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建国以来的大败仗,一代名将薛仁贵,为何会兵败大非川!

在无边的黑暗里,众多的未解和神秘静静的守候,等待那支探索的火炬亮起,让我们一起开启探索历史的旅程!

唐朝一直被认为是封建王朝的巅峰,这得益于唐朝建国以来所展现出的强大实力。和很多朝代不同,唐朝从建立之初,就频繁对外发动战争,而唐朝居然就实现了一边频繁对外打,一边在内部养民,从而让大唐的国力慢慢达到巅峰。武功极胜,用来形容唐朝是非常合适的,靠着强有力的军队,唐朝也打出了万国来朝的局面,然而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唐朝对外战争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比如在唐高宗李治时期,唐朝就迎来了建国以来最惨痛的失利。

这场战争被后世称为大非川之战,而它也标志着唐与吐蕃百年战争的开始。这场战争更是两位顶级名将之间的对决,不过这一次,被称为吐蕃军神的钦陵笑到最后,他一战大败唐军,这也奠定了他的历史地位,而唐朝名将薛仁贵,由于这场惨痛的失利,让他也被踢出了唐朝名将总统山的行列。薛仁贵在后世的名气非常大,而大非川之战以前,他已经征战多年,从未吃到过败仗,可这次他的不败神话没能延续下去。在高宗朝,大唐无疑是处在巅峰时期,国力军力都达到鼎盛,那么薛仁贵的唐军兵败大非川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大唐建国以来的大败仗,一代名将薛仁贵,为何会兵败大非川!

吐谷浑之争

任何一场大战役的爆发,都离不开战略的较量,毫无疑问,唐高宗的战略出现了巨大的失误。引发大非川之战的,是吐蕃对吐谷浑的战争,吐谷浑处在如今甘肃青海一带,他们本为慕容鲜卑的后裔,在隋唐时期也是西南的强国。可吐谷浑有些倒霉,它正好就夹在了唐朝与吐蕃的中间,因此这里是两国必争的地方,在唐太宗时代,就认识到吐谷浑的重要性,在唐军的打击下,吐谷浑也成一个傀儡国家。

大唐建国以来的大败仗,一代名将薛仁贵,为何会兵败大非川!

吐蕃自从松赞干布之后,国力越来越强盛,由于吐蕃政权的特殊性,他们需要不断扩张。在吐蕃的战略中,吐谷浑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吐蕃的扩张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北面的安西,河西地区,一个是向东袭击西川等地。为何吐蕃向北扩张,必须要经过吐谷浑呢?这与西部的地形有关,吐蕃要北上的话,除非他们的大军有空投能力,才能翻越整个昆仑山脉,否则他们就只有从吐谷浑北上,这是一个天然的好出口。

吐蕃准备多年,还抓住了唐朝的战略失误,唐高宗年间大举东进,先后与高句丽,新罗等国家交战。唐军的主力深陷在东部战场上,忽视了西部的防御,因此吐蕃趁机闪击吐谷浑,随后以此北上攻击安西等地。唐朝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安西四镇与西域的十八个羁縻州迅速被攻占,至此唐朝的西线面临全局崩溃的地步,这一仗唐高宗不想打也要打了。

战略部署

与怛罗斯等战役不同,大非川之战是唐朝精心策划的一场战役,在薛仁贵出发前,唐朝已经做出了一系列的部署,配合薛仁贵的主力军作战。唐高宗十分强硬,打算彻底消灭吐蕃这个祸害,首先是政治层面,他封诺曷钵为青海王,打算利用这位吐谷浑君主的影响力,得到吐谷浑旧地人民的支持。

随后唐朝开始两个方面的战略布置,钦陵所率领的主力军在安西等地,号称有四十万的大军。有关吐蕃军队的人数,确实是很难推测,吐蕃这个国家实行部落兵制度,兵民一体,因此他们在与唐朝的战争中经常能动员众多的军队。吐蕃军队里面民夫辎重队是相当少的,吐蕃人的打仗往往只带几天的粮食,他们没有后勤运输的习惯。因此钦陵的军队确实有着人数众多的战斗人员,唐朝看准了吐蕃布置的问题,薛仁贵兵出鄯州,直奔青海西藏地区。

唐军这一招非常正确,只要能快速拿下吐谷浑地区,就等于把钦陵的大军和吐蕃分成两截。唐军既可以打击仓促回军的钦陵,也可以趁着吐蕃空虚直取他们的腹地,这一切的前提是不能让钦陵军队快速回来,唐高宗在西面让阿史那忠与阿史那都支的军队牵制钦陵的主力,不让他回援。

而薛仁贵考虑到远程作战的问题,坚定了速战速决的念头,《旧唐书》记载:军至大非川,将发赴乌海,仁贵谓待封曰:"乌海险远,车行艰涩,若引辎重,将失事机,破贼即回,又烦转运。彼多瘴气,无宜久留。大非岭上足堪置栅,可留二万人作两栅,辎重等并留栅内,吾等轻锐倍道,掩其未整,即扑灭之矣。

