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理解题作为一种综合性题目,旨在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语文素质。同样的题目,有的同学几乎满分,有的同学却丢分严重。归根结底在于他们没有掌握语文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和答题模板,相信下面这篇文章将给大家启发。
解题策略
01
熟读全文,整体把握
做阅读理解前,要先把文章读一遍,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再开始做题。读第二遍前,可以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因为后面的问题中有时会隐匿着文章的主要观点、中心意思及写作思路、行文线索,对考生理解文章很有帮助。
02
确定区域,深入思考
在对文章有了整体感知后,可以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确定某一答题区域后,再深入思考,仔细弄懂这一段每一句的意思,进而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
阅读时应注意反复琢磨题干,圈画与之相关的内容,这样可以节省不少答题时间。
1
选择题
对于选择题,可通过以下三种方法快速解题:
(1)直选法:即直接选出正确答案。这种方法适合于一目了然的题目。
(2)排除法:通过排除不合要求的选项,将正确的答案显露出来。
(3)类推法:通过合理推断迅速排除某些选项,或根据已知情况推断未知情况,迅速确定答案。
2
问答题、概括段落大意等题目
准确解答这类题目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
3
有关字词句的语境意义以及作用之类的题目
(1)字不离词。在理解词语中某个字的意思的时候,必须把它放到这个词语中去考察,即字不离词,这样才能准确的理解这个字的意思。
(2)词不离句。在综合阅读题中,常常要求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同学们应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即句子本身去推断它的意思。至于某个词在句中的表达作用,更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理解,而不能离开句子作单独解释。
(3)句不离段。对句子的分析理解不能离开具体的语段,不能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
(4)段不离文。段落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因此,对语段的阅读理解不能离开文章的主要意思,不能偏离文章的中心。
注意事项
01
认真审题,切忌粗心
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思维方式,逐渐的打开思路。认真看清每一个字、词、句、甚至每一个标点,要看清题目的要求,分析问题的提问要点。
02
仔细研读语段,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阅读理解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通常第一遍需要速读,重点理解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
其次要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一般来讲,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下意识地训练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的能力。
在考试中,小语老师建议同学们采用“倒读法”的方式来解题。因为带着问题阅读,目的明确,容易集中,能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从而节省阅读时间。
03
巧妙借助“原话”,确定解题空间
阅读材料时,要仔细认真、深入分析,回答问题时,要仔细揣摩、根据体裁的特点,不同的语境,要准确的使用词语作答。
04
选择适当方法,答题力求言之有理
做阅读理解题,一定要言之有据,持之有理,这样就可以酌情得分了。同时要注意规范答题语言,力求语言简洁明了。
答完题后,要带着答案回归原文,检查答题有无疏漏,研究其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对照各题目推测判断,确保无误。
05
合理控制答题时间,先易后难
解题时不要边看阅读理解的问题边从阅读理解的文中查找答案,这样很难提高阅读理解的效果,尤其对于深层理解阅读理解的文章。正确的答题步骤如下:
(1)浏览全文,了解概貌。看完后,应记住文章要点,包括文中重要的结论以及一些关键性的人名、地点、定义和数字(不同的人名、地点可用铅笔在文章中分别打上不同的记号,以便查找)。
(2)掌握好解题速度,有效地控制答题时间,遵循“先易后难”的答题顺序。碰到难题时,千万不要钻牛角尖,耽误太多时间。待全部阅读理解题解完后,如有剩余时间再回来做放弃的题目。
解题方法
1、上下联系。将问题放在上下文中思考。此方法适用于理解词义;理解含义深刻句子;找近义词、反义词等。
2、换位思考。即与作者进行角色互换,站在作者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并做出回答。此方法适用于问答以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3、联系生活。即从文本中跳出来,把思维的范围再扩大,想想与此有联系的东西:如学过的课文、知识的积累、生活经验是否可帮助自己解题。此方法特别适用于谈自自己的感想、体会或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类题目。
4、立足中心。这是解答阅读题最不能忽视的一种方法。从文章中心出发来思考每一个问题,答案就有了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