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21日讯 (记者 吴佳佳)针对三孩政策下国家将如何完善托育服务和学前教育等配套措施,国家卫健委、教育部等部门相关负责人2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支持多元供给,调动各类主体积极投入托育行业,进一步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针对多项调查显示,婴幼儿无人照料是制约生育的重要原因,国家卫健委人口家庭司司长杨文庄表示,现在0岁至3岁的婴幼儿全国有4200万左右。据调查,其中1/3有比较强烈的托育服务需求,但是现在的供给为5.5%左右,供给缺口还很大。
杨文庄指出,下一步将把托育服务作为重点来抓。加强政府引导,要实施“十四五”普惠托育服务扩容和托育建设专项工程,扩大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综合托育服务机构和社区托育服务设施的建设。支持多元供给,鼓励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在工作场所为职工提供托育服务,规范家庭托育服务健康发展。调动国企、社会、资本等各类主体积极投入托育行业。此外,要加强监督管理,建立托育服务登记备案、信息公示和质量评估制度,要完善综合监管、动态监管,坚决守住托育服务安全和健康的底线。
随着三孩政策落地,入园需求进一步增加。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已达到85.2%,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4.7%。下一步,要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到2025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要达到90%以上,并且要进一步提高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
吕玉刚指出,要进一步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充分考虑出生人口的变化和城镇化进程,以县(区)为单位,科学布局普惠性幼儿园。要大力发展公办园,完善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机制。与此同时,积极支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健全城乡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要完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落实政府投入为主、家庭合理分担、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保障机制,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入园的资助力度。
课后服务工作是支持三孩政策的重要举措,吕玉刚介绍,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共有10.2万所义务教育学校开展了课后服务,有6500万学生参加了课后服务。近期教育部再作部署,要求“一校一案”制定课后服务的具体实施方案,确保今年秋季开学后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并努力做到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此外,教育部要求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即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对有特殊需要的孩子,鼓励学校提供延时托管服务。下一步强调全面覆盖,“一校一案”制定课后服务的具体实施方案,确保今年秋季开学以后,实现学校全覆盖。课后服务是自愿选择,只要学生愿意留在学校参加课后服务,学校应该提供条件和支持。
“从总体上看,我国人口还将长期保持规模优势,实际上也在承受规模压力,这么大规模的人口,能够有效保障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表示,中国劳动力资源仍然丰富,每年就业压力也很大,所以不仅人口红利将继续存在,而且人才红利将日益显现。三孩生育政策兼顾了人口规模压力和结构挑战两个方面,对于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改善人口结构、保持人力资源禀赋优势、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和有关部门一起研究制定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确保各项任务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