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文艺范·聚焦】探源庐州地名“甲”

由 频长志 发布于 经典

○丢盔卸甲成为地名 杨钧 摄

○中共合肥北乡支部纪念馆

造甲乡、卸甲弄、甲塘," 甲 " 均有甲胄、盔甲的意思,从其地名中便可窥见合肥博大精深的三国文化、成语文化;二甲王、六甲王,其地名与明初年间户籍制度有关,以甲字附加量词,反映当地早期的村落规模 …… 合肥的 " 甲 " 字地名,每一个背后都蕴藏着动人的庐州故事。

造甲乡:三国时屯兵造甲 今日成红色之乡

○造甲素有红色之乡、文化之乡、生态之乡、长寿之乡、美丽新农村示范之乡的美誉

说起 " 甲 " 字地名,首先就要提到合肥著名的造甲乡。其位于长丰县中东部地区,东界肥东县、定远县,西邻下塘镇,北接朱巷镇、杜集镇,因相传三国时曹魏大军曾在此屯兵锻造甲胄而得名,是省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重点乡镇之一。1926 年,此地诞生合肥地区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中共合肥北乡支部。作为合肥地区红色革命的策源地,造甲素有红色之乡、文化之乡、生态之乡、长寿之乡、美丽新农村示范之乡的美誉,是一个 " 河清海晏,时和岁丰 " 的地方。

中共合肥北乡支部纪念馆位于造甲乡双河社区,是为纪念合肥地区第一个中共党组织在当地诞生,由政府投资建设免费向社会开放的爱国主义教育场馆。

1926 年 9 月,共产党员崔筱斋受党组织委派,和曹广化、胡济一起回乡开展农民运动,成立合肥地区第一个中共北乡支部,直属党中央领导。1932 年崔筱斋被害于长丰县下塘集。

2005 年,为纪念中国共产党于 1932 年在双河集领导的农民暴动,当地政府投资建设了面积 213 平方米的双河集农民暴动纪念馆;2008 年,原双河集农民暴动纪念馆成功申报为第三届合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2 年,原馆更名为 " 双河集农民暴动暨中共北乡支部纪念馆 ",成为合肥市 42 个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2015 年,由合肥市党史办牵头,立足合肥市第一个中共党组织这一重大历史主题,纪念馆选址重建,为突出合肥地区第一个中共党组织的历史地位和意义更名 " 中共合肥北乡支部纪念馆 "。

中共合肥北乡支部纪念馆展示了合肥地区第一个中共党组织创建始末、解放前合肥党史与革命抗争史,开放部分含 2000㎡纪念馆广场与 1076㎡场馆,并成功申报为合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徽省党史教育基地、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基地、合肥地方党史文化研究和交流中心。该纪念馆建成后与周边地区的杜集五七干校、吴山庙武装起义纪念碑以及位于肥东的合肥市青龙厂新四军第四支队东进抗日纪念馆等红色景点贯穿起来,全面融入长丰乃至合肥红色旅游发展。

卸甲弄:二十四骑战金军 丢盔卸甲成地名

○卸甲弄村,村舍依山坡而建,四周群山环抱 杨钧 摄

丢盔卸甲,成语中表示败仗时狼狈的样子。卸甲一词,在巢湖北部东黄山地带,成就了抗金英雄以计谋取胜,同时也刻画了金兵兵败的场景。后来,卸甲成为山中地名。

巢湖市苏湾镇境内,东黄山山洼中有个地方叫卸甲弄。卸甲弄,又称为卸甲衖。一个 " 衖 " 字,多用在东黄山地名中,与深山大洼有着关联。

卸甲弄村,环山公路,村舍依山坡而建,整座山村位于山谷之间,四周群山环抱。箍子山,当年军营跑马之地;望湖山,登顶观巢湖之处;蜈蚣山,山岭多起伏 …… 山山之间多不同。

