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泛在化为品质化
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升级
作者:李家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肖喜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创业学院副院长)
说到创业教育,人们普遍认为是大学教育的事。如今,可能不一样了。一则消息说:字节跳动公司作为中国互联网的一条鲇鱼,进入哪个领域都不容忽视,只是没想到居然要做教育,并且提出“创新教育,成就每一个人”的口号。另外,中国建设银行创办的建行大学愚公学院已经落地深圳。这对把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改革突破口的传统大学来说无疑是实实在在的挑战。
近年来,创业教育得到大力度推进,全国累计开课2.8万余门,选课人数近630万人次,参与创业大赛的学生达数百万人,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和示范高校已经建成。然而,“成长的烦恼”也伴随而来,凸显出了一些深层次问题。据轩辕(2018)对大学生抽样调查后发现,100%的高校都开设有创业课程,但创业课程的平均分为2.54分(满分5分),在上过创业课程的学生中,认为创业课程确实对创业能力提升帮助很大的学生只有17%,认为完全没用的为30%。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既与部分高校教师缺乏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方面的研究和引导有关,也有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不足、课程体系系统性不够、实践教学覆盖面窄导致的创业教育效果不佳,还有创业教育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不能很好与学生专业课程相结合,而且不少创业教育偏重形式、轻视内容,导致大学生想当然认为不重要、无意义,失去了创业教育的本意。50位创业失败大学生在开展针对性原因分析时认为自己失败的原因是:低估了市场的残酷、盲目崇拜偶像、轻信合作方或新技术、迷信理论知识或模型、政策支持不够、人脉资源太少、韧劲不足等,同学们发现营销曲线模型、商业模式理论背得再滚瓜烂熟,在本土商业实战上却依然寸步难行。
由此可见,有些创业教育表面看上去热热闹闹,实则缺乏科学内涵,表现为泛在化的现象。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是要回归教育本质,遵从创业教育的科学性,变“泛在化”为“品质化”,给创业教育塑魂,着力创新创业的品质化升级。
第一,要坚持以培育新时代创业精神为核心,打造真正有灵魂的创业教育。“创业精神”是创业教育的“灵魂”所在,创业本质上是人与事的契合,即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这是由创业者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主导的。一个优秀的创业者总是会为时代进步立命,为社会创新而开先河,而绝非是只为自己谋利赚钱。创业教育要诉求于人格塑造和精神培育,致力于坚持以创业精神为内核,引导创业者忠于祖国,热爱人民,坚守初心,增强责任感;提升高屋建瓴的蓝图规划能力,坚持做正确的事,而不为了炫耀做事;保持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尊重和对产品项目独特价值的洞察。
第二,要深化创业教育范式的变革。创业活动自身的实践性特征决定了创业教育必须基于“做学合一”的实践体验导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创业活动是创业教育的源头活水,市场和社会的创业活动与创业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大学在推进创业教育中,自身也必须被教育和改变。如今,大变局下的中国提供了基于国内大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互动的创业机遇,铺就了新的创业蓝图,创业正在多方向同步推进,既有将最前沿科技成果转化为应用的高科技创业尖兵,也有深耕乡土,为基层注入崭新动能的返乡创业勇士,创业教育正急需融入这些生动的创业实践。
第三,要丰富和升华创业知识和创业理论。我国创业教育较之发达国家起步晚,一方面需要基于已有国际创业知识理论体系来进行;另一方面要善于吸收国外最先进的相关研究成果,同时,必须更大力度致力于我国创业教育理论的本土化实践总结和理论升华。比如,历史上的徽商、浙商、晋商等的商道理论,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中关村和深圳等地的创业发展模式,互联网时代中国大学生创意型创业特征分析等的理论研究成果。创新创业的品质化升级一定要借助国际和国内教育经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创业教育体系,推进创新创业的品质化升级。
《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17日 13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