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老兵回忆:打“北极熊团”缴获鸭绒睡袋,几十年后还能用

睡袋是当时美军士兵的必须物资,没有它就没法休息,李震乾说这个睡袋拿得不容易,背后有一段曲折的战斗故事。

志愿军老兵回忆:打“北极熊团”缴获鸭绒睡袋,几十年后还能用

1950年11月下旬,在朝鲜新兴里爆发了一场大战,美国陆军第7步兵师第31步兵团,也就是号称“北极熊团”的精锐部队遭到志愿军重创,团长、代团长和临时团长全部被击毙。满编3288人的一个团,最后只剩下328人还能作战,团旗也被志愿军缴获,可以说创造了美军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耻辱。

就在这场战斗开打前,美军陆军第10军军长爱德华·阿尔蒙德还蔑称志愿军是“中国洗衣工”。然而,就是他口中的“洗衣工”,却把他珍贵的“北极熊团”打得几乎撤销了编制。

那么,“北极熊团”是如何被志愿军打垮的,李震乾又是如何缴获鸭绒睡袋的呢?

以下内容由志愿军27军80师238团老战士李震乾回忆整理,以下由老李代称:

1950年11月下旬,第9兵团赴朝参战,20、26、27军在长津湖前摆成一字长蛇阵,20军主攻,27军次之,26军是预备队。

志愿军老兵回忆:打“北极熊团”缴获鸭绒睡袋,几十年后还能用

老李嗓子不太好,说话感觉中气不足,总是很喘,按他的话说,这是在朝鲜冻出的毛病。

老李说长津湖当时气温是零下三十几度,在阵地上待命的时候,人在雪里趴着,又不能活动,很多人就冻出了毛病,甚至不少战士被冻死。

27军80师242团5连就是一个例子,进攻信号发出后,全连士兵没人动,友军去检查,发现战士们保持一个姿势,身上没有任何伤痕与血迹,全都冻死了。

志愿军老兵回忆:打“北极熊团”缴获鸭绒睡袋,几十年后还能用

气温是志愿军的一个大敌,然而更危险的敌人还是美军。老李最难忘的一次战斗,就是跟美军打的攻坚战。

当时志愿军进攻,美军防守。美国人的重机枪就在山头扫射,仰攻的志愿军战士被压得抬不起头,一动不能动。冲锋根本无济于事,冲上去一排,几分钟就全部牺牲了。

再冲上去一排,还是坚持不了几分钟,又都阵亡了。连里派出一个爆破手匍匐前进,爬到半路就被打中牺牲。

后面陆续派了几个爆破手,全都爬不了几步就没了动静,老李说山坡上到处都是牺牲的战士,看着自己人白白送命,大家急得没办法,那个美军重机枪掩体的子弹好像无穷无尽,怎么打都不停。

后面一个河南籍的战士主动请战,他向营长表示一定完成任务。这个战士很幸运,他抱着炸药包在地上慢慢爬,子弹就在他身旁乱飞,但始终没有击中他。

当时是夜里,飞出膛的子弹都是一道道光,看得很清楚,无数子弹掠着他身体飞过,眼看就要接近掩体了,他的腿却中弹了。

志愿军老兵回忆:打“北极熊团”缴获鸭绒睡袋,几十年后还能用

这个战士拖着伤腿,硬是把点燃的炸药包扔进了掩体,一声巨响过后,那个美国火力点终于哑了。扔炸药包的战士确实很幸运,他虽然被击中小腿,但性命无碍,成了战斗英雄。

老李目睹了战友的壮举,深受鼓舞,但毕竟是人家打出的荣誉,他自己的荣誉,就是后来歼灭“北极熊团”的战斗。

1950年的11月末,志愿军发起二次战役。27日傍晚,老李所在的志愿军27军80师238团奉命向美军“北极熊团”的侧后方穿插迂回。

老李是东北人,他说朝鲜的气候跟东北差不多,也是冰天雪地,但是气温更低,雪也更大。而对面的“北极熊团”刚好就是擅长雪地作战的部队。

美国陆军第31步兵团,外号“北极熊团”,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因为这个团当年打到过西伯利亚。

1918年俄国革命,美军第31步兵团奉命进驻海参崴,并在西伯利亚地区守卫铁路,经过一年半的苦熬,于1920年4月返回美国。在俄国驻扎时,这个团的士兵一直在适应严寒,虽然冻伤不计其数,但也练就了他们在寒冷地区作战的本领,自此之后就被称为“北极熊团”。

志愿军老兵回忆:打“北极熊团”缴获鸭绒睡袋,几十年后还能用

“北极熊团”除了传承下来抗冻的本事外,火力也十分强大,除了两个步兵营,还有一个团属迫击炮连、一个防空炮连、一个野战炮营。

显然,这个全副武装的部队根本不把志愿军放在眼里,美军第10军军长爱德华·阿尔蒙德战前乘直升机到“北极熊团”督战,他说:“我们将持续进攻,并且我们会一路杀到鸭绿江。不要让一群中国洗衣工阻止你们。”

