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校的校考成绩陆续公布,许多同学都查询到了自己的校考成绩,也有人已经拿到了自己的合格证,那么该怎么看懂自己的成绩单呢,下一步该怎么决策呢?是否合格就一定能录取呢..... 今天,我们就给大家解读一下校考成绩结果的各个要素!
1
校考不合格怎么办
如果校考不合格,那就只能填报认可统考成绩的院校了。当然,并非绝对的没有希望,三本的院校或民营的院校有可能报考的人较少,这部分院校在高考后面的志愿填报后经过考试院的同意也可以接受只有统考成绩的同学报考。
2
注意生源所在地合格线
校考合格,拿到合格证要注意看自己过了合格线多少。一般院校会公布合格线且每个省份的合格线是不一样的,考生要对应自己所在高考省份划定的合格线,也就是生源地合格线,而不是院校所在省份的合格线。
每年有少部分同学参考合格线错了,导致错误填报而滑档。拿到合格证也没有被录取,很遗憾,同学们一定要注意这个。
3
拿到合格证还要看排名
拿到合格证后还要看排名,有的学校会按照成绩高低进行排位。如果院校进行排位,考生要结合自己校考成绩的位次,并参考该校的招生计划,基本上就能确定合格证的含金量了。
如果你的分数较低,比如在某省只招生10个人,而你排了第30多位,那你的校考合格证的含金量就大打折扣,你大概率会滑档。也就是说,校考合格证你虽然拿到了,但录取的机会较小。
4
还需要看合格证发放比例
看合格证发放比例, 一般院校会在成绩发放的同时重申合格证发放的比例。有的是1:4,有的是1:3 往往比例越大,你的排名越低的话越要慎重填报志愿。
有的考生理解不了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实际录取一个人,但现在发放合格证的话就要发放4个合格证。所以,你有合格证并不代表你就能被录取的原因就在这里。
5
看各院校的招考批次
由于现在多个省份有批次合并,比如一本二本合并、二本和三本合并,有的省份甚至出现只划定一个批次的跨越式搞法,弄得很多家长填报志愿的时候非常被动,不知道该校到底是属于第几批次。
因此,考生在了解院校时一定要详细了解成绩公布的时候,该院校在你所在省份属于第几批次招生。既要做到不浪费分数,也不要盲目填报。
如果实在不知道这些院校的批次,成绩出来后也要看是否分了文理科,还是文理兼收,以及英语或其他单科要求,是按照专业课成绩排位还是文化课成绩排位录取,还是综合成绩排位录取等。
在填报志愿前一定要尽可能了解清楚,因为志愿填报的时间非常短暂。部分家长对院校招生规则理解不到位,导致错误填报而悔恨终生的事情时有发生。这就需要我们提前行动起来,未雨绸缪,仔细研读各个院校的招生政策和录取原则,理解投档分和各类参考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