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两会前夕,英国著名学者、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接受了总台记者的采访,就中国的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等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和期待。
在过去一年,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决定性胜利,成功完成了“十三五”规划,并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随着今年两会的胜利闭幕,总台记者再次采访马丁·雅克,对于今年两会,他又有哪些新的观察和体会呢?
SINA_TEXT_PAGE_INFO['videoDatas0'] = [{ad_state: '1',pid: '1',video_id: 381451333,//vidpic: '//p.ivideo.sina.com.cn/video/381/451/333/381451333_220_124.jpg',//节目列表小图thumbUrl: '//p.ivideo.sina.com.cn/video/381/451/333/381451333.jpg',//html5播放器上视频还未开始播显示的图片,可与pic相同title: '',//标题source: '',//视频发布来源。如:新华网。url: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21-03-13/doc-ikknscsi3449155.shtml'}];SinaPage.loadWidget({trigger: {id: 'videoList0'},require:[{url: "//sjs2.sinajs.cn/video/sinaplayer/js/page/player_v1.js"},{url: "//finance.sina.com.cn/other/src/sinaPageVideo2017.js"}],onAfterLoad: function {new SinaPageVideo({ wrap:'videoList0',//播放器外层id videoList:SINA_TEXT_PAGE_INFO['videoDatas0'] });}});
总台记者 侯茂华:雅克先生,去年两会,您说中国的科技创新给您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年两会,您对什么话题的印象最深刻呢?
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中国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态度,一直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对于这个问题,总有一些国家争议很大,然而中国却一直对此持合作态度。中国不仅作出积极承诺,而且在全球治理上,比如在《巴黎协定》中还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想中国会成为一个世界大国的典范。因为中国总能考虑在前,这与别的大国不一样。
总台记者 侯茂华:从去年12月以来,您在社交媒体上多次发表看法,赞赏中国抗击疫情取得的成果,同时也批评一些西方国家的不作为,有什么事例能支持您的论断吗?
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如果满分10分,我给中国打9分甚至10分,因为中国的抗疫表现最出色。当时中国站在抗疫第一线,面对一种全新的病毒,全新到毫无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中国的表现相当出色。反观我所生活的英国,倒是让我非常的气愤和沮丧。一些西方国家从2020年1月就开始批评中国,但是西方国家的应对很快吗?他们有过任何准备吗?他们从中国那里借鉴了什么吗?这真是惊人的虚伪的“典范” 。所以我要给这些西方国家打分的话,实话实说,差不多只有3分左右的成绩,特别是美国和我的国家英国。
总台记者 侯茂华:今年年初,您在演讲中把2020年称作“大转折之年” ,应该如何具体理解这个概念?这对于中国和世界而言意味着什么?
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我把2020年描述为“大转折之年” ,有两个原因:首先是中国以令人印象深刻的方式战胜了疫情,重启经济并迅速恢复增长。对比一些西方国家,它们到现在还没控制住疫情,经济表现也萎靡不振。第二个原因有点特别,无关经济,而与政治有关。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能力的一次考验。中国赢了,而西方国家惨败,全世界的人都能自己得出这个结论。
总台记者 侯茂华:您曾经在一本著作中指出,中国的发展将走上一条不同于西方的道路。到现在10多年过去了,有哪些事实符合了您的预见,有哪些是您始料未及的?
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我书中的基本论点,首先是中国的发展将会持续快于美国;第二个论点是中国将不会成为“西方国家”或者“西方社会” 。当我在写作这本书时,西方的主流观点与之截然不同,现在回头看,我想我的两个论断都已经成真。至于哪些事出乎我的意料,我曾论述过美国会在某个阶段衰退,但是没想到它会衰退得像如今这么快,也没想到它的衰退会造成如此大的政治分化。我想我可能还低估了中国影响力提升的速度,除了中国经济以外,中国的政治和文化影响,向世界展示出了一个全新的充满自信的中国。我肯定想到过,但没想到会来得这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