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少励志名言。无论是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还是冯梦龙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都是催人向上的诗句,几千年来,造就了无数成功人士。然而,这些句子无一例外的,都是给那些处于人生低谷期之人看的,对一个骄傲的北大学子来说,这些话无异于无病呻吟,只是一个累赘罢了。
北京大学,是中国的顶尖学府之一,一向与清华大学不相上下。1898年6月,光绪帝在维新派的鼓励支持下,颁布了《明定国是诏》,积极推行“戊戌变法”。他在诏书中强调: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这里提到的“京师大学堂”,便是北京大学的前身。
不过,京师大学堂的命运却一波三折,建校不久后,百日维新便宣告失败了,光绪帝被囚禁,清廷大权又落到了慈禧太后的手上。随着1900年义和团爆发,京师大学堂也遭到了破坏,后来,八国联军也打入了北京,京师大学堂再一次遭到了破坏与洗劫。
幸运的是,当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之后,就逐渐步入了正规,在校长严复、胡仁源、蔡元培等历任校长的带领下,北京大学又重新焕发了新生,进入了一个辉煌时期。胡适、李大钊、鲁迅、刘半农、李四光等名家,都曾在北大教过书,可想而知,北大的师资力量有多么强悍。
此后近百年,北京大学更是吸收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他们无一不是这个时代的佼佼者,只要他们奋勇向上,在前方等待他们的,一定是一个光明的未来。然而,北大才子陆步轩却选择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方向,当他决定辞去公职卖猪肉时,曾一度沦为“北大之耻”。
陆步轩,1966年出生于西安市长安区,1985年从引镇中学毕业后,以长安区文科状元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成为了全家的骄傲。在北大度过4年时光之后,陆步轩充满了雄心壮志,他不止一次地幻想过如何打造一个辉煌的未来。
然而世事无常,在那个毕业包分配的年代,陆步轩被分配到了家乡西安,但中文系毕业的他,却被分配到了一个柴油厂。关于这件事,他曾在书中写道:“毕业分配时的一次错位,使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一步踏绽脚,步步赶不上。”
进入柴油厂没多久,陆步轩便被调到了计经委,负责在办公室书写材料。可是几年之后,他却趁着1992年“南巡讲话”的东风,心甘情愿地“下了海”。期间,他先后创办了色纸厂、化工厂,但是到了最后,工厂终因经营不善倒闭了,与此同时,他也失去了重回原单位的机会。
没想到的是,就在陆步轩处于人生低谷期的时候,他的妻子也与他离婚了。在那段时间,陆步轩整天喝酒、抽烟、打麻将,直到如今的妻子嫁给他,生了一个孩子之后,他才重新燃起了奋斗的希望。2000年,陆步轩租了一个店面,开始干上了成本低、回钱快的猪肉生意。
最初,陆步轩过得十分艰难,全家人一起挤在肉铺后面的10平米狭小的空间内生活。在肉摊上,陆步轩从来不看书、不看报,别人都以为他是个文盲。然而在2003年,当“北大才子长安卖猪肉”的消息在社会上引爆时,陆步轩成为了街头巷尾的热议人物。
在那段时间里,社会上对陆步轩的做法褒贬不一,有人说这是人才的浪费,有人说他“自甘堕落”,还有人说卖猪肉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为什么不支持?当时,北大校长许智宏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北大学生卖肉完全正常,陆步轩完全可以做一个普通的劳动者。
然而,尽管外界已经为陆步轩卖肉这件事吵翻了天,但他本人却没有说什么,他默默承受了这一切,仍在肉摊上卖肉。2005年,陆步轩出版了20万字的纪实文学《屠夫看世界》,他以这种方式告诉世人内心的一些想法。
2008年,陆步轩结识了北大校友陈生,二人一起开办了“屠夫学校”,将卖猪肉规范为一个具体的流程,内容涉及市场营销学、营养学、礼仪学、烹饪学等学科,陆步轩将传统的“卖肉佬”打造成了一个通晓整个产业流程的“高素质屠夫”,他充分发挥了北大才子的优势。
后来,二人创办的“壹号猪肉”已经在全国近三十个城市开设了连锁店,年销售额达18亿元,几年下来,他已然成为了身价过亿的富豪。2013年,陆步轩受邀回北大演讲,他在台上称自己“给母校丢了脸、抹了黑,是一个反面教材。”
实际上,不管陆步轩怎么变,他还是当初那个心怀梦想的人,他在收获成功的时候,也不忘给母校捐款9亿元,受到了世人赞扬。其实,陆步轩的事迹告诉我们,职业不分高低贵贱,是金子就会发光,只要敢拼敢闯,就会拥抱一个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