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全民宅在家里,家长们都体会了一把“宅男宅女”的滋味,“宅”这个原本起源于日本的文化,随着中国网络的普及也在中国发展起来的。
“宅”意味着呆在家中,通过电子设备进行日常活动。
很多家庭也面临着孩子宅家的烦恼,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抱怨:
孩子生病后就休学在家,整天没做什么,就是玩手机打游戏;孩子生病了想带TA出去散散心,可是TA不愿意出去走走,就愿意在家里呆着;孩子在家总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也不和家里人交流,这么不会憋坏吗?
说到最后,家长们往往仰面叹息:手机到底有什么好玩的?一提起孩子“宅”,家长们就有许多的困扰,那咱们今天来聊聊,孩子为什么宅家,这背后究竟有什么秘密呢?
01
孩子宅家都在干什么
要弄清楚孩子为什么宅家?那得好好观察孩子宅家都在做些什么。
家长们可能会不假思索:整天就是玩手机呀,玩游戏呀,还能做什么?
可能家长观察到的现象的确存在,但家长的描述并不客观。
在对1562名青少年的手机使用情况调查中发现,青少年最常使用的手机应用为社交类应用,基本达到了总是在使用的状态;同时,音乐类和网购类应用也有相对较高的使用频率;其他游戏类应用、教育类应用、资讯类应用、生活服务类应用以及运动类应用也具有较高的使用频率。
根据调查数据,大部分孩子在家里确实通过手机进行活动,使用手机一般都是上网,上网的主要活动各有不同,但是主要是以游戏、浏览信息(微博等)、聊天、视听活动、购物等为主。
这五大活动可能孩子是“择一而终”,可能是“混搭”,这些活动的特征就是娱乐化,活动一般时间较长,以游戏为例,一般一局生存类游戏时间在半小时左右,如果是模拟类游戏那时间就不固定了;刷微博,玩抖音一看就能过一个下午,看一部电影,一部剧半天就过去了。
这些通过电子设备开展的活动,的确能够让孩子乐在其中,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也会让旁观的家长很焦急,怎么一上午就在玩手机呢?
家长感到担心的是孩子沉迷于玩手机,与外面的世界脱节,交流沟通能力减弱,生活与学习荒废,未来一片迷茫。但是孩子玩手机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心理需求呢,孩子需要的是什么呢?
02
孩子宅家都在想什么
孩子宅家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类型:
1. TA不关心或担心自己的隔离状况,反而对自己现在的状况感到满意,孩子非常享受这样的生活。
也就是说,宅家是自然的,不受拘束的,避免了TA在与他人互动的情况下感到不舒服和尴尬。
2. TA认为现在的状况是个大问题,并且为了摆脱隔离而变得紧张。在自我不协调状态中,个体倾向于社会化的适应性价值,所以TA认为宅家是消极的,并且不断尝试与其他人交往并努力获得社交技能。
这两种情况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现实中遇到一些难以处理的人际关系,而网络能够提供给孩子安全的交流环境,所以孩子选择通过网络交流而非现实交流。
这样的情况其实是很典型的“补偿心理”,当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和阻碍,使个人的目标无法实现时,设法以新的目标代替原有目标,以现在的成功体验去弥补原有失败的痛苦。
表现在网络上则变成:网下挫折网上补。网络依据自身物理属性向孩子提供了一个巨大的虚拟现实空间,通过他们的热情参与,补偿现实中受到的心理挫折,无论是线上聊天还是游戏,都能够提供这样的补偿。
03
孩子宅家的心理需求
那孩子到底有哪些心理需求是通过网络得到补偿的呢?
