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继续“帝国衰落的军事密码”系列文章,今天说明朝。网络上关于明朝的各类网文铺天盖地,尤其是“明吹”文,更是到哪儿都躲不开。而一般的网友,对明朝的军事制度、军队构成、军队战史之类基本一无所知,但只要看了这类网文,大多都会人云亦云吹嘘“我大明天下无敌”。说到明朝为何会灭亡,一般也是人云亦云“小冰河”、“东林党”之类。其实,真实的明朝在军事上并不是那么强大,甚至可以说战斗力颇为尴尬。而在导致明朝灭亡的诸多原因中,军事制度的弊端绝对要比“小冰河”、“东林党”之类的原因重要得多。下面咱们就来细细聊聊这个问题。
《出警入跸图》局部,很多人对明军的印象从此图得来
明太祖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罕见的枭雄。他以乞丐出身,趁元末乱世崛起,削平群雄,取代元朝,最终建立了明王朝。虽说朱元璋推翻了元朝,但客观地说,明朝却在很多方面继承了元朝的遗产,特别是在制度建设方面,明朝继承元朝的部分尤多。比如,朱元璋继承了元朝的“诸色户籍”制度,把天下百姓分为若干种户籍,每种户籍只准居住在固定的地方,并从事一种固定的职业,世代继承,不得变更。当兵的人也是一种户籍,叫做“军户”,这和上篇咱们提到的元朝的“军户制”是一样的。不过,明朝军户和元朝的军户有所不同的地方在于,元朝的军户是按民族和地区来划分的,所以有蒙古军户、探马赤军户、汉军军户和新附军军户的分别,而明朝由于是汉人王朝,所以全国的军户并没有什么区别。另外一个不同之处,就在于明朝的军户制还结合了另一个明朝独创的制度——卫所制。
《抗倭图卷》局部,图中的士兵就是明代军户充当的卫所兵
《明史》记载,明朝建立后,“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外统之都司,内统于五军都督府,而上十二卫为天子亲军者不与焉”。这就是说,朱元璋把全国划分为若干个卫所,军户们就被编入各个卫所之中充当卫所兵。之所以叫“卫所”,是因为这套体系是由“卫”和“所”这两种基本的建制组成的。按明朝的制度,中央设五军都督府,把全国各省分为五大片区,由五军都督府分片管辖。每个省设一名“都指挥使”,负责管辖本省的卫所,相当于现在的军一级建制。每个省又被分成若干个“卫”,每个“卫”设“卫指挥使”,相当于现在的师一级建制(这就是“天津卫”的由来)。每个“卫”下辖五个“千户所”,每个“千户所”下辖十个“百户所”,每个“百户所”下辖两个“总旗”,每个“总旗”下辖五个“小旗”,“小旗”是这套卫所制度的最基层编制,下辖十名士兵。
明初五军都督府分管区域示意图
在全国所有的“卫”之中,有十二个驻防在北京和南京的卫地位最为显贵,这就是所谓的“上十二卫”。这十二个卫的兵力不归五军都督府管,而是直属于皇帝,因而被称为“皇帝亲军”。这里面,就包括大家熟知的明代著名特务组织——“锦衣卫”。到了朱棣当皇帝的时候,为了进一步加强皇帝直辖的军队力量,削弱各地藩王手中的兵力,他通过“削藩”政策,把各地藩王的兵力逐步收到朝廷手中。所以到了永乐年间,皇帝直辖的亲军从十二个卫猛增到了二十六个卫,总兵力达到了二十余万人。朱棣以这二十余万人的兵力为基础,建立了著名的“京师三大营”,即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合称“京营”。其中五军营是京营的主力部队,三千营是以归降明朝的三千蒙古骑兵为基础建立的精锐骑兵部队,往往担任皇帝的近卫军,而神机营则是专业的火器部队。这支强大的京营部队,成为朱棣统治全国的本钱,也成为永乐年间五次北伐的主力。
《大明风华》中的京营五军营将士
朱元璋设计的这一套卫所制度,从出发点来看,是为了实现所谓“养百万兵而不费民间一粟”的目标。按朱元璋的设想,所有军户按卫所建制固定居住于某地,由国家分给田地,农忙时种地,农闲时训练,遇有战事则直接组建成军上阵作战。这样,国家不需要花费巨额的军费,靠着军户们自种自食,就能养活一支庞大的军队。此外,由于军户制度把士兵和户籍严密挂钩,所以军队的稳定性就比募兵制相对要好,这一点在上一篇讲元朝军户制时已经谈过。正因为有这些优点,所以明朝就拥有了中国历代王朝历史上数量最多的军队。咱们之前谈到过,在明朝之前,中国军队数量的历史记录是由北宋保持的,最高峰达到了一百二十五万人。而到了明朝洪武年间,全国军队数量已经达到了一百八十万人,一举打破了这个记录。到了永乐年间,明军数量更上一层楼,达到了二百八十万人的恐怖数字!以明代的生产力水平,如果没有卫所制和军户制,要拥有这么多军队肯定是不可能的,由此也可见朱元璋设计的这套制度的可取之处。
明代福建沿海所设的部分卫所建制
