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周总理委托委托江苏省的公安局帮助自己查找一个叫做陈式周的人,并再三的嘱咐几个小同志,一定要细细的寻找,这个人对自己而言非常的重要。
然而,在茫茫人海之中寻找一个人又是谈何容易的事情呢?他委托公安厅到扬州宝应一带来查询陈式周的行踪,还安排了非常多的亲人好友帮助一起寻找,经过了多番的周折,他们终于和陈式周的儿子取得了联系,然而周恩来在听到他的落的时侯,却沉默了……
我们不仅会有疑问,这位陈式周何等人也?为何周总理会下如此大力度要找到他?
这一个似乎在历史上并没有多大影响力的小人物,却在无形之间培育出周总理这样品行兼备的国家领导人。相差十六岁的两个人却有同样的理想与抱负,他既是周恩来的良师,也是他的益友,是周恩来人生中的重要引路人之一。
故事还要从周恩来幼年求学的颠沛经历上说起。
1898年,周恩来出生于江苏淮安的一条小巷子里。他的家中算得是书香门第,祖辈里还有着曾写出《爱莲说》这等名篇的北宋文学家周敦顾。
虽然祖上的条件不错,可是在他出生的时侯家里几乎已经没落了。只是《周氏家训》之中有记载:凡是周家的子弟,在五岁的时候就要入私塾学习文章和书法。
周家祖传有自己的一个私塾馆,名字就叫做周氏私塾。这个私塾建立于道光年间,是周家祖辈们成立的,周恩来起初也就是在这里认识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个字。后来因为家庭的变迁,他在十二岁之前就辗转读过了五个私塾馆。
而陈式周,就是他在就读于陈氏私塾的时侯所结识的一位老师。
陈式周到底一个什么样的人?当看到他照片第一面的时候,很多人最直观的感觉认为他就是一个清朝遗留下来的迂腐老秀才。不过这秀才是真的,迂腐是假的。
陈式周的学问非同一般。清朝末年的时候,他曾经考入了当时非常有威望的通州师范学堂,后来还在上海的申报里当了一名编辑。
只不过那个时代里报馆刚刚起步,收入并不是非常的多,于是他兼职被应聘到了李鸿章的家里面,给他的孙子教学。光是这一点就已经非同小可了。
他的父亲名字叫做陈宝斋,他和周恩来的嗣母陈氏是堂兄妹。当然了,这两个人并没有血脉上的关系,为什么这么说呢?
原来是因为周恩来的嗣母有两个姐姐被远嫁到了外地,她的父亲感觉十分的孤独,于是把宝斋的次子陈式周作为孙子过继了过来。因此周恩来的嗣母就成了陈式周的表姑,他和周恩来因此而算得上是表兄弟的关系了。
周恩来从小就聪敏好学,在周家私塾的时侯更是非常的用功。当时学习的内容还是孔子的儒家经典类巨著,他也是在这个时侯就为自己打下了结实的基础。
他在进入陈家学堂之前,就已经把这些必备的诗文学的是滚瓜烂熟了,虽然只有十岁,却表现出了过人的智慧。别的小孩子还在咿咿呀呀的愁苦于背书呢,他竟然都能够谈论起来自己对于古人文学家的想法,这让陈式周是大惊不已。
有一次上私塾的时侯,周恩来再一次烂熟的背诵出陈式周要求的诗文。陈式周思来想去,觉得不能够让这样的人才没落,跟着这些普通的孩子们读书。于是在下了学堂以后,他把周恩来叫到一旁,问他:你愿不愿意到我的私人藏书室去学习啊?
