所以他就死了,他最终没有好下场。
孙皓是个暴君,但其实也是个悲剧,他没有幸福的童年,导致了他残暴、敏感的人格,所以一个人的童年是十分重要的。在孩子们成长的关键时期,给予一个正能量的社会文化环境,不仅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也是对他人、对自己有利的事情。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423 字。

转载请注明: 暴君养成记——归命侯孙皓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