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学啥专业?”
“计算机科学。”
“帮我修电脑吧。”
“……”
现实中——
金融专业的被问炒股
土木专业的被问装修
天文专业的被问运程
医学专业的被问药方
……
很显然,这是认知差异的误解。
但这也反映了一个现实问题:
学科知识与生活应用之间
差了不止一个大学生。
譬如计算机专业,会教
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程序设计,以及数理逻辑……
但不会教
装电脑、装系统、装程序、office……
计算机专业角度,
电脑、手机、平板、机器人基本一致:
都是芯片、主板、存储、输入、输出、电源的组合。
但实践中,
手机电脑插口不同,封装螺丝也不一样。
学计算机的你,连自己的手机都拆不了。
专业课知识,像没兑饮料的威士忌,浓度高,易上头。
一个例子:“电脑上网慢,怎么办?”
《计算机网络》:网络分七层,每层按具体协议工作;
《操作系统》:计算机资源被统一管理、分配和调度;
《程序设计》:设计算法,写出能让机器执行的代码;
没有一门计算机专业课能直接回答。
你还在“套公式”解题,隔壁电脑城小哥已经搞定。
还有个“博士和农民工”的故事。
某带盒香皂生产线有缺陷,常有漏装肥皂现象。
博士组建攻关组,花费近百万设计多学科联动方案:
空香皂盒经过时,探测器报警,机械手臂拿起空盒。
农民工凭“直觉”,花200块买了台大功率风扇,
放生产线旁“呼呼呼”一顿吹,空盒字纷纷落地。
“专业比不过直觉”的现象背后,隐藏着两种解题思想:
自顶向下(Top-Down)
自底向上(Bottom-Up)
自顶向下
在《有一种执着,叫“我要学编程”》里提到的“分而治之”,
就是一种自顶向下的解题思想。
它是通用思想,不仅用在编程,
还被用在架构设计、项目管理、目标分解等。
“套公式”的过程,其实就是在自顶向下解题。
逻辑学称为“演绎”:从一般到特殊。
**解决问题时,从“通用知识”——“注入信息”——“获得结论”
比如解决“上网慢”,
通用知识:“计算机网络应用层,承载两台主机间的应用服务。”
注入信息:“在PC电脑,用浏览器访问某个网站。”
获得结论:“我们在用HTTP协议与某网站通信。”
接着我们检查协议是否正常,再注入更多信息获得更多结论,直到问题解决。
这样的演绎在逻辑上并不严谨,但足以表达我们自顶向下的解题过程。
每一次演绎,都会增加多个具体情况,每一个都要去判断。
于是你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指数级“信息风暴”,
穷尽一生也未必能找到答案。
这就是所谓“把问题复杂化。”
自底向上
与自顶向下相对应的解题思想,是自底向上。
逻辑学,称为“归纳”:从特殊到一般。
这解题思想更贴近我们日常思维方式。
“上网慢”?那就把所有遇到过的原因列出来。
缓存太多,机械磁盘太卡
自带域名解析服务器太慢
代理服务器慢
流氓软件
网卡坏了
运营商网速慢
网站出故障
……
然后,用排除法一个个试。
很简单,大部分人都会。
以前网络不发达,电脑城小哥靠师徒传承,垄断“修电脑”。
现在,普通人随手网上一查,唾手可得。
不仅修电脑
手机屏幕碎了?某宝买新的,店家还会给教程。
想吃新鲜蛋糕?某厨房教程,买好配料就能做。
学办公软件?某站视频有教,再不会找专家问。
……
对于具体问题,信息获取已成为每个人的基本生存能力。
自底向上的解题思想,是不是比自顶向下更优秀?
或者说计算机专业知识木有用了?
知识无用?
这也是当前很多大学生的困惑:
学那么多“经典”知识,在工作岗位上完全派不上用场。
电脑城小哥更快解决问题的前提至少有两个:
1. 上网功能较稳定;
2. 遇到问题较集中。
前提1 把大部分软硬件功能损坏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前提2 把常见问题归为一张清单。
于是,问题似乎很容易解决。
但,如果遇到问题不具备这两个前提,又该如何?
穷尽了清单所有条目,问题依旧。
这时,你只能期盼某位高手到来,或者直接放弃。
知识,是信息的抽象。
人类,因为具备抽象能力,才能直接学习知识。
我们用抽象提取知识,应用时再注入具体信息。
知识是信息压缩容器,就像龙珠里的万能胶囊:
物理世界中大部分定律源于观察实验,如牛顿第二定律。
历经百年实践,计算机才从打孔机演变为“智能机”。
所以,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两种解题思路,伴随人类实践与学习,相辅相成。
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学习是每个人压缩信息的必备武器。
那如何才能提高学习能力?
