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许雯)作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体校是诞生奥运冠军的“摇篮”。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建明今天(9月22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今后将变革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理念和方式,以学校体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阵地,各级各类体校要成为当地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心。
李建明介绍,我国体校发展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我国已有的奥运冠军、世界冠军里95%以上都有在体校学习培训的经历。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需要不断拓展人才培养渠道,转变培养方式。
李建明透露,今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将基于三大主要的阵地:一是以学校体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础阵地。二是以体校教育继续加强和提升作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支撑。三是通过社会体育俱乐部尤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不断发展,进一步拓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渠道。
“通过这些方式,更好地体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使各方面的资源得到有效融合和发展,共同推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从整个人才培养的理念方式方面要进行变革。”李建明说。
谈及体校自身的改革,李建明表示,要更好地发挥体校在体育育人方面的作用,各级各类体校今后要成为当地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心,更多把体校的体育资源包括场地资源、教师教练员的资源,更好地发挥作用,带动、引领当地体育教育和体育训练质量的提升。
与此同时,通过改革促进体校教育的全面发展和提升。“过去相对更重视体校学生在体育专业方面的系统培养,文化教育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或短板。我们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体育的接班人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而不只是仅仅具有某个专项特长的体育人。”李建明表示,体校教育改革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强化体校学生或者运动员文化教育方面的措施,鼓励当地优质的中小学教育资源,能够与体校教育深度融合,用体育和教育资源共同推进体校的深化改革和全面发展。
新京报记者 许雯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