(1)社交的需求
孩子宅家背后的心理诉求恰恰是交流。很多家长可能就会不解:在家打游戏玩手机,完全不和现实生活中的人交流呀。那宅家的孩子到底需不需要交流呢?让我们来听听孩子怎么说
“至于说交流意愿,我认为对我影响不大,因为平时无聊的时候挺喜欢在网上找个人聊聊天啥的,而且这和看电影、听音乐啊,两不误。但是在现实中可能有影响,就是很多时候想和别人聊天或者打招呼,但是没有勇气或者胆量、而且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我想这可能和自己的性格有关吧。”
“宅”加强了与人交流的意愿,孩子本身就有与人交流的愿望,只是苦于自己不善言谈或者是不敢主动张开口。在宅的过程中,这种愿望一直被压抑着,所以宅反而把他们闷住了,与人交流的意愿更加强了。
通过网络平台,TA们找到了自己的交流方式,没有现实交流的尴尬与被动,孩子在网络上可谓是“如鱼得水”。因为某些方面的自卑、胆怯、内向,影响了他们与人的交流,慢慢的导致了自己不合群。他们从未缺少与人交流的意愿,只是一直未克服自己内心的障碍。而且宅这种离群索居的生活,加深了与他人交流的意愿,通过网络得以发泄出来。
(2)逃避现实的需求
现实中,孩子面临很多的压力,如学业、就业、情感人际等,也会在激烈的竞争下遭受挫折和打击选择了逃避,玩手机就成了孩子的一个“避难所”,其实很多孩子能够清楚认识到自己面对的残酷现实,可是宅在自己的世外桃源中就感受不到这样的残酷。
家长可能认为这是逃避现实的做法,但逃避虽然可耻,但是短时间内很有用。
事实上,每一个人的心理上都有一套自我保护机制,它能够对危机有所防御从而得到自我解脱。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心理退缩?
遇到无力解决的问题时,现实中的“我”退行,企图以非现实的虚构方式来应对挫折从而获得心理平衡。
除了逃离压力,还有逃离被动的人际交流。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面临被动交流的困境,例如不知道如何处理人际矛盾,不知道如何与人面对面交流,与人交流时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都是孩子关心但难以控制的地方。
而且现实生活中所能遇见的人可能都不是孩子想要交流的对象,例如亲戚、老师、同学等,没有共同语言的被动交流,每一秒都像是在监狱中煎熬,孩子只想要逃跑。
无论是通过网络聊天还是通过网络游戏、视频等,这些活动的主动权始终掌握在孩子自己手里,孩子能够自由选择自己想看的消息,想要交流的对象,这样的锲合度和自由度是真实生活中很难得到的。
(3)娱乐的需求
网络像电视和报纸一样,是一种大众媒体,社会和心理的娱乐需要诱发孩子对网络产生某种期望,这种期望导致了各种各样的网络使用,并让使用者获得满足和快乐体验。
如果个体过度依赖这种心理体验而对自己的行为不加控制,则最终会导致网络成瘾。有一句话叫玩手机一时爽,一直玩一直爽,这句话其实很科学,蕴含着经典的心理学原理。
早在1954年,美国的两位科学家奥尔兹和米尔纳,利用小白鼠做实验,他们把小白鼠放进笼子,将电极植入一些实验鼠的不同脑区,电极的另一端,则连接到鼠笼内的一个踏板上。
在试验人员诱导下,每当小白鼠自主踩动踏板时,就会有一次微弱电流刺激它的某个脑区,从而使小白鼠产生兴奋。
有一些小鼠迷恋上了这项活动,一次又一次不知疲倦地踩动踏板,甚至忘记实验人员送来的食物和水,最后直至衰弱死亡。
这个经典实验证明了动物大脑内存在一个区域能让动物产生兴奋,这种兴奋感只要通过踩一下踏板就可以获得。
对于小白鼠来说,找到了这个踏板就如同看到了终极幸福。同理推断,借这个快乐中枢的实验我们来诠释孩子的宅,在宅的快乐作用下,大脑的某些区域分泌大量的“多巴胺”,于是越宅越快乐,越宅越上瘾。
宅家的孩子比较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长期甚至短期目标的丧失,但有可能孩子依旧对自己有高要求和高期待,一边是对自己的高要求,一边是没有目标难以行动,这样的情况导致孩子内心冲突。
通过上网排解焦虑的过程中,偶尔的反思自己又增加了负罪感。所以可能孩子宅家自己心理也很着急,只是并没有在家长面前表现出来而已。
如果说网络相比现实生活在满足青少年的心理需求上更有优势时,青少年就更容易寻求网络支持而非现实交流。孩子娱乐、逃避现实与社交的需求在网络上得到满足,孩子沉迷网络,宅家不愿出门也是很自然的事。
如果要解决这一困境,就需要让孩子能在现实生活中也能找到娱乐方式,更高质量的社交,让孩子能够更好的面对困难,不使用逃避的方法。下一期渡过服务将深入剖析孩子社交困境,探索如何让孩子学会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
文:萤火
责任编辑: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