年幼的周恩来本来就求学若渴,这么一听当然是欣喜的答应了。从此,他便在陈式周珍贵的藏书室中扎了根。
陈式周比周恩来大十六岁左右,两个人算得上是忘年之交。
周恩来在一旁读书,陈式周在一旁指点,周恩来的思想与见识因此而得以迅速的成长。
平常没事的时候,陈式周就和他谈论起书中的种种道理,他还会和周恩来讲起古代的一些故事。
''那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以后,孔子的弟子们便不服气了,要求秦始皇要以仁义的方式治国。秦始皇是何等人物,怎么能听得进去这些文弱书生的话呢,于是他便挖了一个大坑把所有的儒家弟子都活埋了,还烧了他们的书籍。这就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焚书坑儒了。''
年幼的周恩来虽然听的不一定十分的真切,却也是津津有味的。而且尽管这些故事中并没有完全的直面政治局势,但在无形之中也为他灌输了很多的新思想,为后来他的思想转变做出了重要的铺垫。
周恩来非常的喜欢他这个表哥,小小年纪的他,就认识到自己的表哥其实是谈吐不凡的,并没有那些迂腐和假斯文。两个人的结识简直就可以用相见恨晚来形容。
陈式周的藏书屋里面有着非常多的书籍,无论是早些年的旧书籍——经典文学,还是这几年出的新书——新式文学,都是非常多的。
类似于《天演论》、《进化论》,甚至还有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等人的书,各种进步的文学,让周恩来仿佛打开了新的知识的海洋。
两个人还经常结伴去附近的一些地方旅行,一边走陈式周就给周恩来讲起来这些地方的历史典故,对他的思想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
当然了,这样说下来好像两个人结识的时间很长久,可是实际上他们相处的了不过三个月左右。这三个月也已经奠定了他们后半生的友谊。
离开了陈氏私塾的周恩来,又辗转经过了好几个私塾教育,还分别结交了更多像陈式周这样既有才华,又不庸俗的教师,他们都为他的思想带来了很大的转变。
在周恩来十岁时,因为母亲的去世,父亲一个人难以抚养和生存,他被父亲过继给了伯父,然后到东北和天津分别上了一段时间的学,后来又准备去日本留学。
总之,无论经过了多少年的时光,他都在不断的学习与进步的当中。而陈式周也从来没有放弃自己对于知识的渴望,他同样也是在这个期间被李鸿章的家人招募为老师,进入报社工作的。可以说,两个虽然之后再难谋面,却始终内心相通。
周恩来在天津南开读书的时候,就经常和陈式周互通来信,有些文章写完以后也发给陈式周,拜托他帮自己推荐给报社发表。
后来,周恩来从南开毕业,决定要去日本留学读书,他苦苦学习了四个月,却依旧因为日语不过关而落选。在他准备再次备考的期间,日本的留学生发生了爱国运动,这也因此深深影响到了周恩来的看法。
他思来想去,回想起了陈式周在年幼的时侯给他讲的很多故事。最终他决定,离开日本,返回中国读书。
也是在这个时期,他了解到马克思主义,从此成为一个为革命事业所奋斗的人。陈式周对于表弟参与革命的做法还是非常认同的。虽然自己并没有效仿,可是看得出来他很支持周恩来的做法,并且还对他的一些言论给予高度赞同。
倘若没有那些革命故事的铺垫,也许周恩来就没有这样的一个转念。没有这样的一个转念,也许我们的国家就可能就缺少了这样一位伟大的总理。
在国难当头时刻,他看着周恩来奔向革命的前线,心中也不免诸多感慨。
1920年的时候,周恩来打算去法国读书,于是他特意跑到了上海跟陈式周辞行。陈式周非常赞同他的这个决定,不仅帮他出了路费,两个人还一起漫聊彻夜。
即便是到达了法国之后,周恩来和他也是经常互通来信,谈论一些学习上生活上的意见。而且,要知道年轻时候的陈式周也是走南闯北过的,对于读书上的经验可能要比周恩来还要多得多。
他建议周恩来去价格比较低廉的法国学习,不仅是为了节省一部分的生活费用,更重要的是他能够从法国的革命史中找到救赎中国的方式。
果不其然,在这异国他乡短短的几年学习时间中,周恩来成为了一个彻底的无产阶级革命者。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就掌握在这群年轻人的手中,而他们也是因此从知己变成了革命友人。
