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上文说到,刘彻在执政的前六年里,一直被窦太后处处压制,可以说就是个傀儡皇帝。那么,身为祖母的窦太后,为什么要控制孙子刘彻呢?原来,这一切都源自窦太后的幼子,梁王。
前面我们说到,在汉景帝废黜太子刘荣的时候,窦太后就想让幼子梁王当皇帝,结果遭遇百官反对而失败。因此,她对孙子刘彻登基本就十分不满。再加上刘彻登基时才16岁,年纪尚小。因此,窦太后当时虽然已经年迈体弱,双目失明,但她依然把持着朝政,手握兵权。
当时,刘彻不管有什么大的决策,事先必须要跟太后汇报,太后点头之后才能颁布实施。窦太后的外戚和亲信基本占据了朝堂。当时两千担以上官员要职,大多都是窦氏亲信,三公之职由窦氏包揽,所有掌管兵权的将军几乎都姓窦。
也就是说,刘彻这个皇帝,其实是被窦太后的亲信所包围着。刘彻每次上朝的时候都是战战兢兢,因为满朝文武基本上都是窦太后的人,哪怕他有一点不对或者说错了话,马上就有人传到太后的耳朵里,接下来就免不了听太后一顿训斥。
然而,刘彻却并不甘心做一个傀儡。于是他开始私下结交权臣,暗地里组建自己的势力阵营。其中,他当太子时的老师,御史大夫赵绾和郎中令王臧,就是他政治势力当中的左膀右臂。尤其是赵绾,他不仅博学多才,更懂得治国之道,在群臣中也颇有威望。这两个人都是汉武帝在朝中为数不多的心腹大臣。
可就在建元二年的一天,汉武帝刘彻突然接到一个坏消息。御史大夫赵绾和郎中令王臧,被窦太后关进了监牢。究竟是什么事,让他们惹怒了窦太后呢?原来,御史大夫赵绾准备上书,建议刘彻对国事不必事事请示东宫。
就这样,两人惹怒了窦太后。然后,窦太后就找了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立刻罢了两人的官职,并把他们俩关进了大牢。听闻此事,汉武帝立刻去窦太后宫里求情。但窦太后非但不允,反倒给他一顿臭骂。
就在汉武帝为营救两位老师积极奔走的时候,突然传来消息,御史大夫赵绾和郎中令王臧,在狱中被逼自杀了。此时的刘彻大哭了一场,两位老师因为自己下狱而死,但自己作为皇帝居然无能为力,他心中的愤恨是可想而知的。
对于窦太后的所做所为,刘彻不是没有想过反抗。但此时在他羽翼未丰,如果把祖母惹怒了,凭窦太后的权势发动政变,废掉他不是不可能的事。因此,刘彻想悄无声息的,慢慢剪除窦太后的实力。但窦太后势力庞大,刘彻还有谁可用呢?
让窦太后没想到的是,刘彻早就在自己的阵营里秘密安插了一个内奸,他就是窦太后的侄子,当时的丞相窦婴。窦婴虽是窦氏外戚,但是早年他因为反对窦太后立梁王为储君,被窦太后革出过宗室。后来,他在平定七国之乱中有功,又重新被启用。
窦婴跟窦太后本来就有心结,他的执政理念与汉武帝相同,都主张改革。于是,建元二年。在窦婴和太尉田丰的支持下,汉武帝趁当时太后出宫巡游的机会,开始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改革,史称”建元新政“。
这次改革的主要措施有两个,一是所有诸侯必须都回到自己的封地,不许赖在京城不走;二是,行为不端的外戚必须革出宗门。这两项措施既符合祖制,也有法律依据,本来无可厚非。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两项措施都是针对窦氏一族的,因为宗亲和外戚都是窦太后的人。
宗亲一走,外戚被赶出门,等于名正言顺的打击了窦太后的势力。新政刚一开始实施,就不断的有窦氏外戚到窦太后那告状,暗指刘彻迫害窦氏一族。眼看着自己在朝中的亲信,开始逐渐被汉武帝以各种理由赶走,窦太后逐渐不能容忍。
于是,建元新政实施了不到一年,窦太后就果断发动政变。她亲自下令罢免了丞相窦婴,和太尉田汾的官职,把所有支持改革的官员全部清退回家,然后给朝中大臣来了一次重新的大换血。她任命自己的亲信柏至侯许昌为丞相,武强侯庄青翟为御史大夫,并罢免了太尉这一官职,
就这样,自秦朝开始,一直延续下来的三公官制,被窦太后改成了两公。一直到20年后,汉武帝又设置了大司马一职,其实就等同于太尉了,这才又恢复健全了三公官制。而更加要命的是,窦太后已经在考虑,撤换掉这个不听话的汉武帝了。
建元新政失败,汉武帝非常清楚自己已经身处险境,而窦太后想换掉刘彻的心思,也逐渐被汉武帝的母亲王太后察觉。于是,王太后对汉武帝说,新政之事已经惹怒了太后,已经有朝臣提议废掉你了,你现在只能韬光养晦,不可再有行动了。
就这样,汉武帝选择了收敛锋芒,再也不跟祖母硬碰硬。他心里很清楚,窦太后年事已高,只要等她死了,自己自然就能重掌大权。如今,他得想办法让窦太后逐渐对他放松警惕。那么,汉武帝是如何让窦太后打消废帝的念头的呢?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我们下文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