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小师制度始于公元404年,也就是(北魏天赐元年),实为鲜卑八部大夫属官。负责考评拓跋鲜卑统治者集团内部官员等级的一个组织体系。于公元493年,也就是(太和十七年)北魏孝文帝承袭帝位后废除。
大师、小师制的诞生背景?
鲜卑族拓跋珪在北魏政权建立之初在沿用九品中正制的同期,又在其所建的''鲜卑八国''和北魏政权统治下的各州郡创建了大师、小师的一种官吏管理制度,但是这一套管理体系基本上是模仿了九品官人法而建立的。
''以八国姓族难分,故立大师、小师,令辩其宗党,品举人才。自鲜卑八国以外,郡各自立师,职分如八国,比今之中正也宗室立宗师,亦如州郡八国之仪。''《魏书.官氏志》
何谓大师、小师制?
根据史书记载,我认为大师、小师官员铨选制大致有如下论点:
论点一、大师、小师官员铨选制度创建于北魏政权建立初期。也就是北魏创建者道武帝拓跋珪在立国称帝后沿用九品官人法的同一时间又设立了大师、小师制。也就是说北魏王朝所推行的大师、小师制度是模仿那时的九品中正制而创立的一套铨选官员的制度。
论点二、大师、小师制的构造布局可区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在北魏京师周围的''鲜卑八国''成立大师、小师属官制度。第二个方面是在''鲜卑八国''地区以外的州郡等辖区设立师制。第三个方面是在鲜卑拓跋宗族里面配置宗师制。
''八国置大师、小师,州郡亦各置师,以辨宗党,举才行,如魏、晋中正之职。''《资治通鉴》
论点三、大师、小师、师、宗师的工作首要使命就是以''鉴别宗党,品举官吏'',雷同于九品官人法。
''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有劝励作用。然任中正者趋势则不暇举贤,畏恶则不敢疾恶,循至只问门第高下,不究贤愚善恶。'' 《资治通鉴》
源于大师、小师制基本上是效仿曹操统治时期的九品官人法而设立的。所以有关大师小师制和九品官人法的关联也众说纷纭。
有的学者认为,北魏王朝开辟者道武帝建国初期推行的大师、小师制官吏铨选制度,可以说是一种鲜卑化的九品中正式的官吏铨选制度。因而,在此基础下逐渐形成了北魏政权一百多年的官员铨选制度。
还有的观点说,北魏政权统治者拓跋珪在推行大师、小师制出台之前就曾模仿参照魏晋时期的特点而沿用了九品官人法的制度。
依据说,公元404年,拓跋珪将九品官人法正式更名为师,大范围执行这种新的官员铨选制度。在北魏王朝明元帝拓跋嗣执政以来,除鲜卑拓跋宗族沿用了宗师称号之外,那些设置在''鲜卑八国''和各州郡的大师、小师和师的官称又复原了九品中正的属官称号。
何谓鲜卑八国?也就是说鲜卑拓跋部在立国之前一直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游牧,那个时期部族曾分为七个部落,由纥骨氏,普氏,拔拔氏,达奚氏,伊娄氏,丘敦氏,俟亥氏等七位兄弟分别治理,七个部落加上拓跋部就组成了日后的''鲜卑八国''。
如果将大师、小师官员铨选制度视为鲜卑化的九品中正制可以说是更为接近于实情,而在''鲜卑八国''和各州郡的大师、小师与师或许就是对九品中正称呼的更改一说,貌似是无据可查。毕竟史籍记载的资料有限,一时间还查不到史籍记录能阐明大师、小师和师的制度就是针对九品官人法称号的变更。
所以,我认为北魏政权的开辟者道武帝拓跋珪所创建的大师、小师官员铨选制度,其实就是一套因国情而治的鲜卑化的官吏铨选制度,这套体制虽说在框架上基本是仿照了九品中正制,有信手拈来之嫌。
但是北魏政权所推行的大师、小师制却和九品中正制没有丝毫的构造关联或承继关系。鉴于史书对大师、小师制度的记录非常简短。所以当下的我们对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在创建大师、小师制度以后的整体执行情况和效果也尚无从得知其具体详情。
