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5日从教育部了解到,为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劳动教育目标框架及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等(7月15日 新华网)。
看到这则新闻,笔者不禁发声:劳动教育既要有“刚性”课时,也应留“劳动家庭作业”!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讲,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但不可否认,现实教学中,劳动教育的作用和地位被弱化。部分学生出现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现象。《武汉晨报》曾报道,青山区建设一路小学,面对8种常见农作物,该校五(1)班43名学生竟无一人能认全,不少农作物还被张冠李戴。如把水稻当韭菜、玉米当莴苣。
长期的娇生惯养,也令部分学生丧失基本的自理能力。如有的陪读家长为了孩子能够把全部的精力用在学习上,生活上照顾得无微不至,甚至连一次洗碗的活都不让干,造成很多学生自理能力降低。据相关媒体报道,一个已经考上中科院硕博连读的学生,因为妈妈不能再陪他到北京读书,在生活中,他陷入了混乱。冬天里他不知道该添衣服,甚至穿着拖鞋去天安门。最终,这个可以攻克学业难题的优秀学生,因为理不顺自己的生活,逃回了家……人们探寻原因时发现,他从上学起,一直由妈妈帮他打理除了学习以外的一切,有时为了不影响其读书,妈妈会一口一口喂他吃饭。无独有偶,中国新闻网曾报道,哈尔滨刘女士与丈夫离婚,儿子与奶奶一起生活,从小性格孤僻。高中时,刘女士将其送到国外,两年最少花了200万,却连预科毕业证都无法取得。回国后也天天在家玩游戏,吃饭都是奶奶送到跟前,甚至一口口喂。“两年花费200万,吃饭还要奶奶喂”,自理能力如此低下的学生将来到社会上如何自立?
劳动最光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劳动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间教育学,给我们开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这种源泉是书本教育理论所不知道的。” 早在2015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就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要求义务教育阶段三到九年级开设劳动与技术教育课,普通高中阶段严格执行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但在某些学校,却不同程度存在劳动与技术课程经常被占用,师资、场地、经费缺乏等现象。
德智体美,千万莫忘了“劳”!期待各学校重视学生的劳动教育,确保劳动教育的时间、师资、经费、场地、设备等落实到位;并建立学生劳动评价制度,评价内容包括参加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等方面,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且作为升学、评优的重要参考。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开展劳动教育督导,将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情况纳入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内容。
劳动是生存之本,家务是最基础的劳动,是锻炼孩子独立自主的最好途径。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不断提升,但与之对应的,则是中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劳动能力不断下降。据统计,小学生中没有参与过扫地、洗衣服、洗碗等家务劳动的,占六成以上。有些小学生,一直到小学毕业还停留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当中。对于初中生群体而言,虽然大多数学生对基本的生活技能已有所了解,参与程度也有所提升,但独立整理家务的为数不多,城市孩子尤为突出。为此,留“劳动家庭作业”也应成中小学硬规矩。学生家长更要督促孩子完成劳动家庭作业,教育孩子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帮着做,共同形成劳动教育合力。
王红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