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浩绘画的艺术特色 荆浩《匡庐图》介绍

荆浩为北派山水画创始人,五代后梁画家,所作之画形神具备,深不可测之势。后脱离仕途隐居于太行山之处更是创作出广为赞颂的《笔法论》、《匡庐图》等作品,只可惜留存在在世的作品少之又少。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荆浩绘画的艺术特色和荆浩《匡庐图》的介绍。

荆浩绘画的艺术特色 荆浩《匡庐图》介绍

荆浩绘画的艺术特色

荆浩所绘制的画作笔墨并重,荆浩自己对自己的艺术特色评价是““随类赋彩,自古有能;如水晕墨章,兴我唐代。”到五代时期,山水画从青绿色调到水墨转变,真正将水墨山水画推行的是荆浩,他不仅推行还将这个上升为有理论基础的“有笔有墨”,更加的讲究水分多少的运用。他的作品水墨和笔的运用的相结合不仅更能表现出山水间云雾的变化还拓展了一种新的技法拜托以往刻板的手法。

荆浩所作的绘画作品,很少见表现宏伟的山水,荆浩隐居太行山,震惊于太行山的伟大而使他的心境发生了变化,创立了“开图千里”的新格局。荆浩得画注重细节,刻画真实,而且细节与整体相得印彰,浑然一体,这样的细节处理,既让人震慑于山水的风光又惊叹于作者的细腻,需要人们细心品味方得其义。

荆浩《匡庐图》的介绍

荆浩绘画的艺术特色 荆浩《匡庐图》介绍

荆浩所绘的《匡庐图》是他现存于世的少量作品之一,堪称经典之作,永垂青史,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馆。这幅画长为185.8厘米宽为106.8厘米,是为绢本。

《匡庐图》这个绘图从构图上来看,在画轴的中线上不是如以往一样将近、中、远的景色全部集中,而是将近景的松石等置于画面右下角,中间置放广袤的水域,不仅给人开阔的视野还隔开了左上方的远景大山。

而且荆浩善用尖锐的笔法勾勒,于是山石轮廓显得立体逼真,犹如浮雕,表现出岩石坚硬的纹理,前景的松树在烟雾中依旧被勾勒出细节,甚至连松针这些细节都描绘的十分写实,可见荆浩得绘画功底极深。

荆浩将崇山峻岭、飞流的瀑布、环绕的烟雾、还有座落在山间的小屋巧妙的集中在一起,巧妙的构图显得山水气势磅礴、道出北方风水的壮观,层次感十足。

荆浩因延误战乱而隐于世,想必这《匡庐图》也是表明了他作为隐士之心,在这样一个世外桃源生活,有奇山美景又显得那样幽静怡然,是避世隐居的好去所,在这里没有硝烟只有山水相伴,怡然自得。

以上便是荆浩绘画的艺术特色和荆浩《匡庐图》的介绍,荆浩所作的《匡庐图》使用了水墨晕染的方法还有精巧的绘画手法有层次的表现山水树屋之间的关系,画面感很强,细节处理的也甚是细腻,不愧是北派山水画的鼻祖。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058 字。

转载请注明: 荆浩绘画的艺术特色 荆浩《匡庐图》介绍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