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Stop
StartStop
(蜿蜒曲折的濑江•郭城/摄)
它坐落于濑江旁,古渡、旧居、老桥是沧桑岁月的见证,耕樵渔读、尊师重教是文化传承的脉络。
它就是闽侯县祥谦镇洋下村,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落。
洋下村位于五虎山东麓,隶属于闽侯县祥谦镇,清澈的濑江是洋下村的母亲河。一千多年来,五虎山的巍峨雄壮,塑造了洋下村人的坚强和血性;濑江之水的婉转秀丽,陶冶了洋下村人的含蓄和灵性。
世世代代的洋下村人在这片古老而又富足的土地上,耕樵渔读,繁衍生息,形成了以林、黄、陈等姓氏为主的村庄。
(洋下村村景•郭城/摄)
村民陈锦钟说:“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是一块平原,叫‘七里平原’。为什么又叫‘洋下’呢?因为本地人称平原为‘洋’,村子在这片‘洋’的下游,所以称为‘洋下’,村子形似飞凤,所以过去也称作‘凤洋’。”
洋下村依水而建,因水而兴。关于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末三国时期,当时孙权遣女婿、车骑将军刘纂发兵闽中,刘纂遂称霸福州。永安元年(即公元258年),刘纂置典船都尉于福州开元寺东直巷,领谪徒(罪人)造船于马江,造船工厂设于马尾中岐、祥谦镇洋下村灞水边等地。
(洋下湾灞水坞•程强/摄)
洋下湾灞水坞的造船史,可以从岸旁新修葺的周都督庙中遐思出一二。周都督,即三国时期的周瑜,字公谨,安徽省庐江县人,因联合刘备在赤壁大破曹操,名声大震,被后人敬之为神。东吴的船工们在灞水坞造船时,为求顺风顺水、平平安安,从安徽周瑜家乡分炉而来,建庙宇奉“周都督”神位。
(洋下湾灞水坞周都督庙•郭城/摄)
明嘉靖四十二年(即公元1563年)端午节,倭寇侵袭“洋下湾”。此时洋下村的青壮年正在濑江划龙舟,听闻乡亲们遭受了涂炭之灾,纷纷拿起手中的船桨,冲上岸去,同倭寇作殊死搏斗。
《闽侯七里志》将这一次的战斗称为“洋下湾歼倭”。“这一战斗歼倭达200人,到20世纪60年代,尚遗12个骸骨堆。”这场战役由于倭寇人数众多,武器精良,洋下村及周边乡村群众仓促应战,死伤惨重。
(古荔枝树群,树龄达200多年,属国家三级保护古树•张锋/摄)
同年十月,元兵攻破邵武、南剑州,逼近福州,形势十分严峻,新帝赵昰由水路乘船出闽江口退往泉州、潮州,秀王赵与泽由陆路取道南通瓜山,过五虎山南下福清、闽南到广东。
在洋下村,热血村民与宋军联合起来与元军殊死搏斗,终因寡不敌众败下阵,元军撤退后,部分幸存的村民就地掩埋了宋军和村民遗体,构成了这“百家墩”的一部分。
洋下村玉带环绕,景色怡人,过去,村西北面有8口池塘,其中大池塘一口,直径有60多米,乡人喻为“月亮”;小的池塘7口,直径约为30米,人们称之为“星星”。站在五虎山上往下看,7口小的池塘像北斗七星方位排列,俗称“七星池”,小池塘围绕着大池塘,俗称“七星伴月”。
(凤灵寺•程强/摄)
凤灵寺是一座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综合性寺庙,始建于民国甲子年(即公元1924年),也叫“佛堂”“学堂”“祠堂”,主祀“五灵公”。作为一个多姓氏群居的村落,洋下村的村民不约而同的将举办各种庆典活动的场所定在这里。
(字纸炉遗址•郭城/摄)
过去,在凤灵寺的东面,有一座用几十块花岗岩石拼接砌成、造形似宝塔的字纸炉,炉整体为六边形,对角长约1.5米,高近3米。整个字纸炉造型精美,是洋下村最具特色的古建筑之一。
现在虽然已经看不出字纸炉的原貌,但洋下村尊师重教的传统一直都在。
洋下村守浦道旁,有一座“郑家裡”,据郑氏后人介绍,宋代时,郑氏的先祖在洋下有很多的田产和宅院,其先祖在朝廷为官,与朱熹是好朋友。朱熹受朝廷打击,避居三溪口下卓村吟翠山楼讲学时,郑氏先祖曾邀请朱熹到洋下外舍居住,后人将朱熹居住过的地方称之为“朱子裡”。
(郑家裡•郭城/摄)
文物需要守护,文化离不开传承。洋下村文化底蕴丰厚,村民对闽剧十分热爱,改革开放初期,洋下村恢复村闽剧团,排演了闽剧“白蛇传”“白鹤寨”,并在全县各乡镇演出,轰动一时。
徐徐清风带走了红尘往事,滚滚江流涤荡着繁华旧梦。守浦道,这个“两潮吞吐”至今有200多年历史的老码头,安静地矗立在这里。
(凤安桥碑•张锋/摄)
在桥头浦的南北两岸,横跨着一座平梁石构桥,它就是凤安桥,凤安桥始建于清嘉庆十九年(即公元1814年),桥长23米,宽2.5米,净跨4.7米,离水面高2.2米,两岸桥台由花岗岩条石砌成,取名为“凤安”,寄寓百姓希望生活平安富足的美好心愿。
(凤安桥桥身•郭城/摄)
溪流无岁月,堤树有春秋。千百年来,洋下村仿若一位淡泊的老者,看往事沧桑,忆风烟流年……
(闽侯县融媒体中心,郭城/文 郭城 张锋 程强/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