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卷二百十四·列传一》记载:“太祖初起,草创阔略,宫闱未有位号,但循国俗称“福晋”。福晋盖“可敦”之转音,史述后妃,后人缘饰名之,非当时本称也。崇德改元,五宫并建,位号既明,等威渐辨。世祖定鼎,循前代旧典。”
由此可见,清朝入关以前,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宫闱未有位号”,也就是说并没有所谓的皇后、嫔妃等级制度,只有“福晋”这样的称号。“功德改元,五宫并建。”也就是说清太宗皇太极于1636年改年号为崇德之后,才逐渐完善了后妃制度,并且建立了五宫。
清朝入关之后,清世祖顺治时期,后妃就变得多了起来。顺治十五年之后,已经有了夫人、淑仪、婉侍、贞容、慎容等宫位。同时,“循前代旧典”福晋、格格这样的称号也并未被废除,反而沿袭了下来。
后妃制度等级泾渭分明
《清史稿·卷二百十四·列传一》记载:“康熙以后,典制大备。皇后居中宫;皇贵妃一,贵妃二,妃四,嫔六,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分居东、西十二宫。”
到清圣祖康熙时期,福晋、格格这样的称呼被废除。但同时,也在这个时期,后妃制度彻底完善,后妃等级也泾渭分明,各级妃子所拥有的权利也有严格规定,后妃的升迁之路也格外艰难。
这个时候的后妃不仅在等级上很完善,在人数方面也是规定死的。皇后居中宫,皇贵妃一人,贵妃两人,妃四人,嫔是六人,后面接下来的贵人、常在以及答应,人数都是不限定的。人数不限定就意味着地位低下,地位低下就意味着例银极少,生活艰难。
从另一点可以看出后妃之间地位的变化,比如说,等级在嫔以上时,便可称呼为娘娘,并且可以入住东西十二宫,等级在妃以上,则为一宫之主,可以自称本宫。一宫之主有升降宫内嫔妃的权利。而贵人及以下,地位就截然不同了。在面对上级嫔妃之时,通常自称的都是奴婢。由此可见,这就是“丫鬟”级别了。
因此,贵人若能晋升为嫔,则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特别是对于升迁有望的贵人来说,若能顺利晋升,身份、地位、所享受的权利则会彻底改变。从“奴婢”晋升到“娘娘”,可以说是变化最明显的等级晋升了。
贵人晋升为嫔的之后为什么会开心?实则体现在了三大特权方面。
特权一:身份地位的转变
前面说过,贵人、常在、答应这一众后妃的人数是不限定的,她们居于东西十六宫侧房,虽然在地位上比一些宫女强,但面对嫔以上的妃子,她们就是奴婢,就是供人使唤的“丫鬟”。这是一种很严格的等级划分,不晋升的嫔这个等级,她们永远都是“下人”。
若是贵人晋升为嫔之后,身份的差别一下子就体现出来了。从一个供人驱使的“丫鬟”变成了其他贵人以下后妃眼中的“娘娘”。从以前供人驱使,到晋升后驱使别人,这种身份地位的转变,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的确可以令贵人欣喜若狂。
特权二:皇帝死后生活方面的保障
《清史稿·卷二百十四·列传一》记载:“婉贵太妃,陈氏。事高宗潜邸。乾隆间,自贵人累进婉妃。嘉庆间,尊为婉贵太妃。寿康宫位居首。”又记载:“颖贵太妃,巴林氏。亦自贵人累进颖贵妃。尊为颖贵太妃,亦居寿康宫。”
很明显,贵人一旦晋升之后,就可以居于东西十二宫。这个特权虽然不起眼,但潜在的好处可不少。比如说,晋升之后例银便会增加许多,生活条件也会有所改善。
就算皇帝死后,嫔以上的妃子也有可能受封贵太妃,权利可能没有多大,就算退居別宫,生计不如以前,但也比贵人以下的后妃强多了。况且,先朝的太妃、太嫔有跟皇太后同居的权利,这也是非常不错的。
在《清稗类钞·宫闱类》有很明确的记载:“先朝嫔御退居別宫者,每月分例银至薄,不足自给,往往作针黹,令內监鬻於市肆。”
也就是说,皇帝死后,那些贵人、常在以及答应等后妃是没有资格被称为“太妃”“太嫔”的,而这些先朝后妃退居别宫者,每月的例银都相当少,连养活自己都做不到,通常只能做针线活,让宫内太监卖于市肆。
这就是没晋升到嫔的后妃,在皇帝死后的生活条件,可以说是比嫔以上后妃的生活条件差多了。
特权三:抚养皇子的权利
事实上,在清朝后妃制度当中,皇子无论是嫡出还是庶出,生母都是没有抚养权利的。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怕生母抚养时,对皇子过于溺爱。另一方面,可能是防止皇子跟生母感情过于深厚而重用生母亲族。因此,清朝后妃制度中便定下皇子不由生母抚养的规定。
虽然说皇子不由生母抚养,但嫔以上的妃子和贵人以下的后妃还是有所区别的。贵人以下的后妃若是生了皇子,则交由其他嫔妃抚养,不得跟皇子见面。而嫔以上的妃子生了皇子,则交由同级别的其他嫔妃抚养,也拥有抚养其他嫔妃所生皇子的权利。同时,也可以跟皇子见面。
有一句话叫做“母凭子贵”,这句话在皇宫中特别能够体现出来。因此,单是这一点,便是嫔和贵人之间的一道巨大权利分割线。
小结:
封建社会制度等级严森苛刻,尤其是皇宫中方方面面的规矩。像宫闱、礼仪、宅邸、宫苑、教育等等方面的制度规定,森严程度让人咂舌。
若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皇宫无疑是一座大监牢,这一点从清朝后妃制度中便可体现一二。也难怪有很多人说过,皇宫就是监狱,做什么从来都不自由。皇宫三千佳丽中,那些晚年生活凄苦的妃子,则是很好的证明。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稗类钞》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