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贞《史记索隐》说:“五霸者,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也。"这也是如今历史学界与历史教科书上通用的一种说法。
然而,这五位霸主的霸业都与一人有关,这个人就是春秋时代的准霸主,楚成王。楚成王一生灭国十一,曾打败过宋国、齐国,还曾将郑国、鲁国、曹国、卫国、陈国、蔡国、许国等中原诸侯都纳入自己的麾下。可以说楚国在先秦时成为超级大国,楚成王是最重要的奠基者。
所以,齐桓公敬畏他。在召陵之盟,是楚成王克制了自己的野心,与以齐国为首的中原诸侯联军成功议和,才成就了齐桓公的完美霸业。否则若双方开战,鹿死谁手还很难讲,就算齐国获胜,也将遭受重创。
所以,宋襄公敬畏他。泓水一战,宋襄公惨败于楚成王,并伤重而亡。虽然在临死之前,宋襄公死鸭子嘴硬,认为自己是谨守军礼,奉行仁义,但他内心恐怕也不得不承认,宋楚实力相差甚远,他与楚成王争霸,实在是自不量力。
所以,秦穆公也敬畏他。如果不是楚成王将流亡国外的晋国公子重耳护送到秦国,秦穆公也不可能扶持重耳成为晋文公。而如果不是楚成王将一代贤才百里奚让给秦穆公,秦国也不可能迅速大治,成为西方霸主。
所以,晋文公也敬畏他。当初晋文公流亡楚国,受到楚成王盛情相助,所以晋文公答应复国后,与楚交战退避三舍,其实是不想与楚为敌。楚成王也不想与晋文公正面交手,奈何楚国大将成得臣违反王命,擅自出击,导致城濮一战,楚军大败,除了自己的若敖私卒大部保全,陈蔡郑许的仆从国军队全都损失惨重,而楚国申息两邑的地方部队,也损失殆尽。楚成王本来就恼火成得臣违逆王命,如今又打了败仗,于是派人对成得臣说:“大夫若入,其若申、息之老何?”意思说你现在回国,何颜面对申息父老?
成得臣知道自己死定了,但他还想争取一下,便让他的儿子成大心去向使者求情,请求戴罪立功。
然而,楚成王最终拒绝赦免成得臣。这是一个猜忍权谋的君王,当初成得臣违逆王命,他就故意少给军队,让成得臣用自己的若敖私卒作为主力去攻打晋军。这样成得臣无论胜败,尾大不掉的若敖族都会被削弱。可没想到即便在大败之下,成得臣还能保住自己家族的部队,损失的只是申息两邑以及仆从国的兵马——这让楚成王更加恼火,便想趁此机会除掉成得臣;成得臣若不服造反,则干脆一股脑灭掉若敖族,一劳永逸。
然而,成得臣并不想因为自己而牵连整个若敖族,若敖族只想专权,不想造反,于是成得臣最终没有回国,而在连谷(今河南西华境)自杀身亡。
成得臣死后,楚国的权力开始重新洗牌,若敖族的头号反对者、蔿氏家族的蔿吕臣升任令尹,晋文公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喜过望说:“人莫予毒!蒍吕臣实为令尹,奉己而已,不在民矣。我击其外,楚诛其内,内外相应!”晋文公在楚国待过好大半年,他知道蒍吕臣在楚国贵族中根基尚浅,威望不够,恐怕难以镇服若敖族,所以晋文公说他执政最多只能做到维护自己,而无法造福百姓,所以也就再也无法威胁到晋国了。
身为一代枭雄,喜欢玩弄谋略权术也很正常,但玩过头就会引火烧身。成得臣之死并未对若敖族伤筋动骨,反而让若敖族团结一致,想要给楚成王点颜色看看。恰好此时,楚国太子商臣地位不稳,若敖族便联合商臣发动政变,逼楚成王自杀。
成王想临死之前吃一只熊掌,做个饱死鬼。残忍的商臣却连父亲的这个临死的要求也不肯答应,继续逼迫,成王只好自缢而死。
事实上,楚成王也没那么爱吃熊掌,只不过熊掌要煮上好几天,可以拖延时间,等待援军。老父亲这点小计谋,儿子当然一眼看穿。
于是,曾让中原诸侯战栗胆寒的一代枭雄楚成王,就这样凄凉死去,曾经的威名与武功,顿如水消失在水中,杳无痕迹。他这一生,曾与春秋四位霸主都展开过激烈竞争,然而无论胜败,每次都不幸地沦为配角,眼睁睁地看着那座霸主的小金人被别人捧走,到最后还悲惨的在自己亲儿子手里领走了盒饭,他的运气真可以说差到了极点。
而商臣即位为楚穆公后,便将若敖族的首领、成得臣之子成大心升为令尹。从此,若敖族在楚国的权势越来越重,从公元前627年到公元前605年二十余年,楚国四任令尹都是若敖族,这导致楚穆王的儿子楚庄王即位后大权旁落,只得韬光养晦,苦等机会,然后一飞冲天,全灭若敖族,最终实现了祖父楚成王的两大梦想——巩固王权与称霸天下。
楚成王死时,楚庄王不过五六岁,看不出什么雄才大略。但楚成王地下若有知,自己的孙子原来这么厉害,亦当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