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俭停止思考看着门口,一时想不开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守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谭嗣同出生在一个非常优越的家庭,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对当时中国的现状非常不满,联合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进行改革,但这股新生力量太弱了,改革紧紧维持了一百天就被慈禧太后扼杀了。
维新运动失败后,谭嗣同等人被慈禧太后囚禁,等待他们的是残酷的死刑。在这生死关头,谭嗣同的好朋友买通了狱卒前来探监,提出两个办法,一是劫狱,冒死救他。二是与谭嗣同身份互换,愿意代他赴死。然而,无论哪种方法,谭嗣同都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就连妻子跑到监狱,哭着希望他能接受朋友的帮助,先保住性命,妻子以"谭家不能没有后路"为由要求他,他依然毫不动摇。他有他的理由,他要用自己的热血去激励更多的人站出来进行改革。而他心系年迈的父亲,父亲在朝为官,如果他跑了,慈禧太后会责怪父亲,他一个人做事,不想让父亲为他受苦。
事实上,谭嗣同被捕后,社会各界很多人都在努力营救他。因为他推行变法,要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这也是全国有识之士的愿望。当时的清政府疲于奔命,丧权辱国,在与列强的斗争中软弱无能,却不思进取,故步自封,逐渐失去民心。救了谭嗣同,就等于救了中国的未来。
然而,谭嗣同的父亲在整个过程中一直处于旁观者的地位,没有出面为儿子说一句话,讨一份情。这太让人寒心了,连陌生人都积极为谭嗣同奔走,作为父亲的谭继勋怎么能置身事外呢?当时的谭继勋官不小,湖北巡抚,真正的一代封疆大吏,在慈禧太后面前是能说会道的,但他却保持着残忍的沉默。
谭继勋在官场上思想保守,说话做事谨慎,不该说的话坚决不能说,不该做的事坚决不能做。他追随慈禧太后,太后要他面东,他绝不面西,忠义意识根深蒂固,正是这样,他才能步步为营,官至巡抚。因此,他是皇太后。
对儿子整天嚷嚷着改革之类的话题很头疼,改革显然是触动了太后的地位,太后不会允许,所以太后不同意的事情他也不同意,最重要的是,他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很多年,知道太后的手段是如此的犀利,敢逆林太后,下场往往是极其悲惨的。
他年纪大了,只想平平安安地过日子,但真的不想老了家里有大事情。为了让儿子安心,他多次找儿子谈心,希望他不要整天想着那些"不切实际"的事,尽好自己的责任。
但在这个话题上,他们父子俩永远没有共同语言,谭继勋一生谨小慎微,安于现状,在为官上,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好本职工作。但他的儿子是个胸怀大志、豪气干云的人,一心想改变封建落后的社会,经常纠集一帮人批判时弊,探讨救国之道。
在谭继勋看来,儿子的行为根本就是不知天高地厚,清朝都存在几百年了,你年轻人怎么会想要改变。而历朝历代,吹鼓变法的人往往都没有好下场,商鞅变法被五马分尸,王安石变法被革职,永贞变法被杀……他想到这些,惶惶不可终日。
因此,在改革问题上,他们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谭继勋怒不可遏,他觉得儿子的所作所为无异于在刀尖上行走,迟早会惹出大麻烦。他太了解太后了,这个女人不是一般的凶残,杀气腾腾,一刻也不皱眉。
果然,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露出了狰狞的面目,向那些积极推动变法的勇士们举起了屠刀,康、梁等人在朋友的帮助下逃到了海外。谭嗣同当然也有逃跑的机会,但他不甘心就这么狼狈地逃跑,甘愿送死,想用自己的鲜血唤醒沉睡的人们。如果是这样的话,他就不会白白死去。
虽然父亲不肯出面救援,但张之洞还是站了出来,他和谭继勋同为官,但两个人的关系并不融洽,只能维持表面上的关系。张之洞有先见之明,能接受新事物,但谭继勋保守,一直认为老祖宗的方法是永恒不变的,两个人的观点完全不同,所以走不出去。
但谭嗣同出事后,张之洞并没有因为自己与谭继勋将军的关系而置身事外,他并不是一个卑微的老臣,在朝廷内外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因为佩服这帮改革勇士的侠义和勇气,他站出来向太后求情。当时慈禧太后正在气头上,谁也不敢往她的枪口上撞。张之洞不管不顾,积极去见太后,希望太后能留在刀下。
当时他的亲戚朋友都去阻止他,不想他趟这浑水,大家都看得出来,太后是铁了心要杀六君子的,如果贸然求情,以太后的火气破气,恐怕连求情者都会跟着遭殃。但张孔没有退缩,他一把年纪了,早已将生死、名利置之度外,所以对太后不管不问,可惜晚了一步,包括谭嗣同在内的六位先生被太后所杀。至此,中国的改革和变革以失败告终。
谭继勋拒绝营救自己的亲生儿子,想要摆脱与维新派的关系,保住自己的乌纱帽。但他的愿望落空了,他一直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谭嗣同在慈禧太后死后没有放过他,把他软禁起来,他的事业就此终结,不知道此时,儿子的死,是痛还是恨?
谭嗣同曾经说过,"凡改革政制,无不流血,今日中国,未闻有一人因改革而流血,此国之所以不兴,如有请从一始",他愿意为改革而死,其勇气和气魄确实令人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