但值得一说的事,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所创建的大师、小师官员铨选制度,就是北魏在建国初始阶段,拓跋鲜卑族落因立国之初的国情而设立的一种特殊的政策融合产物。甚至可以说是与当时的南北朝战火纷争的局势有着密不可分的一种微妙关联。
因为了解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北魏统治政权创建之初,就制订了一系列的移民计划,计划的重点就是将拓跋鲜卑诸多散居在草原上的部族通过强制性迁移和分散拢聚的方式将游牧民过度为农田户和其他中原地区的汉民或少数民族混杂而居。
''太祖散诸部落,始同为编民。''《魏书·官氏志》
''离散诸部,分土定居,不听迁徙,皆同编户''。《魏书.贺讷传》
通过以上两段史籍,我们可以理解''离散诸部''就是说要拆散鲜卑拓跋部族祖辈遗留下来的宗族部落的管理架构。那么''分土定居''、''皆同编户''的意思就很好理解了。就是将鲜卑拓跋部落的宗族臣民遵循''分土定居''这项计划中既定的地区安家落户,迫使鲜卑部落氏族蜕变为地方有户籍编制的编民。
所以,北魏王朝统治者道武帝拓跋珪在遣散鲜卑宗族诸部落之后,就着手在京城周围设置了京畿重地,而国都之外的区域则区分为八大统治片区,可称其为''鲜卑八国''。
''定京邑,东至代郡,西及善无,南极阴馆,北尽参合,为畿内之田。其外四方四维置八部帅以监之,劝课农耕,量校收入,以为殿最。《魏书》
''置八部大夫、散騎常侍、待詔等官。其八部大夫于皇城四方四维面置一人, 以拟八座,谓之八国常侍。待诏侍直左右,出入王命。''《魏书·官氏志》
通过这两段史籍,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鲜卑八国''是依照区域来划分的,这套体制就是鲜卑拓跋部族''分土定居''后的生活所在。而八部大夫,其实就是沿袭了鲜卑部落以往体制下的''八大部落大人''的旧称而创立的一套职官制度,这个官员就是由政权统治者直接任命后来治理''鲜卑八国''所在辖区臣民的地方最高执政官员。
由此可见,道武帝拓跋珪实施的''离散诸部,分土定居''的国策其实就是鲜卑拓跋部族在陈旧的部落家族式管理阶段向一个全新统治政权的演化。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伴随着鲜卑拓跋诸部家族式管理体制的结束,就意味着北魏王朝统治政权已经逐渐巩固。
不过,源于道武帝拓跋珪在遣散鲜卑诸部的时候,言明''君长大人,皆为编户'',这就意味着迫使鲜卑部落体制里面的一些宗室贵族没有了以往的权利地位和昔日的光彩。这些宗室贵族们的世袭权益和酋豪集团承袭的氏族式统治地位也遭受到了很大程度的侵害。这种政策在鲜卑诸部落离散后实施的数年间,以至于北魏王朝涌现了鲜卑宗室部族诸多后嗣沦落为无业游民的一种局面。
''选朝臣,辨宗党,举才行,诸部族子嗣失业赐爵者二千余。''《魏书.帝纪》
通过这段史籍记载中,我们不难看出诸部族后嗣无业的状况。就是说在道武帝拓跋珪推行''分土定居''这项移民计划的时候,在解散鲜卑诸部族的后期,一些宗室贵族原来的君长大人和酋豪集团们的后世子孙因为没有了以往的世袭权益而没有得到铁饭碗。
所以说这套制度真实地折射出''鲜卑八国''部族和旧体制下的宗室酋豪们的切身权益受到了严重剥削的一种对照。鉴于宗室贵族们以往的地位和权力的丢失,日渐激化了酋豪集团对北魏统治政权所推行的''离散诸部,分土定居,''这项移民计划的仇恨,以至于在民间谣传出来''改王易政''的呼吁。
''帝亲览经占,多云改王易政,故数革官号''《魏书.帝纪》
''北魏官史屡报天文变乱。魏帝自阅占书,多云改王易政。乃下诏勉励群下,以帝王继统,皆有天命,不可妄干。''《资治通鉴》
通过上述两段史籍,我们似乎可以断定。鉴于北魏统治政权内部诸多不利因素频起,道武帝拓跋珪为了能有效地稳固北魏政权的大局,巩固住自己的统治帝位,就必须要有所实际行动。
因为,要想博取宗室贵族们的拥护就要适当地让他们享有一定的世袭权力。也就是在这样一种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大师、小师官员铨选制度也就顺应政局应时而生了。
大师、小师制的特点?
