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是在哪座山上打的吗?
暑假渐渐接近尾声,据报道,今年不少学校专门布置了暑假作业:要求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
但有调查发现,部分学校为了促进学生阅读整本书, “挖空心思”地布置了不少作业。但从部分学生的反馈来看,这些提问或作业,有的让人感觉“很无聊”,有的“太难了”,反而让阅读这件事变了味。
小学生读《西游记》,请回答“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是在哪座山上打的”;初中生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请“将保尔·柯察金每一年的经历,整理成一张时间表”;高中生读《百年孤独》,请“将其与《变形记》做比较,分析其中的魔幻现实主义”……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是在哪座山上打的”,
“将保尔·柯察金每一年的经历,
整理成一张时间表”,
......
这些本为激发孩子阅读兴趣、
帮助孩子读完整本书而提的问题,
究竟问对了没有?
通过布置任务引导学生来阅读,想法很好,但在作业要求和阅读评价上,必须根据孩子的阅读基础,培养其阅读兴趣。像“孙悟空在哪座山打的白骨精”这种问题,只是冷僻的知识点,缺乏应有的问题意识,也无法和孩子的社会观察、人生思考形成关联。即便孩子对西天取经的故事有所感悟,也很难被这样干瘪无趣的问题吸引。
中青评论微信公号 白毅鹏
近年来,
碎片化阅读、碎片化观看等现象愈发凸显,
培养孩子们的“整体性学习”十分重要,
但这样的作业,
不仅未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设计的题目反而让孩子落荒而逃,
挫败了他们阅读的积极性。
“后一半还没读,前一半的内容就忘记了。看这本书,不说别的,连人物的名字都很难记住。”据报道,这是一位新高二学生初读名著《百年孤独》的真实感受。
新版部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曾表示:“如果‘课程化’太明显,要求太多,学生还没有读,可能就兴趣减半了。如果搞得很功利,处处指向写作,甚至和考试挂钩,那就更是煞风景,败坏阅读兴味。”
把文章揉碎了进行解读,
过于关注细枝末节,
背离了阅读的初衷。
既不符合普通读者的需求,
也有悖教育的基本规律。
既然是为了对抗碎片化学习的时代,我们如果再用细碎的、无聊的作业去引导,就不免违背初衷,走向反面。倡导并践行整体阅读,绝不仅仅是孩子们自己的事情,教育部门和一线教师都肩负着重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给学生们留什么样的作业,如何引导孩子们去深阅读、深思考,实实在在考验着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需要当个事儿。
光明日报 樊成
这些“创新问题”,
乍一看确实有些与众不同,
但仔细审视就会发现,
只不过是标新立异罢了。
教师在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或作业的同时,
不仅要有一定的趣味性,
也应有意识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作品的兴趣。
暑假是孩子们读书的黄金时间,
当“整本书阅读”越来越受到重视,
绝不是为了让孩子们记住
书中的每一个人物、每一处细节,
而是让孩子们
对一部文艺作品有一个整体性的感知。
取经之路漫漫,
师徒四人历经万万千千的妖魔鬼怪。
若你问,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是在哪座山上打的”,
恐怕连他们都未必答得上来。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编辑部
素材来源:文汇报
编辑:李杨诗宇
责任编辑:刘烨烨
“人民名品”
了解不一样的“人民”国货,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人民旅游”
分享你的游记与攻略,展示你的美景与美食,代你体验不一样的风景与风情。
“民生周刊”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 ,中国唯一专注民生的新闻周刊。
来源: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