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赋##樊於期#热播历史剧《大秦赋》中,樊於期作为吕不韦在嬴政身边的耳目和护盾,任郎中一职,后来又诱骗嬴政的弟弟成蟜叛秦投赵,间接杀害了成蟜,随后留在军中。那么,史上真的有此人存在吗?
樊於期
1、樊於期出处:《史记·刺客列传》、《战国策》
史记记载了著名的荆轲刺秦王一事:荆轲答应燕国太子丹去刺杀秦王之后,迟迟未见动身。此时秦国将军王翦都已经破灭赵国、兵至燕国南疆了,太子丹情急去问荆轲怎么还不出发,荆轲竟然说要樊於期的首级和燕国的地图作为献礼,秦王嬴政才能接见,这样刺杀才有可能性。
太子丹不忍让樊於期献出脑袋,于是荆轲自己去和樊於期说,樊於期竟然也真的自杀献脑,让荆轲得以面见秦王嬴政,只可惜刺杀功亏一篑,没能成功。
荆轲刺秦王
这里有两个疑问:第一,为什么手持樊於期的脑袋就可以见到秦王?第二,樊於期为什么会自己献出脑袋?
史记记载,樊於期原来是秦军的将领,后来得罪了秦王,父母宗族全部被杀,逃至燕国,是太子丹收留了他。秦王悬赏千金、封地万户要他的脑袋。这就是樊於期的史料记录。正是因为秦王和樊於期的深仇大恨,也难怪荆轲要以此作为觐见的礼物。
因《史记》是在《战国策》等基础资料上汇编,《战国策》上的记录也大体相同。
2、疑点与观点:樊於期在秦始皇本纪中并未出现,有两个解释
后来有人质疑:如果樊於期真的是秦国将领的话,为什么在秦始皇本纪中众多将领里面并没有这个名字呢?
桓齮
这个问题出现了两个解释:第一,樊於期其实是桓齮(yǐ );第二,樊於期不是桓齮。
当代著名史学家杨宽先生所著《战国史》中提及:“樊於期就是桓齮,音同通假,犹如田忌或作田期、田臣思。桓齮于秦始皇十四年败走,燕太子丹于秦始皇十五年归国,时间也正相当。”
“桓齮”发音类似“樊於期”,他猜测可能是桓齮逃离他国时,改名为樊於期,这样就能够对得上。桓齮又是哪位?秦始皇十年,拜为将军,次年同王翦、杨端和攻取赵邺。十三年,桓齮攻打赵国平阳,杀赵将扈辄,斩首十万。十四年,他和赵将李牧在肥下城对战,最终被他斩杀。
樊於期=桓齮?
桓齮既然被斩杀了,为什么杨宽先生还认为他就是逃离到燕国的秦将樊於期呢?原来史料对此描述不一样:《战国策》中说桓齮被李牧所杀,《资治通鉴》则说桓齮逃回来了,《史记·李牧列传》也说“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桓齮在此战没死。
但是,也有人认为杨宽先生的论断是无稽之谈,并列举了三大原因。
第一,《战国策》为《史记》编撰依据的基础资料,《战国策》的创作时间更靠近战国末年,应当以《战国策》为准。并且在文言文中,“亡”才是逃跑,“走”只能说败走,仅仅凭借发音相似推断,较为武断。
蒙骜也曾战败,死前仍被重用
第二,按照秦法和秦国处理败将的惯例,桓齮完全没有必要逃离他国。在此之前,秦国还没有一例因为兵败被处以重罪的将军。大家还记得剧中那个白发苍苍的蒙骜吗?他也曾被五国联军打败,最后还不是被嬴政委以重任?因此,用战败的原因来解释逃离秦国,实在难以让人信服。
第三,不管是《史记》和《战国策》中,桓齮、樊於期前后都在同一本书中出现过,而且作者都并未说明是同一人,那可以推断当时编撰的人都不知道这件事情。离战国并不遥远的史学家都不认为两者是同一人,凭什么时隔两千多年之后的人就认为两者是同一人呢?
3、结语:史上确有其人,七百多年前后人建塔纪念
不管樊於期是否为桓齮改名,史上确实是有这么一个人,并且后人还建塔纪念他。
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城县西南3.5公里处的血山村,有个小孤山叫血山,山高大约20来米,占地十来亩,山上有一座残塔叫镇灵塔。此塔残高7米,三层方形,塔心室南面辟门,砖结构,造型小巧精致。
镇灵塔
此塔看似为佛教建筑,但是《县志》记载,此塔为纪念樊於期而建,是公元1261年建造。原来这山也不叫血山,而是樊馆山,因为燕太子丹待他为上宾,在山上建起樊馆而得名,后来樊於期献上人头之后才改名为血山,意思是血洒此处。
这塔是四方形、没有顶,象征着樊於期有四肢、无头颅,塔南的法华寺还有樊於期牌位。一切都说明:后世并没有忘记他为国捐人头的英勇表现。
宋朝逃跑皇帝赵构
如今虽为和平年代,战争远离并不久。我们虽然期盼战争永远不要再降临,却也要牢记先辈的血性,要有玉石俱焚的勇气,而不是像那宋朝逃跑皇帝赵构一般丢人现眼。当个樊於期献个人头,总比当逃跑皇帝赵构强,你说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