模仿学习
如果我们观察小朋友学习,就会发现:
最原始的学习方式就是模仿。
他们会模仿大人说话,也会模仿大人动作。
模仿,就是获取信息后直接应用。
当我们准备掌握一项新技能,第一步往往都是模仿。
比如,对着字帖练字、照着原画临摹、看着教练运球……
也有对着视频学软件。
模仿的前提,是有参考物,也就是得有“抄”的对象。
信息化时代,不怕没对象,就怕找不到。
幸好,信息工具也在持续创新。
从最早电信黄页,到门户网站,再到搜索引擎,以及现在的信息流推荐。
这些技术工具在做同一件事:提升信息获取效率。
互联网平台间的竞争,从功能,到内容,再到内容生产者,从未停歇。
如今,谁有优质内容,谁能持续拥有内容源,成了流量竞争关键。
除了要熟练使用搜索技巧,我们还得了解内容分布。
比如,用搜狗微信找公众号内容,用天眼查或企查查找企业信息,还有各行业垂直社区……
用好这些工具,我们就能快速找到信息。
但,
复杂的问题未必能直接找到答案;
获得的信息未必可以被直接模仿。
因为,每个人知识积累不同,我们说话会自带信息过滤。
高手对话,往往不会夹带过多具体信息。
就像这样:
所以,我们得学会分解知识。
知识分解
我们学骑车、学游泳、学画画……往往不是一气呵成,而是伴随“动作分解”。
“动作分解”,其实就是用“分而治之”的思路解题。
我们把“大知识点”分解到“小知识点”,然后分别学习。
知识积累因人而异,所以分解方式也不同。
教育所说“因材施教”,正是这个道理。
所以,我们需要学习“学习”,才能更好学习。
看,就像编程语言有“高级”之分,知识也有级别概念。
既然“学习”本身可以被学习,那有没有辅助工具呢?
有,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习方法”。
搜索引擎可以给出大量“学习方法”相关内容,但它还无法告诉你哪些更适合。
你会找到一堆“高手技巧”,洋洋洒洒几万字,得来大半是鸡汤。
目前被广泛采纳的学习方法,主要有2个:
思维导图
费曼学习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采用结构化信息组织形式。
学习过程中,你可以用“关键词”创建节点,然后围绕“是什么”、“有什么用”、“怎么用”等问题描述它。
思维导图最大的作用不是帮我们储存信息,而是辅助我们发现规律,从繁杂信息中提取知识。
它是一种大脑思考辅助工具。
借助思维导图,我们还可以从全局视角看知识结构。
尤其在知识分解时,我们更容易从中发现同类信息背后的知识,进一步提升学习效率。
初学者经常会进入一个误区:直接收藏别人整理好的“思维导图”,以为这样学习起来更快。
其实,那些整理好的思维导图文件,对你而言只是一种信息,而非知识本身。
别人的输出,只能作为你的输入。思维导图是帮助你“消化“。
另一个学习方法,是费曼学习法,它经常被人称作是“最好、最快、最牛、最有效”的“终极”学习方法。
费曼学习
费曼学习法最大特点,是“以教促学”,
即通过“教会别人”来掌握知识。
生活中,当我们向别人解释知识时,免不了要举例给对方听。
当对方听得懂例子,他就能理解;反之,你还得继续举其他例子。
也就是说,你得举对方“懂”的例子,才能把知识“传授”给对方。
当你俩信息不在一个”频道“时,就会有讨论。
讨论过程也是信息同步过程,让你俩能更“懂”对方。
于是你就有机会从对方角度举例。
这样的例子,对你而言,是新信息输入,也是对已有知识的检验。
当知识经受住新例子检验,你也加强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当新例子打破了原有知识,可以帮你纠正错误,重塑知识。
所以,用费曼学习法“教会别人”,也会获得更多案例,强化知识。
总结
知识是信息的压缩胶囊,应用时注入具体信息。
“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解题思想相辅相成,对应逻辑演绎归纳。
学习源于模仿,借助工具可以快速对标。
学习复杂知识,可以先分解,再学习。
思维导图和费曼学习是两大学习辅助神器。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问题的世界;
我们也生活在一个知识泛滥的时代。
我们从未如此全面地看清世界;
我们也从未如此无力地害怕未知。
没了章法,我们会心生恐惧。
但又有多少问题,会有标准答案?
人生,是一场充满知识的旅途。
解决问题,需要知识厚积,更需要实践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