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一生,真正拿得出手的三大战绩,任何一件都足以叱咤三国
一说起张飞,大家都对他非常了解,粗鲁莽撞,战斗力高强是大家对他最直观的评价。事实上,这都是演义带给我们的刻板印象,
正史中的张飞的,乃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名将,和关羽一同被评价为三国“万人敌”
,由此可见张飞相比于关羽其实并不会差太远,张飞并非是一个莽撞之人,不然人家也不可能在乱世中打出那么响亮的名声!事实上张飞一生真正拿得出手的三大战绩,任何一件都足以叱咤三国!
张飞
看正史中的张飞,我们就需要抛开演义中对张飞的刻板印象。由于刘备前期混得比较差,到处颠沛流离,所以关于张飞的战绩记载并不多,或者说张飞很可能是跟着刘备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大败。
不过从当时人对张飞“万人敌”的称呼来看,在局部小战役中,张飞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给其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认为,当时的张飞,其实各方面能力都是不错的,只不过缺少机会。直到荆州刘表去世以后,刘备势力开始逐渐做大,张飞表现的机会才开始到来!下面我们就从张飞的三大战绩来看看,张飞是有多么的强悍!
据水断桥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肯定是对长坂坡之战非常熟悉,赵云于万军丛中冲杀,最终成功救出刘禅的故事令众人动容。不过除了赵云,张飞在此战中发挥的效果也是不容忽视的!当时张飞率领二十名士兵前去接应赵云,做断后之举。仅凭借这二十兵马就成功的挡住了曹操大军,这等战绩,简直是逆天了。
《三国志》:先主闻曹公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
很多人以为张飞据水断桥的故事是三国演义虚构的,毕竟这种事情太不和常理了,仅凭张飞这几人,怎么可能挡住曹操大军?然而在正史中,张飞确实是做到了!
张飞站在桥头挑战曹军,竟吓得曹军不敢出击,可见张飞当年万人敌的名声是有多么吓人!而且这支曹军可是曹操手下的虎豹骑,是一支非常有战斗力的军队,真不知正史中的张飞是如何做到,吓住这支军队的!事实上,仅凭这一战绩,张飞就完全可以青史留名了,这种猛人?史书中怎么能缺少了他呢?不过除了张飞的猛,他的另一战绩,更体现了他的智慧!
义释严颜
刘璋邀请刘备入川相助,帮忙抵挡张鲁的进攻,结果刘备掉过枪头,开始进攻益州,因为刘备对益州也是非常渴望的。不过在此作战过程中,军师庞统惨被流箭击杀,所以刘备又让诸葛亮赵云张飞前来增援。张飞率军到达江州后,江州守将严颜拒不投降,不过在张飞这种名将的攻击下,守城是没用的,很快江州就被张飞给攻克了。攻克江州后,张飞抓住严颜,怒斥严颜为啥不投降,结果严颜据理力争,指责张飞无理进攻。本来张飞他们打益州就比较理亏,现在严颜直接挑明,这就让张飞更加愤怒了,于是命令把严颜拖出去斩了。
《三国志》:飞怒,令左右牵去斫头,颜色不变,曰:“斫头便斫头,何为怒邪!”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飞所过战克,与先主会于成都。
正史中说,张飞因见严颜悍不畏死,被严颜的气节所打动,所以放了严颜。本文认为这只是其中一面,
张飞真正不杀严颜的原因,乃是想瓦解其他守军的抵抗之心,张飞深知严颜在蜀地为官多年,颇有名望,一旦杀了他,其他守军很可能会拼死守城,那接下来张飞进兵就需要一个城池一个城池打,耗时费力。
而如果放掉严颜,则可以让其他守军看到希望,看到他张飞有打赢的能力,却不胡乱杀人,瓦解其他守军的斗志。从后文记载我们也可以看到,张飞所过皆克,这其实就是张飞义释严颜的效果。
从这一仗我们可以看到,张飞这人不光勇武,有军事能力,而且他并不粗鲁弑杀,他还是非常有谋略的,通过释放严颜这件事情,成功的瓦解了不少守军的斗志。这等谋略,足以叱咤三国!
大破张郃
张郃乃是曹魏名将,就连刘备和诸葛亮,对于张郃的评价也是非常高的。然而就是这么一个顶级名将,却最终败在了张飞手上!曹操平定汉中后,由于后方发生叛乱,所以他让夏侯渊和张郃留下,自己带着人马回去平叛了。张郃率军进攻巴西郡,准备把巴西郡的百姓全部迁往汉中,这让刘备看到了危险,于是刘备命令张飞出击,给张郃一点教训,于是两大名将的较量开始了!
《三国志》:郃别督诸军下巴西,欲徙其民於汉中,进军宕渠、蒙头、荡石,与飞相拒五十馀日。飞率精卒万馀人,从他道邀郃军交战,山道迮狭,前后不得相救,飞遂破郃。郃弃马缘山,独与麾下十馀人从问道退,引军还南郑,巴土获安。
从两人的交手情况来看,张飞曾和张郃正面相据五十多天,谁也无法击败对方,之后张飞从其他山路进攻张郃,成功击败张郃,并将张郃打得只剩下十余人败逃,可见此战张郃败得是有多么的惨!
被刘备诸葛亮称为名将的张郃,被评为五子良将的张郃,在于张飞的交手中却惨败,只带着十几个人仓皇逃亡,这足以证明张飞的军事能力了!
前期的张飞没有机会大显身手,随着刘备集团的实力提升,张飞终于可以叱咤三国了!
结语
不要再被演义中的莽撞张飞给迷惑了,正史中的张飞,乃是智勇双全的名将!他一生三大战绩,据水断桥、义释严颜、大破张郃,无论是哪一个战绩,拿出来都足以叱咤三国!三国万人敌,名不虚传!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