“北极熊团”的美国士兵信了阿尔蒙德的话,真的以为志愿军弱不禁风,不久之后,他们就为自己的傲慢付出了代价。

由于志愿军要迂回到敌人侧后方,肯定不能走大路,必须走鲜为人知的小路,因此朝鲜人民军派来一个向导,带领志愿军行军。

在向导的指引下,战士们穿山越岭,走的全是人迹罕至的山路,虽然是冬天,但路上的植物还是有很多荆棘突刺,人一走过,不仅棉衣被扯得裂开一个个口子,就连胳膊上和腿上也都划出了不少伤口。

志愿军老兵回忆:打“北极熊团”缴获鸭绒睡袋,几十年后还能用

老李回忆说,山上雪很厚,前面的战士走过,把积雪踩平压实,后面的战士一踏上去就摔一跤,越是走在后面的战士,摔跤越多。

他说自己不知道摔了多少次,最后已经摔麻木了,跌倒后立刻站起来,走两步又跌倒,每向前走一步,都要拼尽全力。走一晚上,体力肯定已经消耗没了,所有人都靠意志力在行军。

没有人要求休息,因为大家知道,按照战前的部署,他们必须在天亮前出其不意地埋伏在“北极熊团”的左翼。如果他们没有赶到,那么就有可能让美军从左翼逃跑。

经过一夜的行军,部队终于按时赶到了战斗地点,大家仔细搜索,没有发现美军的哨兵,可能他们认为靠腿行军的志愿军还在远处,不可能一晚上就迂回到自己的驻地,所以没有加强巡逻和放哨。

约定的进攻时间到了,老李和战友们悄悄地靠近了美军营地,发现了几座帐篷,他们撩开帘子,冲进去一看,一百多个美国兵正在鸭绒睡袋里酣睡,甚至没人发觉志愿军已经进了帐篷。

有人喊了一声“打!”

一阵急促的枪声过后,这个帐篷里的美军全都报销。

志愿军老兵回忆:打“北极熊团”缴获鸭绒睡袋,几十年后还能用

“北极熊团”被志愿军的突袭打蒙了,一个营瞬间溃不成军,但对方毕竟是精锐,很快组织起反击,顶住了第一波致命的进攻。

11月29日凌晨,“北极熊团”团长艾伦·麦克莱恩上校犯了错误,他把一支突袭的志愿军当成了友军,走出掩体喊话,很快被击中并俘虏,四天后身亡。

团长阵亡后,营长唐·费斯中校担任代团长,但两天之后,他也被志愿军击毙。

“北极熊团”最后一个指挥官是哈维·史多姆少校,他本来是营部执行官,此时只能担任临时团长,然而,在志愿军的猛烈攻势之下,史多姆少校根本组织不起来反击,很快就失踪了。2018年他的遗体被找到,确认为在新兴里战斗中阵亡。

根据志愿军战史记载,“北极熊团”只有200多美军突围,其余全部被歼灭。

老李和战友们在打扫战场时,发现了美军的物资帐篷,里面放着整捆整捆的鸭绒睡袋。要知道当时志愿军棉衣都不够用,根本不可能配发鸭绒睡袋这样的高级货,但经过这场大战,美军的鸭绒睡袋就成了志愿军的被子。

老李后来把鸭绒睡袋带回了家,时隔几十年,睡袋的质量依旧很好,外面是一层卡其面料,里面的羽绒棉芯摸上去还挺蓬松,手放进去捂一会儿就能感到暖意。

鸭绒睡袋上缝着一小节墨绿色的缎带,上面还能辨认出“U.S.A”的字样,老李说这几个字最重要,就跟收藏在军事博物馆的“北极熊团”团旗一样,证明了志愿军打败美军的光荣历史。

志愿军老兵回忆:打“北极熊团”缴获鸭绒睡袋,几十年后还能用

老李退役后回了老家,在一家国企当干部,他独自一人的时候,常常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唱着唱着就开始流泪,说想起了牺牲在朝鲜的战友,他说:都是好小伙子,有的牺牲时还没结婚,有的牺牲时家里妻子孩子还在盼着他回去,可惜啊,都留在异国他乡,没有享上新中国的福。

舍小家为大家,这正是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崇高之处,然而崇高是有代价的,必须有人抛头颅洒热血。那些牺牲的战士,用生命使得中国人民志愿军和崇高成了同义词,他们是英雄,向他们致敬!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918 字。

转载请注明: 志愿军老兵回忆:打“北极熊团”缴获鸭绒睡袋,几十年后还能用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