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亮剑里,李大脑袋曾经在和政委赵刚吵架的时候说过,旅长让他去组建新一团的时候,要枪没枪,要炮没炮,但他去了一年之后,新一团的家底儿就很厚了,92式,歪把子,应有尽有。为什么呢?
主席在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这篇文章中曾经说过,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人,击溃其10个师,不如消灭其一个师。
也就是说,形成这种击溃敌人10个师不如歼灭敌人一个师的战术指导原则,其实不是在解放战争时期,而是早在红军时期就已经形成了。
广州起义的时候,徐向前的级别还比较低,起义失败之后,也没有人管他。他逃出广州之后又找到组织,组织上将它分配到了海陆丰地区。
徐向前到海陆丰地区的时候,当地在彭湃的组织之下,已经有了小规模的游击队,但因为缺乏有军事经验的军事干部,所以一直发展不起来。
徐向前到了海陆丰之后,很快就帮助当地的游击队确立了一个作战指导原则,每次作战应当力求成建制的歼灭敌人的一个部队,而不是仅仅击溃就了事。
为什么一定要成建制的歼灭敌人的部队呢?难道击溃不是同样可以算是打胜仗吗?为什么徐向前去强调必须要成建制的消灭敌人呢?
这就是因为在当时的条件下,红军还很弱小,武器弹药和后勤物资非常匮乏,而且处在完全被封锁的环境之下,也没有其他渠道来获取这样一些必要的物资。
那么就只有一个出路,这也就是游击队员之歌里的歌词所说的,没有枪没有炮,自有敌人给我们造,没有吃没有穿,自有敌人给我们送上前。如果缺什么了,就从敌人手里去夺取。
所以徐向前很快就为当地的游击队确立了这样的作作战指导原则,与其击溃敌人一个连,不如全歼敌人一个排。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获取这个建制内的敌人的所有武器装备和资中物资。
这个指导原则很快在其他根据地也几乎是不约而同的确立起来了。原因也非常简单,因为当时所有的根据地的外部环境都差不多,都处在被敌人四面封锁的境地,所有的物资都只有依赖于缴获。
我们现在回顾许多开国将领的回忆录,就会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经历,那就是他们在第一次上战场的时候,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枪,很多人的军旅生涯的第一支枪都是从敌人手里夺过来的。
因为当时中国的工业化程度很低,所有的革命根据地都建立在农业地区,工商业都非常落后,所以根据地无法自己建立兵工厂,也就无法自己造枪造炮,只能依赖于从敌人手里去夺取。
这种情况不只是在红军时期如此,抗战时期如此,解放战争时期同样如此。各个战区在解放战争初期,之所以不敢和国军打攻坚战,就是因为当时的解放军非常缺乏重武器。
而到了解放战争的后期,也就是1948年下半年开始,各个战区的解放军不仅在质量上早已经完全超过了国军,而且在火力配置上也已经压倒了国军。无论是济南战役还是之后的辽沈战役,都是如此。
之所以能够在短短的三年之内出现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就是因为在这三年里,解放军不断的通过整建制的消灭敌人,来补充自己,提高自己的武器装备水平。
也正是因此,在1950年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时候,各部队的武器还是万国牌,有扛着美式冲锋枪的,也有捷克造,也有意大利炮,国军用啥,这个时候的志愿军就用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