周恩来不仅是一个优秀的国家领导者,还是一个文学爱好者。他一直以来都在借助陈式周的帮助来发表一些文章。
在法国留学期间,他曾经写了像是《德国赔款分配问题》,《大不列颠帝国战后之变》这样的文章。通过对于英国当前局势的一些分析,向国内的一些同胞们展示一战以后国外经济面貌的变化,以此来鼓舞和激励我们国家的进一步革命。
这分析的如此准确的概念,更见证了周恩来的文学功底。后来在革命的敏感时期,周恩来所发表的一些文章已经开始冒有一定的风险性,发表出去容易遭到反动派的暗杀。
但是他依旧大义凛然的把一些英国国工人运动的实际情况,甚至是十月革命以后俄国的新现状传递给国人。这些文章都是由陈式周帮助他发表出去的,他深刻的明白这些文字之间的意义有多么的重大。
可是也因为一些文字实在是太过于敏感,陈式周最终决定运用自己的笔名所发表,帮助他分担这些危险。
光是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来,说两个人说是生死之交都不过,陈式周这就是在顶着死亡的危险,为他的革命事业开阔道路。
陈式周虽然没有像周恩来那样轰轰烈烈的参加革命事业,但是他也一直在上海工作,直到抗战前夕。
七年以后,南昌起义的爆发一时间轰动了全国,这些革命青年们的热血给反动派的头上敲下了重重的一击。此刻的周恩来因为热衷革命事业已经得罪了不少的人,很多不怀好意的反动派开始想着如何在报纸上污蔑他,还花钱买了一个大大的版面,在上面不断的给周恩来泼黑水。
陈式周这天回家正好就看到了报纸,当他看到那过于醒目的名字的时侯,心中猛地震撼了一下。他把报纸拿回了家,阅读完以后立马气愤填膺,拍桌而起,为他打抱不平。
''无耻!简直就是无耻!这就是赤裸裸的污蔑!''说完这句话,他直接把那一份报纸给扔进了垃圾桶里。
后来,他又拿出了自己曾经和周恩来一起读书时侯的相片,以及两个人多年来互通的书信。对身边的人挨个说道:周恩来是一个多么仗义和有志气的人啊,你们一定要向他学习,万万不可相信这些报纸上的流言蜚语。
陈式周教育自己的子孙要以周恩来为榜样,学习周恩来的志气,这其实也是对周恩来人格上的一种高度肯定。
与此同时,他自己也在言传身教的告诉旁人自己的为人志气。譬如在抗日战争爆发的前期,李鸿章的家人花重金来聘请他作为李鸿章孙子李国超的家庭教师,并且还附送了一座大大的别墅作为奖励。
但是,陈式周却并没有被这所房子所打动,毅然决然的拒绝了,也拒绝李鸿章家的教学请求。他在用这样的行为向大众表示,自己始终是站在周恩来等革命同志的行列中的。
周恩来也随时随地都在关心着这位老师的生命安全。受命于白色恐怖时期,两个人的密切交往早就引起了反动派的注意。
尤其是在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政变以后,很多的共产党员都被捕。每一次周恩来去他家里拜访的时候,陈式周和他的家人都要在周围观察很久,看看有没有异样的动静,普普通通的见一面都要如此的大费周章。
又有一次,周恩来在到达了陈式周家门口以后,对陈式周说道:以后我们还是少联系吧!之后他便再也没有来过这里。陈式周心里非常的明白,他怕自己的革命行为连累家人的安全,为了保护他而断绝了联系。
两个人,就此相忘于江湖。
这是一件令人无奈的举动,同时也是不得不做的举动。不过,这也依旧抵挡不了革命的友谊,后来的他们改见面为秘密写信,以传达和交换思想。
在日本全面占领我国东北地区的那几年中,两个人在上海因为工作的原因还偶然能够见面,甚至陈式周一直在冒着风险,暗地里面帮助他掩护。但是好景不长,随着周恩来工作的调动,两个人这次是彻底的失去了联系。
抗日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陈式周已经带着他的所有家眷回到了曾经生活的那个地方。这个地方多年前因为自己的外祖父吸食鸦片而被卖掉了。所以现在的他重新筹措资金,把它买了回来。
看着自己与表弟曾经读书旅行讲革命故事的那些地方,他的内心也伤感了起来。其实想想也知道,他是多么盼望周恩来能够回来,两个人诉说一下别离之情,感慨这岁月的变迁。
新中国终于成立了,陈式周从报纸上看到了自己的表弟竟然成为了新中国总理的消息,心中不知道有多高兴,而且两个人居住的地方也非常的近,都在北京城内。只可惜就是这短短的距离,却依旧阻隔了两个人的见面,最终造成了一场世纪般的遗憾。