卸甲弄多姓苏,苏湾大姓之一,据说为四川眉山堂后裔。卸甲弄名由来,说法不一。有说,明初年间,卸甲弄为军垦之地,为明军中一支小队留守,战时为兵,和平为农。" 卸甲 " 归田之后,拓荒山林,后山下苏姓迁居于此。再有传说,东黄山周围自古为军事战地。南宋年间,金人南下进犯,宋名将刘锜与完颜兀术发起顺昌大战,有力挫败金军锐气。顺昌战后,刘锜由裕溪河东关,赶往毗邻于柘皋的苏湾地带,并驻军于此。在柘皋古石梁河上,与金人再次会战。由于大营之地,扎寨兵多将广,非常有气势,因而卸甲弄下有寨山,取扎寨之意。柘皋大战后,刘锜挥师而走,留有姚兴父子携二十四骑在东黄山一带抗金,势单力薄,兵力悬殊。姚兴在与金军迂回中,利用东黄山地理优势,在大洼之间,虚张声势。一日金军攻入汗山岭地带,行到卸甲弄,见衖下到处插有旌旗,山林间多见盔甲,判断为姚兴大营地,于是提马攻入。雨水后的卸甲弄,大洼泥泞不堪,在山林地又有山民事先多设捕兽陷阱器具。金军多失马下,被暗器困伤。此时,姚兴率人马刀箭齐出,完颜兀术部下大败于卸甲弄。

山林虚晃的盔甲不过是诱敌之计,卸盔甲成就了姚兴胜利一战,丢盔卸甲也成为金军当时失利写照。卸甲一词成为当地地名,用来纪念姚兴二十四骑战金军故事之一。

二甲王:自古便为隐居地 " 甲 " 字起源户籍制

○二甲王村中的老古井是思源之处 杨钧 摄

在巢湖北部,东黄山下,分布着众多村落,不仅古老,更有历史,巢湖市苏湾镇的二甲王和柘皋镇的六甲王便是其一。

巢湖市苏湾境内,东黄山脚下,有座村落,其村名与明初年间户籍制度有关,为史上移民史缩影,折射当初社会人丁状态。这个地方叫二甲王。

东黄山地带,自古多为乡民隐居,在山一侧,相距不远,柘皋县境内有着六甲王。以甲字附加量词,反映这里早期的村落规模。

" 甲 " 字为户籍制度,起源明初,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元朝赋税制度上变更而来。实行里甲制度,也是对当时制度下人丁一种有序管理。

○二甲王原始村貌多有植被环绕 杨钧 摄

甲字,明初有记:" 命天下郡县编赋役黄册,其法以一百一十户为里,一里之中推丁粮多者十人为之长,余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岁役里长一人,甲首十人管摄一里之事。" 根据明初史料推测,二甲王在明初年间,村落应在二十户左右。

巢湖腹地远祖始民多从江西而来,二甲王也不例外。王姓源于江西,一路跋涉到此。山林虽蔽塞,却是隔绝外界良地,少于战火侵扰,处于自给自足下原耕状态。

行走二甲王,原始村貌多有植被环绕。村边耕有良田,农作物丰盛;村中下藕塘,是水泽之地;村中老古井,是思源之处。包坝路贯穿村外,是二甲王与外沟通的主道。

二甲王有王汉亭烈士纪念碑。王汉亭,生于二甲王,早期投身革命,英勇牺牲。1938 年,年仅 18 岁的王汉亭参加了江北游击纵队。后来纵队改编北上。1940 年在池河瓦屋刘地带,他与敌人激战,不幸牺牲。1953 年,二甲王人缅怀先烈,让烈士遗骨重归乡里,立碑以示怀念。

变化中的二甲王人,越来越多走出山村,谋求发展。而二甲王中,依然有人驻守村中,归田荷锄,忙于农活与生计。阳光明媚,莲叶田田,二甲王乡村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六甲王:姓氏变迁有故事 " 六甲 " 显现人丁旺