但是,朱元璋设计得再理想,他也预料不到日后的变化。1449年,明朝第六代皇帝明英宗御驾亲征,带领京营二十多万精锐去讨伐入侵的瓦剌军队。结果一不小心玩脱了,在土木堡被瓦剌军队打了个全军覆没,明英宗被俘,二十多万京营精锐一夜之间全部葬送。虽然此后京营又再次重建,历代明朝皇帝也多次对京营加以整顿,但其战斗力却再也恢复不到土木堡之变前的水平了。1550年,鞑靼的俺答汗率数万蒙古铁骑突破长城防线,一直打到北京城下,号称十几万的京营明军躲在高大的北京城墙后面,任凭鞑靼军在北京城外肆意烧杀抢掠了十天,竟无一人敢出城交战。到了明末,京营更是一塌糊涂,军纪败坏,训练缺乏。无论是对八旗铁骑还是起义的农民军,明朝朝廷都根本不敢派出这支毫无战斗力的军队。最后当李自成兵临北京城下的时候,京营十万大军,几乎一仗没打就全部投降了。
国外绘制的庚戌之变中鞑靼骑兵攻击居庸关的场面
作为明军精锐禁军的京营为什么会衰败到这种程度呢?这和明朝的卫所制度的衰败有着直接关系。京营本来就是从全国的卫所军户中选拔的精兵所组成,各地的卫所能不能给京营提供源源不断的精兵,这是京营能否保持战斗力的关键所在。然而,明朝卫所制度从永乐年间达到巅峰之后,就开始因为种种弊病走上了下坡路。卫所制度的第一个弊病,就是军户农民性质多过军人性质,战斗力完全得不到保障。按朱元璋的设计,军户主要工作是种地,所谓“二分守城,八分屯种”,真正军事训练的时间很有限。而明朝自永乐之后,内地长期承平,没有战事,军户基本上一年到头都在种地,几乎没有啥军事训练,这就跟农民没啥两样了。所以到了嘉靖年间,倭寇肆虐东南沿海的时候,东南地区的卫所兵简直不堪一击,甚至创造了让五十三个倭寇从浙江登陆,一路杀到南京城下,沿途杀伤明军官兵数千人的耻辱记录。
《抗倭图卷》局部,图中可见明朝卫所兵只有一身号衣,武器颇为简陋
卫所制的第二个弊病,就是军户地位极端低下,毫无尊严。按明朝制度,一旦成为军户,就要世世代代在卫所当军户。在卫所里,军官都是世袭的,军户毫无上升空间。而卫所军官的世袭制,又使他们在卫所里成了实际上的“土皇帝”,对军户们可以任意役使,任意支配,不但强迫军户为他们提供各种无偿劳动,还要侵夺国家分配给军户的土地为私产。这些土地为军官们占有之后,军户除了能留一点糊口的收成外,其余全部归军官所有,甚至一文钱租税也不用向国家交。如此一来,军户实际上成了卫所军官们的农奴,陷入了极其悲惨的境地。因为无法生活,军户们只好全家逃亡他乡,成为流民。据明朝自己的统计,仅在明英宗时期,“逃故军士一百二十万有奇。”几乎占了明军总兵力的一半。军户地位如此低下,境遇如此悲惨,想指望他们上阵奋勇杀敌,那只能是痴人说梦了。
现存最完整的明代卫所遗址——贵州黎平隆里古城全景图
卫所制的第三个弊病,就是军官世袭制,导致军官能力普遍低下。按明制,从正三品的“卫指挥使”一直到从六品的“所镇抚”,全部都是世袭官职——“其职死者袭,老疾者替,世久而绝,以旁支继,年六十者,子替。”明朝著名的两个抗倭名将,戚继光和俞大猷都是靠世袭得来的官职。戚继光是世袭了他爸的登州卫指挥使官职,而俞大猷则是世袭了他爸的百户官职。但是,明朝庞大的卫所军官群体中,像戚继光、俞大猷这样的人才简直是凤毛麟角,绝大多数都是没啥才能,全靠拼爹当上军官的混子,欺压军户有一套,真上了阵基本都是一触即溃的货色。
明代会州卫军民指挥使司前千户所百户官印
卫所制度如此败坏,卫所兵战斗力如此低下,无奈之下,明朝只得走上了募兵的老路。戚继光正是完全抛弃了卫所制度,通过招募浙西矿工和农民才组成了战斗力较强的戚家军,取得了抗倭斗争的胜利。而在北方,辽东总兵李成梁也是丢开了卫所制度,招募弓马娴熟的蒙古勇士做自己的家丁,从而组成了战斗力较强的三千辽东铁骑,对保卫明朝辽东地区的安全起到了关键作用。募兵制对提升明军战斗力确实起到了明显的作用,然而,卫所兵是自种自吃,不用国家掏工资,而募来的兵则需要每个月真金白银发工资,于是明朝军费开支开始暴增。明英宗时,每年发放的边军饷银才不过几万两,到了明武宗年间就增加到了47万两,到了嘉靖前期,猛增到270万两,而到了嘉靖晚期,已经暴增到了595万两,到了万历中期,再猛增到936万两。到了万历末期,由于建州女真兴起,辽东战事爆发,军费更是呈失控状态,明朝不得在已经很重的田赋基础上再加征“辽饷”,结果,终于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明朝为了镇压农民起义,又再加征“剿饷”和“练饷”,以应付越来越庞大的军费开支。而“三饷”的沉重负担,又使更多的农民投入到了造反者的行列。最终,明王朝就在这无解的死循环中一步步走向了灭亡……
晚明辽东铁骑形象,这些人都是以优厚军饷招募来的蒙古勇士
参考文献:《明史》、《明实录》、《大明会典》、《中国军费史》、《隐匿的疆土——卫所制度与明帝国》、《中国军事史第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