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他的大学生活,并不那么一帆风顺,也曾成绩落后,但靠着自律刻苦成功逆袭保研,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所有人,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他就是北京科技大学的赵志浩。
赵志浩,就读于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化学专业,担任材料1609班班长,2020年北科大毕业生科技保送推免第一名。分别以第一作者和共同一作身份发表SCI论文一篇(IF均为4.018,一区)。在校期间,获得日出航铁奖学金、人民二等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北京市大学生物理竞赛三等奖等奖项及荣誉。
没有一波三折,就称不上是一个好的故事。大一时,赵志浩的加权成绩在50%开外,但在大三算定保研成绩时已经提升到了20%,这个过程不算坎坷,但属实艰难。"我的成绩虽然不太优秀,但值得骄傲的是我一直在进步。"他本人如是说。
赵志浩自认为不算聪明,他觉得大学的学习生活很大程度上靠的是自律而不是"硬件配置"。他也有着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首先是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拒绝盲目延长学习时间;其次是做到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课、课后复习、独立完成作业这些"基本盘";而重中之重则是要定期做知识汇总,构建学习脉络。他认为材料学科虽然大而广,但是脉络十分清晰,梳理好知识脉络就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大学期间,赵志浩在实验中度过了无数个夜晚,大一第一次接触的一个关于高温金属的SRTP项目,使他燃起了对实验科学的兴趣。随后他跟随班主任老师进入实验室,开始从事有机合成的相关工作。在众多师兄师姐的关怀照顾下,赵志浩很快掌握了有机合成常用的实验仪器,并拿到了人生中第一个科研命题。在经历了"查阅文献,摸索实验条件,合成,分离,检测,失败"的无尽循环后,赵志浩终于成功地合成并分离出了想要的分子,并最终发表相关论文两篇。除此之外,他还参加过活性自润滑表面相关的课题,目前正在从事有机气体传感器相关的研究。
最令赵志浩难忘的科研经历还是第一次成功用层析柱分离样品。操作中的上样过程是一个十分考验耐心的过程,在这一步,需要用一根长二十公分有余的胶头滴管将几毫升溶有试样的液体沿层析柱内壁均匀的注入,最终使试样均匀平铺在硅胶粉表面,过程中如果有液滴直接滴到硅胶面上,就会在上面砸下一个坑,导致后续过程无法将组分完全分离。赵志浩前几次操作时,经常出现把硅胶面砸成筛子的事,撞碎的胶头滴管超过五根,但在师兄的鼓励跟悉心教导下,他最终做出了一个十分平整且均匀的试样层。在实验室的两年间,赵志浩学到了很多。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最终他分别以第一作者和共同一作身份发表SCI论文一篇。在大四上学期的抉择中,他放弃了推免名额,选择科技保研的道路,并依靠丰富的科研经历在学校2020年毕业生科技保送推免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回望大学生活,赵志浩觉得自己十分幸运:在再不努力就晚了的时候发现该努力了,在想做科研的时候得到老师的支持,最幸运的是在正年轻的时候,碰到一群同样有活力的年轻人。他说材料1609班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大家积极参与班级活动,每一年都是院运会团体总分第一名,每个人都为这个班级做着自己的贡献。赵志浩觉得能成为1609班的班长是大学这些年他最幸运的事。
在北京科技大学的四年时光,2篇SCI论文令人羡慕,其中付出的是无数个夜晚的心血;20%的成绩谈不上漂亮,却是一步一个脚印,一点一滴攀升得来。"成长是一生的事,任何时候努力都为时不晚。"保研不是终点,这只是他人生路上的一个小节点,未来的科研道路,期待他取得更加亮眼的成绩!
素材来源:北京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