毕竟建国之后,国家的事务非常的繁忙,周总理也每天忙碌在公务之间,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寻找自己的故人。但是等他回想起来的时候,这位故人却已经去世了整整十年。
他拜托江苏省的公安局为自己寻找陈式周的下落,可是最后千辛万苦却只找到了他的儿子,得知这个消息的周恩来沉默了很久……
陈式周是曾经给周恩来写过信的,只可惜作为国家总理身负重任,就连信件都是要秘书帮忙在整理过后才亲自递交到他手上的。因此,陈式周满含希望写成的这一封信,却被当成了一般的信件处理。
他收到了国务院的返回函,里面的意思大概就是说:建议写信者直接向当地政府的人联系工作,不要来劳烦总理这样的事情。
看完信后的陈式周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自己满怀着期待寄出的信件,换来的却是这样一封冰冷的回函。然而这也不能怪周恩来,毕竟他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怎么能够兼顾的过来呢。
于是陈式周也决定,再也不去叨扰总理。最后的他,带着深深的遗憾,在北京城内去世了。只是两个人的友谊是不会轻易离开的。
20世纪60年代,周恩来和陈式周曾经互通的一些信件,被摆放在了他年少读书的地方当做展览品。他们的故事也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信中诚恳的话语,对待革命的精神,都似乎让我们可以感受得到两个人的真挚思想。
尤其是周恩来在准备去外国读书的时候,给陈式周所写的一封家书,更是被流传至今。
他在信中写道,两个人相别三日已经十分的想念,恨不得能够和他谈论彻夜。周恩来远赴异国,也是为了探寻救国的真正道理,这封信的言辞不仅血气方刚,更是条理清晰的标明了中国必须要效仿俄国的革命,才能够有真正的出路的思维。
所以,这封简单的书信对于后世的影响和意义是非常深大的,对于整个党史来说就更是如此。
陈式周一直在默默的保存两个人相互通信的记录,似乎这对他来说是比任何东西都要珍贵的礼物。但是很可惜的是,这些书信觉得多数都在革命的过程中被遗失了。
当年的他把所有的资料以及祖辈之间的一些书信,甚至是两个人生活的记录总结放在两个袋子里,当做宝贝一样放在家里最安全的地方。
在他去世以后,他的外甥从杂货里面寻找到了这两个袋子,他想到既然这是周总理的书信,那么必然是非常珍贵的资料,自然要交由文物管理局来处理。于是他自己留下了一些文采比较好的书信,剩余的全部交给了当地的文物局。
但是这些文物却并没有因此得到善待,之后,那两个袋子也在历史上彻底的遗失了,他们友谊的见证并没有被留存下来,对于双方来说同样也是一个深深的遗憾。
周恩来在刚刚找到陈式周儿子的时侯,也想要和他的后人叙叙往事,但是没想到的是,两家子还没有见面呢,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
因为很多特殊的原因,那十年里两家始终再也没有见过面。直到粉碎了四人帮的阴谋,他们才得以重新的团聚。
陈式周早就已经不在了,但是这份友谊就像是坐上了诺亚方舟的大船,一直广为流传。最后在周恩来的妻子邓颖超去世之后,陈式周的儿子还亲自上门吊唁。这革命的友谊,当真是无法超越任何世俗的。
周恩来的一生,前半生在艰苦的学习生涯之中度过,后半生又奔赴进紧张的革命里去,救国家于水火。
成为国家总理以后,他的幼时故事几乎传遍了整个中国。就是放到现在,教师们也都拿他作为学生们的楷模。但是又有几个人真的记得陈式周等一行教师对于他的影响和教导呢?
他在采访中表示,在他的求学生涯中,他最感谢的那个人不仅仅给他带来了珍贵的教育,还为他指引了前方正确的道路。让他从懵懂之中过早的觉醒,在中国的危难时刻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伟大之人的诞生从来不是偶然,以至于后来的人都追根结底,想要探究出他是如何在年少的时候就拥有这样伟大的志向?
但是周总理始终认为:一个人绝难成功,他的恩师才是最应该被人记住的那个人。
我是史海魅影,关注我为历史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