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搬到校外,一次别开生面的蚕桑文化之旅

课堂搬到校外,一次别开生面的蚕桑文化之旅

“王叔叔,这个蚕宝宝为什么会是黄色的?”“王叔叔,蚕宝宝刚出世是什么样子的?蚕宝宝会喝水吗?蚕宝宝什么时候会结茧?”“同学们,大家别着急,听我慢慢和大家说……”西联乡河涧村桑蚕养殖基地,西联小学的同学们热情地围在省农技辅导员王亦军身边,好奇地发问。

课堂搬到校外,一次别开生面的蚕桑文化之旅

随后,孩子们进入桑园,感受桑叶的碧绿、桑果的香甜,孩子们深吸一口由桑叶散发的“空气维生素”,内心瞬间清凉舒爽。采摘一枚紫得发亮的桑果放入嘴中,那甜津津的好滋味顺着喉咙滑入心间,别提有多美妙了。

这是一次神奇的“蚕宝宝”之旅,同学们不仅看到了不同时期不同颜色的蚕宝宝,将实践活动与教材相结合,寓学于玩,寓学于乐,让孩子们亲身体验,把课堂搬到校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课堂搬到校外,一次别开生面的蚕桑文化之旅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本次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对于蚕桑文化不再停留于书本,而是直观的面对实物,在了解河涧蚕桑文化的同时,开阔了视野,促进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记者:项玲慧

通讯员:何宁夏

实习编辑:钟琳莉

审核:何灿

监制:任广明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414 字。

转载请注明: 课堂搬到校外,一次别开生面的蚕桑文化之旅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