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为您揭开中国古代历史秘闻、世界历史真相,甚至是上古时期的历史档案揭秘,为您揭开最神秘的历史秘闻,还原历史真相。
形势所逼之下,董卓焚烧洛阳,前往长安,之前已下达指示,御史中丞以下的官员皆跪拜迎接。看着跪在地上的昔日宿敌皇甫嵩,董卓洋洋得意地问"服不服",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曾经"威震天下"的镇压黄巾起义第一功臣,皇甫嵩也不得不,违心陪着笑脸说,"在下有眼无珠,不识泰山。"迎合董卓,怯懦地选择明哲保身。
洛阳城
为何曾经名满天下的昔日英雄,沦落到如此地步,甘当受辱?难道军事上抵不过董卓而抛弃抗争,应召入京?还是另有隐情?那么先看一下当时两人的军事实力。
董卓独揽朝政之后,担心后院起火,紧邻其大本营地凉州的三辅地区,就有不可不防的极其危险分子-手握三万精兵的皇甫嵩(驻扎在槐里)和京兆尹盖勋,两位可不是泛泛之辈,都是非凡人物。董卓深知在军事谋略上皇甫嵩相比自己有过之而无不及,不用多言,当然有亲身经验。
槐里
当初,讨伐黄巾军之时,在黄巾军大本营河北讨伐天公将军张角、人公将军张梁兄弟的卢植、董卓,相继失败,皇甫嵩临危受命,先斩除张梁(张角已病死),然后灭杀地公将军张宝,从而消灭黄巾军主力部队,把东汉王朝从死亡边缘上重新拉回来,威震天下。显而易见,从结果来看,军事能力上,皇甫嵩明显胜于董卓。或许有人就问,碰巧皇甫嵩运气好罢了,单单以一场战争胜利,判断能力的高低,确实有点牵强,幸好,有一场董卓和皇甫嵩的直接较量,轻而易举地断定孰强孰弱。
中平五年(188)十一月,凉州叛军首领王国围攻陈仓,朝廷又任命左将军皇甫嵩统领前将军董卓,共派遣四万人军队讨伐王国。董卓认为陈仓危急,应该速派军队救援,然而皇甫嵩持反对意见说:"百战百胜,不如不战而屈兵。陈仓虽小城池坚固无比,不易攻破,待贼众士气下落,疲惫不堪之时,发动进攻才是取胜之道。"果然,王国围攻八十多天未能拔下城。
次年(189)二月,久攻未下,疲劳至极的反贼们解围撤军,皇甫嵩立马出兵追击,此时,董卓出来劝阻说:"狗急跳墙,兵书上说,穷寇勿追。"皇甫嵩回答说:"我们现在发动进攻的是全无斗志的想逃亡的疲惫之师,不是\'穷寇\'。"于是皇甫嵩独自率军出击,让董卓作后援,连续作战,大获全胜,剿灭一万多人,董卓羞惭恼恨,从而与皇甫嵩结下仇恨。
董卓
两人直接PK中,董卓完败,综合上述,毋庸置疑在军事谋略上皇甫嵩更胜一筹。那么当时董卓手上有多少兵呢?没有查到准确的史料记载,但从侧面可以了解一些,董卓被杀之后,李傕、郭汜为首的凉州兵团攻打长安之时,共有十余万人。
当时,董卓已吞并丁原并州集团军、何氏兄弟何进、何苗部队,收编白波军杨奉部队,至少也有几万人;原来宿卫都城的二三万禁军;还有考虑到新招募的兵卒等等,共加起至少有六七万人,由此推算,董卓入京之前顶多有四五万军队,与同样等级官职的皇甫嵩军队数量多也多不了多少。
凉州兵攻打长安
还有另一件事情说明此点,董卓入洛阳之前,皇甫嵩侄儿皇甫郦曾经说过,"本朝失政,天下倒悬,能安危定倾者,唯大人与董卓耳。……大人今为元帅,杖国威以讨之,上显忠义,下除凶害,此桓文之事也。"若两个人军队实力差距悬殊,不可能说出此种生死攸关的话,说明董卓军队和皇甫嵩军队,两方实力相当。
诏书到达皇甫嵩军中之时,同样收到诏书的京兆尹盖勋与皇甫嵩密谋讨伐董卓;还有皇甫嵩的下属梁衍劝道:"目前董卓独揽政权,若将军应召入京,重则有杀身之祸,小则难免受辱。现今董卓安排皇帝迁都长安,自己留守洛阳,正好此时,迎接皇帝,与关东军联合,东西两面夹击,可以擒拿董卓呀!"
