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去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武汉纺织大学教授徐卫林,回顾他成长和求学之路时说:“我小时候放牛就不是放的最好的,上小学也不是班上学习最好的,初中也不是班上最好的,高中也不是班上最好的。但我发现,到最后,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你要有韧性地跑。”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人数为457万,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076万,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193万。人的一生中会面临很多次的考试和选择,即便结果现在不如意,也要学会坦然面对。长江日报现摘录徐卫林院士去年12月2日与武汉纺织大学学生交流时的分享,希望对青年朋友们有所帮助。
我是家里的老小。我十一二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家里穷,上学天天带咸菜,一个星期回去洗一次澡,有时中午跑回家吃一顿饭,要走七八公里的路。
读初一时,学费是20块钱。家人为给我凑学费,就去卖绿豆。那时候绿豆5毛钱一斤,一箩筐有40斤,姐姐就挑着箩筐去很远的地方卖。绿豆很重,把箩筐都挤瘪了。
那个年代,中考成绩好的都会优先上中专。我自己也想考个师范类的中专,早点毕业工作,以减轻家里负担。
但我没能考上中专,只好去读省重点高中。如果当年我上了中专,可能就没有今天了。这也算是“坏事”变“好事”。
高中考大学,我又没考上心目中的理想大学。我被武汉纺织工学院(武汉纺织大学前身)录取了,当时很郁闷,“纺织不是黄道婆干的事嘛”。
我们老家有一家床单厂,我当时觉得学纺织毕业如果进了床单厂,我的人生就完了。
那个年代高中不能复读,家里穷也不可能让我去复读。大学当时也不能转专业,即使能转专业也还是纺织那几个专业。
到大学后,我郁闷了有一年多。但人不能总是郁闷啊!大学那四年让我学会了冷静。我在冷静、纠结、郁闷中找到了一条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教授徐卫林。(长江日报记者任勇摄于2021年12月)
当我知道本科毕业可考研究生后,就决定一门心思考研。为了准备研究生考试,我给中国纺织大学(东华大学前身)的老师写过信,也给天津纺织工学院(天津工业大学前身)的老师写过信。两所学校的老师都给我回了信,鼓励我好好学。
为了考上研究生,我把高中没用完的爆发力全部用了出来。最后我担心自己考不上这两所学校,就报了西北纺织工学院(西安工程大学前身)。
原以为西北纺织工学院只是一所普通学校,谁知我无意中考到了姚穆先生的门下。他可是纺织材料领域里最权威的人。师从姚穆先生后,我才找到了归属。
我是学纺织的,表面上看学的是纺纱,但姚穆先生要我做仪器,用仪器观察羊毛扭开后里面的微观结构。为了做仪器,我自学了模拟电路、电子电路等知识。
硕士研究生正常的学制是三年,我用两年时间完成了学业,提前一年毕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我又跟着姚穆老师继续读博。读博期间,我的专业方向是光学,就是研究光在纺织品表面的反射、折射、透射。
两年半时间,我就进行了博士论文答辩。博士毕业后,我前往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师从著名的中国高分子材料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僖教授。徐僖教授的理念是用物理的手段解决化学问题。这又拓宽了我的科研领域。
回顾求学之路,从硕士到博士,再到从事博士后研究,我学到的是纺织领域里的交叉知识。我了解仪器又了解光学,以及高分子材料,知识面比较宽,这对我之后的研究工作非常有帮助。
我常说,我小时候放牛就不是放的最好的,上小学也不是班上学习最好的,初中也不是班上最好的,高中也不是班上最好的。但我发现,到最后,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你要有韧性地跑。这个韧性非常重要,一定要坚持住。
2000年,我在香港理工大学做完访问学者,可以选择的工作机会有很多,可以选择的高校也很多,但我主动回到了母校武汉纺织工学院。
当我决定来武汉纺织工学院工作后,很多人都问我,你怎么到这么个小学校去?和其他学校相比,当时的武汉纺织工学院太小了。
当时,学校科研很差,也没什么项目。但正因为学校平台小,它对人才就十分渴望,会为你的发展搭建重要平台。
我到武汉纺织工学院工作后,学校为我成立了一个研究所,提供设备和场地空间,并把很多好的资源投入到我们团队中。这让我们的团队进步非常快。
我从香港理工大学做完访问学者时职称是副教授。来到武汉纺织工学院后,学校要我申报正高级的教授职称。因为工作年限不够,我根本没想过我能去报教授职称,但学校鼓励我去申报。申报一次,我就评上了教授职称。所以我一直说,学校的舞台虽小,但你的发展空间很大。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教授徐卫林。(长江日报记者任勇摄于2021年12月)
从武汉纺织工学院到武汉科技学院再到武汉纺织大学,这些年学校变化很大,我们现在有了省部级、国家重点项目,整个学校的学术氛围变得也浓厚了。
我的导师姚穆院士常常说:“小步快走,步步走稳。”人生的每一步都很重要,机遇也很重要。我考研究生就是一个机遇,为了抓住这个机遇,我把我毕生的爆发力都用了出来;之后,我成了名师的学生。后来读博士、做博士后、回到武汉纺织工学院工作,都是机遇。但机遇一定是给有准备的人,一定要把自己先做扎实。不要总是发牢骚,觉得机遇总是垂青别人不帮助自己。
评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后,我买了一张飞往西安的机票,去看望姚穆院士。求学期间,姚穆先生教会了我“韧”“仁”“忍”。我非常感谢我的导师,在他身上,我学会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
“韧”,就是做事一定要有韧性。“仁”,是对人对事要有仁爱之心,懂得包容别人。
我们都是平常人,很容易双重标准。对别人一个标准,对自己是另一个标准,所以我们要经常换位思考。比如说和企业合作,现在有些老师刚和企业接触,一上来就谈钱。你要先能够帮别人做事啊,不然人家怎么愿意相信你?
我过去和企业合作,很少会和企业谈经费,都是企业找过来,我说先做吧,做完了事,我们再来谈。
如果你做的事情达到了企业的要求,后面自然会有经费和其他的一些荣誉。有时候账不要算得太细。
我的另一位导师徐僖先生常说:“吃小亏占大便宜,占小便宜吃大亏。越是吃小亏的人,后面吃多了,大机会就来了。”
我总在跟我身边的人讲,要吃得起小亏,不要斤斤计较。很多做学术的人,大事他不计较,小事却算得很细。比如工资少一块钱,他算得都很准,其实这些都要模糊处理。
现在的社会太浮躁了,学会“仁”还有学会“忍”。比如,大家现在都很难抵挡住手机的诱惑,上课时经常会看到学生坐在下面玩手机。手机浪费了我们很多时间。所以我们要忍得住,要忍得住外界的干扰,要把自己的一些不良东西压制下去,让自己平静下来,这样才能够真正去做一件事。
忍得住要有定力。每个人的成功自然有很多原因,但一定和他长期的努力付出、低调为人分不开。
清华大学校歌中有一句歌词,“立德立言,无问西东”。意思是,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无问西东。
我想把这句话送给青年朋友们,面对挫折、不如意时,不如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把眼前的事情做好。
口述|徐卫林 整理|张维纳 朗读|余昊
海报统筹|马梦娅 文案|吴兰昕 设计|王语哲
【编辑:汪宇瑾】
【来源:长江日报-长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