○美丽的六甲王 方华 摄

○六甲王剧场 方华 摄

巢湖北部,东黄山脚下,有着一座村落,参天古树,碧水池塘,环境优美。这里的姓氏转变反映了一段历史事件,保留下来的村名,又可以追溯到明初的户籍制度演变与改革。这里就是巢湖市柘皋镇的六甲王村。

六甲王村位于巢北黄山山脉石马山下的一处山洼里,甲与保是旧时的一种户口编制单位。村中王姓,故名六甲王。百多年前,村中有地主王自九和王立根,当时富甲一方。并堪舆风水,在村口植树,以祈福一地发达。若干年里,六甲王村走出一位位显贵才识之人,回报乡梓,让这座大山深处的乡村延续生机。

六甲王村里为王姓家族聚落,延续起一代代后人。旧时的六甲王有家族规定,生前姓王,逝后姓朱,原来家族以朱姓开始,王为改姓而来。

据传,六甲王村的王姓原为朱姓,祖居皖南。元末,朱元璋起义,其朱姓受牵连,举家北迁,落户巢北山野之地。东黄山下这族朱姓因与王氏家族联姻,遂改王姓,以避株连。后渐繁衍,形成村落,纳入保甲编制,称六甲王。六甲王村 " 生前姓王,逝后姓朱 " 的成俗,随着社会的发展,已不存。

六甲王村地名也渊源已久,透露出明洪武年间早期的户籍制度。明初,朱元璋登基,便开始重新建立户籍与赋役制度,在元朝户籍制度上实施改革,建立里甲制度。

里甲以自然村为基本单位,属于明朝最小地方机构,它的最高长官是里长,里甲主要负责行政管理,包括管理辖区内人口,检查督促里甲人员生产。里甲制度,其目的是保证赋税的正常征收,里甲制度内的编户除了缴纳各种名目的税收外,还要承担里甲正役和杂役差役之类的工作。当时的六甲王,根据明初的里甲制度,从 " 六甲 " 可以看出当时这里人丁兴旺。

如今,走在六甲王剧场门前,可以感受到当年这里喧闹繁华。在物质匮乏年代,一座村落有剧场,反映出六甲王重要的地理位置。一座片岩堆积的院落,再现当年六甲王村的建筑风格,也是过去山民就地取材的生活体现。

古时,荒野之地往往是世间的避难所,承载人类的苦难。随着社会的变迁、时代的发展,曾经偏僻闭塞的六甲王村在新世纪里已建设成一座美丽的家园。美好乡村建设,不仅让陈旧的山乡面貌一新,也在改变一地的思想观念。从六甲王走出,又回到六甲王,不仅是六甲王人的乡愁,更是六甲王人建设家乡的夙愿。

甲塘:古井遗迹有历史 神话传说添人文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高刘街道长岗店有处甲塘古井群,被誉为当地第一名胜古迹!七十二根银针、张果老井、稍北塘 …… 这些古迹的背后都蕴藏着动人的故事。

相传,明朝开国军师刘伯温路过长岗店,发现街西甲塘岗(今贾郢村夹塘郢)有 " 王气 ",近观原来是一处龙脉。为了防止此地出反王与明朝争天下,刘伯温派人在雷郢与甲塘之间挖一条长沟,意欲割断龙脉。这条沟就是今天宝教寺水库下游的 " 小黄河 "。因为真龙所居,大地具有灵气,白天挖出的沟,一夜过后竟然恢复原状。一天,有个疯疯癫癫的道人(史称周颠)在长岗街头念念有词:" 不拍担!不怕挑!就怕七十二根银针钉它腰!" 刘伯温受启发,命令士兵在甲塘岗打七十二口井,泄掉了甲塘龙脉的王气。