然而,皇甫嵩都一一拒接,毅然而然,前往洛阳。普通人也能看出,明显为调虎离山计,让皇甫嵩放弃兵权,请君入瓮,以便束手就擒。难道皇甫嵩智商有问题,没有看出来其究竟,然而回顾其以往战绩,不像是智力上有问题之人,肯定另有其因。那么是什么原因呢?先了解一下,皇甫嵩的一些经历。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教之后,经过二百多年的儒家思想洗礼,纲常名教俨然成为东汉王朝大多数人的行为规范,从而忠诚成为核心道德规范,即对君主尽心竭力,全心全意,毫无隐瞒。
皇甫嵩生于凉州安定朝那(今宁夏固原),曾祖父为度辽将军皇甫棱,祖父为扶风都尉皇甫旗,其父皇甫节为雁门太守,叔叔皇甫规为度辽将军,东汉末年鼎鼎大名的"凉州三明之一",显赫的将门之后。
尚书
皇甫嵩,年少就有雄心壮志,喜欢读《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深受儒家思想熏陶,且深得家族优良遗传,熟习骑马射箭,可谓文武兼得、根红苗正,按现在说法,所谓的德体智全面发展的深受家长和老师喜爱的优等生。
果然不负众望,被举孝廉、茂才,逐步担任郎中、霸陵令、临汾令、议郎、北地太守,平定黄巾起义之后,荣升为左车骑将军兼任冀州牧,爵位由原来都乡侯升为槐里侯,享受八千户的租税,可谓锦绣前程,前景一片光明。
担任冀州牧期间,向朝廷奏请免除冀州百姓一年田租,用来救济饥民,得到皇帝批准,由此深得民心,以致于坊间流传歌谣,"天下大乱兮 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
皇甫嵩向来如此,每次行军休息之时,待到士兵营帐建完之后,才进自己棚帐;士兵吃完之后,自己才用餐等等,尽显仁义之举,不仅如此,对于朝廷忠贞不渝,真是称之为"儒家学说标兵"也无过之。
黄巾起义
平定黄巾起义之后,皇甫嵩名震天下,但朝政依旧混乱不堪,一日不如一日,天下越陷越入水深火热之中。于是曾经的信都县令、凉州名士阎忠,劝导皇甫嵩说:"现在机会摆在将军面前,智者顺时而动,您抓住机会,要保持大名。"皇甫嵩却问:"这是说什么呀?"一脸懵逼的样子,也不能怪他,也不是装傻犯糊涂,而是他心底里未曾有过篡位自立的想法,难怪一脸懵懂。
阎忠继续说:"现在您军功卓越,又有高尚品德,而要侍奉昏庸的人主,怎么求得安全呢?"皇甫嵩说:"朝夕努力工作,心忠于皇上,怎能不安?"皇甫嵩想得太天真,世上事情不是你一个人努力工作,遵守规矩,就安然无事。
阎忠说:"韩信的前车之鉴,历历在目,况且现在宦官当道,不能与昏庸君主久居,若不趁早图谋,想后悔都来不及。" 皇甫嵩惊恐地说:"图谋大业不是平庸的人所能做到,人不能忘主,苍天不会保佑叛逆者。若徒然想达成功业,祸害加速到来,不如尽忠本朝,恪守臣节。或许受诽谤,遭遇流放、抛弃,但还能留好名声,反常的言论,我不敢听从。"听完之后,阎忠完全确信皇甫嵩绝不会采纳自己建议,道不同不相为谋,于是离皇甫嵩而去。
由此可知,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皇甫嵩的字典里根本无法查到"叛逆"二个字,心里未曾有过一丁点此想法,满脑子全是忠君、恪守臣节之念,另一件事情更说明此点。
凉州兵
中平六年(189),朝廷为了削减董卓手中军权,决定升迁董卓为并州牧,其军队由皇甫嵩接管,然而董卓不听从,此时,皇甫嵩的侄儿皇甫郦劝说:"朝政混乱不堪,导致天下大乱,能够挽回危局者,只有大人与董卓而已。现在两人已结怨,势不两立,董卓奉诏不从为逆命之罪,还趁京师混乱,迟迟不行,说明怀有不臣之心,且凶残冷酷,将士不附,大人身为元帅,依国威讨伐,对上显忠义,为下除害,可立绝世功勋呀!"
然而,皇甫嵩说:"专命虽罪,专诛亦有责也。不如显奏其事,使朝廷裁之。"标准的儒家优等生模范答案-"不听命虽然有罪,不请命诛杀也有责。"若是换成"不良学生"曹操、孙坚之辈,肯定是先斩后奏,就是先解决问题再说后面事情,皇甫嵩显然太过于拘谨,明哲保身。
皇甫嵩上书朝廷之后,昏庸的灵帝只是责备董卓不是,未采取任何措施,事实上此时的朝廷有心无力,没办法解决董卓,于是董卓更加怨恨皇甫嵩。
优等生皇甫嵩,一而再,再而三失掉铲除董卓机会,终究还是应召入京,结果不言而喻,董卓就等着皇甫嵩,自来送死,以无须有的罪名囚禁。史书上记载,因皇甫嵩儿子皇甫坚守与董卓私下关系不错,当众磕头求情,才避免死难。
皇甫嵩
其实,这只是董卓借坡下驴之举,当时关东军声势浩大地正在讨伐董卓,真正原因为董卓害怕杀死皇甫嵩之后,其部下们闹事,使其两面受敌,进退两难。
不久,董卓被吕布杀死,其部下李傕、郭汜作乱长安,此时的皇甫嵩或许后悔莫及,因而在忧愤与疾病双重打击下去世。
正如宋末元初大儒郝经所言,“(皇甫)嵩(朱)儁有大将之略,昧匡时之几,遂为桀逆所制,不能以功名终。”纲常名教的羁绊之下,皇甫嵩未能抓住挽救时局机会,反而被董卓所控,郁郁而终,未能发挥其应有的才华功成名就。
在历史的长河中发现我们所想知道的真相,关注我,将为您展现历史真实的一面,一起探究古人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