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陈友谅地广,张士诚富有,为何败给朱元璋?

揭秘历史事件、还原历史真相!评说历史趣事、为你解密中国各朝代历史!有趣的历史故事、民间野史、古史杂谈,述古道今!让您了解有趣的历史放松心情,吸收历史精华掌控自己人生,无往而不利!我们的每条解密都会做到有理可言、有据可依,我们是一部非常具有参考价值的历史解密档案!

元朝末年,这个时期其实也挺热闹的,虽然比不了汉朝末年的三国逐鹿,但是元朝末年朱元璋率军反元。同时期的起义军还有陈友谅,张士诚,战至最后,这三家起义军开始争夺地盘,企图统一华夏,也是足够精彩。

陈友谅,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史书记载是渔民家的孩子,显然出身比朱元璋好点,最起码不用给地主当小工,也不用去要饭。陈友谅从一个渔家之子,加入起义军一步步成长为元帅,然而元帅的头衔他是不满足的。

上下五千年:陈友谅地广,张士诚富有,为何败给朱元璋?

公元1359年,自立为王,称汉王。还是不满足,杀了最初投靠的徐寿辉后,登基称帝。又是设太师,又是设丞相,小朝廷弄得有模有样,但是在著名的“鄱阳湖大战”中被朱元璋打败。

陈友谅死了,而且死的很惨,《明史》记载:“友谅从舟中引首出,有所指捴,骤中流矢,贯晴及颅死。”意思是在船上露出头指挥作战,不知道被谁射来的箭,一箭射穿了脑袋,当场死亡。这就是陈友谅的结局,随后他的儿子投降朱元璋,陈友谅势力被灭。

上下五千年:陈友谅地广,张士诚富有,为何败给朱元璋?

那么朱元璋另一对手张士诚呢?史书记载张士诚和朱元璋一样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并且名字和朱元璋的朱重八一样是数字,叫张四九。陈友谅建立的国号是“汉”,而张士诚建立的国号是“周”,相对于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陈友谅和张士诚你们俩是不是有点着急了?

不过张士诚最后死的还算有骨气,《明史》写到:“舁出葑门,入舟,不复食。至金陵,竟自缢死,年四十七。”被俘押解到金陵之后,不吃不喝闹绝食最后上吊了,活到47岁,这就是张士诚的结局。

上下五千年:陈友谅地广,张士诚富有,为何败给朱元璋?

那么在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三方势力中,陈友谅土地最广拥有饶、信、荆、襄,几乎天下一半。而张士诚本身是个私盐贩子,又占据了大部分富庶的江南地区。这二人为什么会败给朱元璋呢?神机妙算刘伯温一句话道破天机!

朱元璋问计,刘伯温说道:“士诚自守虏,不足虑。友谅劫主胁下,名号不正,地据上流,其心无日忘我,宜先图之。陈氏灭,张氏势孤,一举可定。”这句话说出了三个重点。

上下五千年:陈友谅地广,张士诚富有,为何败给朱元璋?

1.张士诚反元,又降元心性不定,认为张士诚是个保守并且采取守势的人,不用担心。2.陈友谅劫持主公,威胁下属,得来的名号,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3.灭了陈友谅,张士诚势单力薄,自然不再是朱元璋对手。

刘伯温分析的很详细,先灭陈友谅,再打张士诚,而朱元璋也是按这个顺序去做的,分解天下大势终成帝业!

称帝后的朱元璋说了一句话,《明史·太祖本纪》记载:“朕以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显然朱元璋把这两个对手的性格看的很透彻。

上下五千年:陈友谅地广,张士诚富有,为何败给朱元璋?

陈友谅1351年加入义军到1359年用了八年称汉王,次年称帝到1363年死仅四年时间,志满骄横!而张士诚从反元降元中就可以看出胸无大志,小富即安的心理,人家陈友谅约张士诚一起夹击朱元璋,张士诚却只想坐山观虎斗,因此没有远图大志。

总结,从史书上看,陈友谅张士诚并不缺乏人才,也不缺乏将才,但是有人不代表会用人,而朱元璋的胜利除了有人会用人,重点还是识人,不但能认识到自己人的长处,还能认识到敌人的短处。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不知道这段历史是否让您有所触动,以史为鉴,让我们做更好的自己。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616 字。

转载请注明: 上下五千年:陈友谅地广,张士诚富有,为何败给朱元璋?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