北魏政权统治者道武帝拓跋珪在''鲜卑八国''地区和诸州郡创立的大师、小师轨制,究其真实的目的自然不是为了鉴别离散之后的宗族和酋豪集团,而其真实的用意是为了重新明确部落贵族们的爵位和荣耀,以此换取部落氏族和酋豪集团们的拥护和帮助。
根据史籍记载,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在创建大师、小师制度之后所推行的第一项政令,就是针对诸多部族的后嗣失业者二千余人所展开的。由此可见,拓跋珪设立的大师、小师制度的真实用意所在。拓跋珪为了拉拢昔日的宗室贵族而一次性地解决了两千余人失业者的饭碗问题。
综上所述,拓跋珪创建的大师、小师制度。第一是为了顺应北魏统治政权建立初始阶段的一种形势所迫。二是政权建立之初因政局的发展需要而创立的一种临时性的官员铨选轨制。三是为了平衡鲜卑拓跋部落贵族们的基本权益。四是保证宗室贵族们后嗣享受承袭的权力。
所以,我认为道武帝拓跋珪在北魏建国初始阶段所推行的这项制度是根据北魏国情因地适宜的一项策略。毕竟按照当时的历史境况而言,大小师的这套制度可以说是能十分有效地消除或缓解北魏统治政权与宗室贵族或酋豪集团之间的阶级冲突。
可以说,这项制度的诞生无疑对平稳和巩固北魏王朝的政局和拓跋氏统治政权的帝位,都具有一定不可小觑的历史作用。
继而,北魏时期的大师、小师官员铨选制度的创建,在北魏政权统治初始时期逐渐演变成了中央统治体制下的州郡中正制,地方管理轨制下的州郡中正制。
因而,大师、小师制度在''鲜卑八国''地区和各州郡的执行的同时一起并存、各尽其责的一种全新的官员铨选制度,让我们没有理由不称赞不钦佩拓跋珪在官员铨选方面所拥有的思维爆发力和大刀阔斧的改革举措。
但是,大师、小师这一套官员铨选制度总归是为了以解燃眉之急所设立的一套阶段性的历史产物。随着拓跋氏统治政权的日益稳固,宗室贵族解散日益久远,诸鲜卑贵族和酋豪集团们的权益有了足够的保险。
那么,''鉴别族党,品举官吏''的价值也就逐渐失去了其历史性的作用。如许,在道武帝拓跋珪之后,大师、小师这一套轨制也逐渐地伴随着拓跋氏部落、贵族、酋豪集团的消亡而消亡,成为古代历史长河中的一颗流星一瞬而过。
而曹操统治时代沿袭下来的九品官人法这一项制度却是自始自终地一直贯通到了北魏统治政权的重心,并在北魏第七位皇帝孝文帝拓跋宏承袭帝位后得到了空前的兴盛,一跃成为北魏王朝主要的一种官员铨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