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没有资金,无法创业,如何致富?洛克菲勒一席话,令人信服
引言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是美国商业发展史上的传奇人物。他最为传奇的地方,便在于他那超出旁人的洞察力、决策力以及无与伦比的赚钱能力。
1839年,洛克菲勒生于美国纽约。家境贫寒,而他的父亲更是一个声名狼藉的江湖游医,母亲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人。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生长环境之中,洛克菲勒学会了精打细算,学会了节俭、勤奋、自律。
11岁时,父亲因为与女佣的不正当关系被告上法庭,临近开庭时竟一走了之。而偌大的家庭开支,也让洛克菲勒不得不考虑赚钱的途径。他利用往常积攒的50美元作为本金,通过向邻居借贷,实现了第一笔成功的商业运作。而后,在从商科学校毕业后,16岁的他找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记账员。18岁时,他便已经与朋友合伙创办了一家企业,并赚取了不菲的回报。
此后,在美国兴起了炼油业热潮之后,他又与朋友合资建立了炼油厂;并随即收购了好友克拉克的股权。及至1880年时,他的标准石油公司已经牢牢的把控了美国的炼油业,成长为了一家真正的巨无霸企业集团。
从一个家境贫寒的孩子到成就为美国炼油行业的霸主,他仅仅用了四十余年时间。而在这期间,他的个人财富也实现了飞速增长,成为了十九世纪第一个亿万富翁。资产盛时,他个人所持有的财富总量更是达到了14亿美元,堪称富可敌国。
除了商业上的成就之外,他还曾投身于慈善事业。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芝加哥大学、洛克菲勒大学以及协和医院等都是在他主导下的基金会筹办的。
也正是基于此,他也成为了众多年轻人崇拜的商业导师,并纷纷致信向其讨教。而在记录洛克菲勒商业理论、用人理论的《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中,第17封信便是源自一封年轻人的来信。
在信中,一位年轻人向洛克菲勒发出了提问“没有资金,无法创业,如何致富?”相信这也现代众多年轻人的灵魂一问。而从信中洛克菲勒感受到了年轻人的真诚,可遗憾的是洛克菲勒却自认并不是一位优秀的说教者,但是他仍旧留下了对年轻人的谆谆教诲之言。
你需要资本,但你更需要常识。常识比金钱更重要。
在现代社会之中,资本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对于缺少资本的贫寒之子而言,这也是影响他们创业乃至人生的症结所在。资本的来之不易,外加上恐惧失败,人生也就基本上囿于犹豫不决之中了。
因此,常识的积累也就至关重要。同时,作为一个从贫穷的贫民窟走出来的商界富贾,洛克菲勒还特别提醒那位年轻人:“从贫穷通往富裕的道路永远是畅通的,重要的是你要坚信:我就是我最大的资本。
这一点与常识的积累不谋而合,一个年轻人也只有不断的锻炼自己的信念,并从中找到迟疑的原因,然后获得带你不断前进的力量。而只有认识到了自己才是最大的资本,做到了真正的相信自己才能取得成功。
为了增加说服力,洛克菲勒还讲述了阿拉伯人阿尔·哈菲德寻找钻石的故事。哈菲德是一名波斯人,他就住在印度河沿岸,原本的他有着十分富足的生活,有百亩良田、繁盛的园林。
但是,一日一位老僧人的到来却打破这种富足、惬意的生活。僧人告诉他,倘若有一手钻石,一座钻石矿,你将更加富足乃至买下全国的土地。
欲望的趋势之下,原本十分满足的哈菲德变了,他开始变得不满足并为此而彻夜难眠。
而在哈菲德的一再追问之下,僧人告诉他“你只要在山里找到一条在白沙上穿过的河,就可以在沙子里找到钻石。”
于是,哈菲德变卖了家财,开始漫无目的的踏上了寻找钻石之路。然而,这个连自己都不相信的“穷人”,在走遍了西亚、欧洲后却终无所获,最终如乞丐般的他在巴塞罗那海边结束了一生。然而,就在哈菲德死后不久,他的继承人却在他的庄园中发现了真正的钻石。
而这个故事则正是印度戈尔康达钻石矿的发现经过。而印度戈尔康达钻石矿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钻石矿,英国王冠上的那颗大钻石便是在这里开采的。
这是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在故事中作为主人公的哈菲德,敢于行动,但是他的行动却是建立在错误的努力方向上的。如果他能够选择相信自己,留在家乡,挖掘自己的土地庄园,他必然会成功。
但是,人生戏剧性就在于此,哈菲德没有选择相信自己,所以他失败了。
你的钻石不在遥远的高山与大海之间,如果你决心去挖掘,钻石就在你家后院。重要的是要真诚地相信自己。
哈菲德寻找钻石的故事,也是坦普尔大学创始人康惠尔钻石法则中的构成部分,康惠尔曾将哈菲德寻找钻石的故事,进行了长达七年的全国巡演,并以此获得了不菲的收入,从而建立了坦普尔大学。
而这个故事的本质彰显的是:生活中、职场之中,作为“钻石”的你应该有自我肯定的态度。
也只有坚定自己的理想,并真正的做到相信自己,去挖掘自身的“钻石”,一个缺少资金、无法创业的年轻人才能够实现致富,才能够爬向人生的高峰。
作为一个获得了巨量财富的商界大贾,洛克菲勒在面对年轻人的咨询时,并未藏私,反而是将他的理念、思想倾囊相授。《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便是他的商业理论、理念的代表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