○甲塘古井所在地高刘 周文松 摄

另有传说,咸丰六年,天下饥馑(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馑),江淮战乱。据《肥西乡镇春秋》记载:咸丰十年(1860 年),捻军将领孙葵心率部驻扎长岗店 70 余日。可能是捻军为解决饮水问题,在甲塘岗凿井数口。" 甲塘 " 就是因为在塘中经常发现盔甲而得名,后来口语念白了称作 " 夹塘 "。

肥西县人民政府和合肥市文物管理处分别于 2010 年 12 月、2014 年 10 月,对甲塘古井群进行了立碑保护。

甲塘古井中最出名的是张果老井。民间传说,八仙中的张果老有一天路过长岗店,歇脚在甲塘岗。他刚把毛驴折叠好准备往巾箱中收藏,忽然看见一对行乞母女在路边依偎,形象十分可怜。乞妇约四十来岁,蓬头垢面,气息奄奄;女孩约八九岁,瘦骨嶙峋,口唇干裂。女孩趴在即将冻死的母亲身上哭泣,情景非常凄惨。正在此时,一个弹棉絮的老汉经过,见此惨状立即过去将自己刚刚弹好的新棉絮覆盖在乞妇身上,并以所带干粮倾囊救济。乞妇母女本来就口渴,虽然腹中饥饿,但是咽不下干粮。张果老被眼前的一幕所感动,立即吹口气将毛驴恢复原状,让毛驴去找水。那时甲塘岗尚无人家,岗上虽有七十二口井,但都是遏制龙穴的旱井,没有水源。毛驴在甲塘岗正东方的一块棉花地停了下来,以蹄击地,然后昂头向张果老 " 吭嘿——吭嘿—— " 直叫。张果老心中明白,走到驴蹄击地之处,用手中拐杖猛戳地面,竟然戳出一口井儿,水如泉涌。女孩取出水瓢,从井中搲水让母亲解渴。张果老又从稍百裢(一种跨在肩上前后对称的行囊)里拿出药丸为乞妇治病,直至乞妇回暖病愈。明代进士朱诰过甲塘岗时,曾留诗赞张果老井:蕴隆饱学下江南,天际栖霞探涌泉。稍百行囊祷有应,甘霖信手救相怜。毕寻民瘼参古井,诚为苍生化今川。十里长岗听澍雨,纸驴原本有真元。

据传,那位慷慨捐絮捐粮救人的老汉,看到张果老以杖戳井冒水时,自言自语道:" 要是我们郢(合肥方言,村庄)也有这样一口井就好了。" 原来,那年长岗地区大旱," 天下饥馑 "。张果老掐指一算,已明就里,于是走到井前,捧了一捧水放到稍百裢里,再将稍百裢放到驴背上,然后对老汉说:" 好心必有好报,让我的驴儿陪你把这捧水送到你家村庄。" 老汉心中嘀咕:" 这捧水只够我一人点咽喉,哪能救济全村人?" 张果老猜透老汉心思,主动解释:" 我这个行囊可装着五湖四海,这捧水足够你们村全年饮用啦!" 老汉不信,尝试从驴背上把稍百裢拿下来,结果没有试动,只好听话牵着驴往自己庄子走。老汉庄子前有口大塘,已经干得底朝天。毛驴下到旱塘里不走了,在塘里打个滚,放出稍百裢里的水,瞬间奇迹出现,原来的旱塘顷刻间变成披溜满的满塘水。后来,老百姓就把这口塘叫做 " 稍百塘 ",叫白了才叫 " 邵白塘 "。其实,清嘉庆《合肥县志》管这口塘叫 " 稍北塘 "。《合肥县志》这样记载:" 稍北塘,在城西六十里六十庙东,灌田四百亩。" 六十庙就是民间所说的六申庙或六神庙,在今高刘街道连环居委会境内,位于机场高速之东 500 米、团肥东路之南 200 米。

合肥晚报 ZAKER 合肥记者 秦鸣 通讯员 杨钧 方华 方庆宗 周文松 (除署名图片外,其余均为资料图)

○二甲王原始村貌多有植被环绕 杨钧 摄

【来源:合肥晚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