薛仁贵的布置主要有三点:第一是让郭待封留守大非岭,配置有一万五的辎重部队与五千战士,依托山岭地形设置结寨布置防御工事。第二是他所率的主力军队,奔袭河口,这里是吐蕃军队的重要牧场,有着大量的战备资源。

《旧唐书》记载:仁贵遂率先行,至河口遇贼,击破之,斩获略尽,收其牛羊万余头,回至乌海城,以待后援。

袭击河口之后,他携带着缴获的大量物资退至乌海城,第三点就是唐军乌海城准备接下来与钦陵主力的战事。薛仁贵的布置重点还是在于乌海,这里是重要的交通枢纽,钦陵军队要想回国,必须会经过这里。

一败涂地

薛仁贵没有想到,自己的布置居然全部失败了,《旧唐书》记载:待封遂不从仁贵之命,领辎重继进。比至乌海,吐蕃二十余万悉众来救,邀击,待封败走趋山,军粮及辎重并为贼所掠。仁贵遂退军屯于大非川。吐蕃又益众四十余万来拒战,官军大败,仁贵遂与吐蕃大将论钦陵约和。

这场战役远比书面上所写还要惨烈,在《资治通鉴》中写道:仁贵、待封与阿史那道真并脱身免,与钦陵约和而还。敕大司宪乐彦玮即军中按其败状,械送京师,三人皆免死除名。

司马光还是相对客观的,因为这场战役后薛仁贵等三名主将全部被贬为平民。这几个人有资历有背景,通常唐朝在战争中很少会这样处置大将,薛仁贵也没有违背什么军法,却也落得一个仅比死强一点的处罚,可见大非川之战唐军败得有多惨。

后世评价这场战役,重点都是郭待封违背军令,自己贸然带着辎重队伍跑到乌海。然而这场战役本身就有着极大的疑点,首先《旧唐书》中薛仁贵是这么说得:今年岁在康午,军行逆岁,邓艾所以死于蜀,吾知所以败也。

薛仁贵并没有把责任推给郭待封,甚至都没提他的问题,郭待封带着辎重军抗命,这按理说被杀都不为过,薛仁贵也不可能那么包庇他。显然,郭待封行动并不是大军惨败的主因,真正的原因是薛仁贵和唐高宗都算错了,他们低估了钦陵,也高估了唐朝在西线的力量。

钦陵的大军回来得太快了,在薛仁贵到乌海后没多久,吐蕃军队就过来了。薛仁贵最初到底是想怎么布置呢?如果他要打算和郭待封联合夹击钦陵军队,那是不可能的,郭待封手里就那点人,怎么可能让一支辎重军队和自己夹击吐蕃主力呢?此外,史书中也说明了薛仁贵"退至乌海,以待后援。"他的后援除了郭待封外还有谁呢?

因此郭待封极有可能是率军过去与薛仁贵汇合,而实际上郭待封在某种程度上还救了薛仁贵一把。吐蕃军队来得实在太快了,如果不是在路上和郭待封军队交火,可能薛仁贵在乌海就撤不出来了,郭待封兵败后薛仁贵好歹还能撤出来,退回大非川。因此郭待封确实有错误,但他属于是拉出来背锅的,实际上这场战争唐军从决策层到底下各个将领都有问题。

钦陵的军队在西线被牵制,怎么还这么快就全回来了?薛仁贵刚打完河口,吐蕃主力很快就到了乌海。高宗在西面布置的几支军队根本没发挥作用,而薛仁贵自己也说了,他属于像邓艾一样孤军深入,他的军队又正好赶上了八月份。乌海可是高原的地形,要让唐军在寒冬的高原上固守对付吐蕃的军队,这本来就是把大军放在死地上。而唐军打着为吐谷浑复国的招牌,可一路上并未得到吐谷浑的支持,这让薛仁贵彻底成了孤军。

唐高宗做出了一次非常失败的战略决策,而薛仁贵也忽视了敌我双方的形势,唐军内部也是矛盾重重,甚至统帅的命令都没办法贯彻下去。当初邓艾深入蜀地,好歹还有钟会的大军在不远的地方策应,而薛仁贵是真的孤军到高原作战,对他来说,哪怕就是郭待封严格遵守将令,唐军也无法在高原长期坚守。在钦陵军队快速回击的那一刻,薛仁贵应该就已经清楚这场战役的结果了,无论是地形的适应能力,还是军队的动员能力,钦陵这次都取得了完胜。

东流逝水,叶落纷纷,时间就这样悄悄地、慢慢地走过,我们下期再见!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089 字。

转载请注明: 大唐建国以来的大败仗,一代名将薛仁贵,为何会兵败大非川!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