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圈惊世录,光是闻岩茶的香气,就能闻出山场气息?

丨作者:李麻花

《1》

下午在喝肉桂。

空调,杨梅,凉风,正岩茶。

穿了条新买的裙子,坐在茶桌旁泡着茶,特别消遣。

背景音要是再放上一首萨克斯风,或者古筝乐,就更完美了。

只不过,下午喝茶时的“背景音乐”是童声版成语故事大全。

午饭后这边来了个小客人,是村姑那位萌萌的小侄子。

房间里没有玩具,没有薯片,他坐在榻榻米上,很乖的捧了本故事书认生字。

“……盖起来一栋栋鳞yú次栉jié比的漂亮新房子。”

鱼翅前臂?这念得什么啊?

凑近一看,才知道这本来是个什么词。

都说秀才念字念半边。

你这认生词只认识半边字,那语文考试得了几分呐?

一听提到考试,他就哇哇的跑到了隔壁,于是下午终于得到了清净。

《2》

回到茶桌旁,重新烧沸了水。

继续喝桌上的果香肉桂。

点到了某条直播,里面介绍到“闻杯盖香可以闻到山场气息。”

哇,这茶界的断章取义,这比念字念半边的做法,夸张多了呢!

“闻盖香能闻出山场气息。闻杯底香就闻出品种特征。”

这“闻香”的功力,未免太吹牛了吧!

话说,麻花为啥要说那位主播,介绍的闻香方法不靠谱呢?

因为喝了这么多年岩茶,认识了这么多的前辈,还包括武夷山的那些茶农。

他们这么多人,都是喝茶经验丰富的前辈了。

但还从没有人和麻花提过。光是闻盖香,就能猜出山场的。

说实话,这可比蒙眼摸象难多了。

岩茶这么多的大山场,小山场,哪里能让人猜得着?

猜一泡岩茶的山场,别说闻香了。

就连喝茶,将一泡茶从头喝到尾,也不能喝出具体的山场。

这光闻盖香能闻出山场气息,怎么可能嘛!

和很多圈内的前辈在一起喝过茶,在盲喝一泡茶,特别是在盲猜一泡大红袍时。

但凡是猜一泡茶是不是正岩茶,大多要等喝过后才发表意见。

(圈重点,闻香闻出山场气息的前提,是事先喝过了茶。)

等喝茶后,尝到了那种正岩茶独有的韵味。再去揭盖闻香。

嗯,确实没错。

“这香气是幽的,稳的,茶香特征清晰。”

喝过了茶,再来闻香,才能得出简单判断。

如果是断章取义,笔削春秋。

直接提闻盖香就能闻到山场气息,闻出是否正岩,那这可要成特异功能了!

《3》

岩茶的山场,主要是喝出来的。

对一个喝了很多年正岩茶的老茶客而言,他会拥有出味蕾的本能。

只要茶汤喝进嘴巴里,就能知道是不是正岩产的。

原因嘛,也不好说。

反正正岩茶喝进去就是这种感觉,这种味道准没错。

换了一泡半山的,外山的茶端给他,肯定能尝出来。

对这样喝茶经验丰富的老茶友,完全可以凭本能选茶。

那些用半岩冒充正岩的,压根蒙不了他们的舌头。

但说到闻盖香闻出是否正岩,那可就太玄了。

哪怕是喝茶经验丰富的,有受过专门岩茶知识训练的人,还真未必能准确从一泡茶的杯盖香气上,做出山场方面的判断。

正岩茶,小气候温和,香气细幽。

外山茶,光照强,日照强,茶香冲一些。

但茶香有多般变化的武夷岩茶,还真不好从盖香上判断出具体山场气息。

特别是推荐广大的,普通的,普罗大众的茶友群体,用这个方法去喝茶、评岩茶,更是非常不实用的招数。

要是分辨一泡岩茶的好与坏,方法就只有这么简单。

那麻花也不用每天辛苦的写文科普了。

只送给列位看官们四个大字——“好喝就行”,就能成为纵横茶界的通行宝典了。

可实际上,这些泛泛而谈的内容,压根没有实际可操作性。

一桶水摇不响,半桶水响叮当!

《4》

盖碗泡岩茶,闻香气的过程,很有学问。

闻出一泡岩茶的品种特征,那要在对比的情况下闻。

将一泡肉桂,一泡水仙分别摆出来。

然后,对比式的闻香,感受更加分明。

等一泡茶被泡淡后,再去闻杯底香。说句实话闻不出什么有效信息。

喝懂岩茶的入门基本功,是能分清水仙肉桂。

但将这两种茶分清,认真对比去喝,远比闻杯底香感受更清晰!

那究竟,闻杯盖香也好,闻杯底香也好。

既然不能准确的闻出山场气息,那这些闻香步骤,又有啥意义呢?

答曰,闻出香气特征。

比如一泡岩茶发酵程度的轻与重,香气是花香,还是果香。

发酵轻,多花香。

发酵重,多果香。

两两比较,一目了然。

另外,还可以闻出茶香的清晰程度。

茶香是好闻,还是不好闻?

有没有闻到杂味、异味等等。

要说能从盖香上闻出山场特征,那就有些扯远了。

《5》

学茶的过程,最怕断章取义。

更怕的是,只截了一丁半点的内容,就往外广而告之的宣传。

判断一泡岩茶,是不是正岩?

最重要的是,喝茶,喝茶,还是喝茶。

正岩茶的香气滋味,会和外山茶有一二三四五……的不同。

但也要先喝了茶再说。

先喝茶,再闻香,最后评价。

不论试茶,还是斗茶,再或者平时分辨一款岩茶的优劣,都要走这样的流程。

不喝茶,先闻香,直接断定结论,很可能会误诊。

只学了一点皮毛,“正岩茶香气细幽”。

就想当然的理解成“闻盖香就能分辨山场,闻出山场气息。”

将这样歪曲了本意的内容,宣传出去,明摆着误人子弟嘛。

不久前,在外面喝茶。那时有朋友聊起了玻璃杯泡茶的话题。

朋友A无意间提到,“玻璃杯不能泡白毫银针,泡不出味道。”

啊,好茶怎么会泡不出味道?你是从哪听来的。

A朋友翻出来一篇文章指着说,“你们的文章里确实这样写啊。”

偶买噶,怎么可能。

仔细点开一看,舒了一口气。

原来文章写的是,“玻璃杯泡不出好味道,推荐用盖碗。”

这断了章,取了义。再表达出来的内容,可就和原文隔了十万八千里啊!

学知识,最怕似懂非懂。

没有了解前因后果。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意思可就彻底跑偏了。

《6》

闻茶香,最多最多是闻出香气特征。

闻出一款茶是花香,木质香,果香。

闻出一款茶的香气是馥郁,是寡淡。

闻出一款茶的香,是清晰好闻,还是杂味明显。

。。。。。。

虽说正岩茶的香气,是非正岩的茶不能比的。

但没有提喝茶,就直接宣扬正岩茶能靠闻盖香闻出来,那怎么可能。

这样的断章取义,太离谱了!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229 字。

转载请注明: 茶圈惊世录,光是闻岩茶的香气,就能闻出山场气息?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