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对儿子不厚道啊,总喜欢给孩子们挖坑。其实这也不能怪他,因为他是从九龙夺嫡中摸爬滚打,杀出一条血路来的,他明白皇室兄弟父子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光靠亲情是很难维系皇室之间的关系的,因为有一样东西,是大多数人都想得到的,那就是权力。有了权力,就可以主宰其他人的生死,自己的生死,也可以避免被别人主宰,这种东西谁不想得到?所以说雍正在与儿子弘昼谈话的时候,就埋下了五个大坑。随便哪一个坑,都能够让弘昼进入万劫不复之地。毕竟杀亲人,雍正可是挺在行的。
第一个大坑,雍正问他为何要活出丧?事情还要从八阿哥胤禩组织的那场八王议政说起,当时以八爷党为主的几位王爷,联合关外的旗主王爷们,一同打算夺取皇权。他们事先让雍正的儿子弘时,带着稀里糊涂的弘昼前往丰台大营,目的是为了让旗主王爷们的手下,接管丰台大营的军权。结果问题就来了,弘昼他不晓得什么情况,只是随口说了一句,皇阿玛的确是让旗主王爷们进京整顿旗务的。这下可就糟了,为此八爷党夺取了丰台大营的兵权。后来事情暴露了,弘时把所有的锅都推给了弘昼来背,弘昼稀里糊涂地就没有指出是弘时当时撺掇他这么说的。好在十三爷胤祥化解了一场政变,八阿哥胤禩也就彻底失败了。在抄家的时候,雍正让弘昼一起去,结果他就在家里办起了活出丧,表示出去了就有血光之灾。雍正就把弘昼喊到身边问,为什么要搞这一出啊?弘昼到了雍正跟前,这才说了实话,原来他是故意做给那帮人看的,因此这才博得了雍正的信任。如果弘昼当时也说算命的说了,他出去会有血光之灾的话,那雍正就会起疑心,认为弘昼在欺骗他。
第二个大坑,雍正说:小小年纪就懂得明哲保身,比阿玛都强。雍正看出了弘昼的心思,但是他还是想要试探一下弘昼,这才说出了这句话来,目的就是为了看看弘昼对皇位的态度。既然你都比皇帝强了,那皇位你自然也是想要有份的了?这是雍正心里的潜台词。弘昼听了以后,立刻表示:儿臣百无一用之人,就算再修十辈子,也望不到皇阿玛的项背。这种回答就比较巧妙了,首先承认自己没什么出息,其次夸赞雍正是遥不可及的。而且态度显得非常诚恳。终于让雍正有些放心了。如果弘昼回答得扭扭捏捏,甚至有些欣喜的想法,那么就完蛋了。因为雍正就是担心弘昼有夺嫡的想法。
第三个大坑,雍正说:几个儿子中,只有你最像朕。这又是一个大坑啊,跟前面那句话的意思几乎一样,就是想看看弘昼有没有夺嫡的心思。说他比较像雍正,这是可以理解的。为什么呢?因为当初雍正在夺嫡的时候,也是表现得一脸无辜,大公无私,只知道给朝廷做事,不知道争夺皇位。其实在暗地里各种小动作想办法夺嫡。他担心弘昼也会跟他一样,至少目前从表面上来看,弘昼也是一脸无辜的样子。但是弘昼没有大公无私的态度,这让雍正又有些放心。因为弘昼只想着保全自己。弘昼表示,皇阿玛这样说,儿臣就更羞愧无地。皇阿玛本就是天上的太阳,虽无意与其争辉,但光芒自然普照万物。儿臣本是萤虫之光,拿什么去争啊。这话就把自己的态度都告诉了雍正,自己是没有争夺皇位的想法的。皇位该是谁的就是谁的,他反正不想做,也不想去争。如果弘昼默认了自己像雍正,那事情又要变得复杂了,毕竟夺嫡的事情,雍正经历过了,他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们再经历一遍,实在是太痛苦了。
第四个大坑,雍正让弘昼看曾静的折子。曾静这个家伙就是专门在民间给雍正造谣的文人,雍正搞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得罪了天下读书人,所以读书人们穷尽自己的智慧来编造故事诬陷雍正。恰好朝中也有人要扳倒雍正,所以他们里应外合,在民间广泛传播这些谣言。曾静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问他谣言的出处,曾静是一问三不知,但是他就认定了这些都是真的。他上的这个折子里,都是雍正的各种罪状。这些东西任何人看了,都是要背负侮辱君王的罪名的。雍正让弘昼去看,又是给他挖了一个大坑,没事儿你总给儿子挖坑干啥呢?弘昼看都不敢看,表示这里面写的肯定都是狂犬吠日的浑话,希望雍正不要去管。雍正微微一笑,似乎是认可了弘昼的坦诚。
第五个大坑,雍正问:你告诉阿玛,你是怎么误传圣旨的?这是事情的源头,也是关键所在。虽然八王议政的风波已经过去了,八阿哥胤禩他们也受到了惩罚。可是有关人员却依旧逍遥法外,比如说弘时。因此雍正便再次询问弘昼这件事,他最担心的就是弘昼与八阿哥胤禩他们有勾结。弘昼这个时候早就反应过来了,他那个三哥弘时才是罪魁祸首。但是他也不能说得太明显,因此弘昼说:儿臣记不清三哥当时说了什么,好像什么都没说。这话就有意思了,表明这件事跟弘时有关,但是具体什么关系,我不说,你自己去查好了。既把弘时的嫌疑暴露给雍正,又不惹麻烦上身,这是最好的处理办法。雍正终于彻底放心了。这个儿子足够聪明却又不愿意争权夺利,这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八王议政后,雍正给儿子弘昼,挖了五个大坑,他是如何一一躲过的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944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