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何方迪
科技,助力师生高质量减负增效。10月23日,由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主办的“双减”政策下的因材施教及课后服务主题论坛在成都举办。来自全国各省市基础教育工作者300余人参加会议,就“双减”背景下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个性化需求满足、课后服务工作运营监管等热点话题展开交流研讨。
头脑风暴
共探“双减”落地之策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社长许林首先致辞。他表示,“双减”既是强化学校育人主体地位、构建教育良好生态的一项重大举措,同时也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一次重要改革。落实“双减”,核心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根本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教育’思维,将工作落细落实。”四川省电化教育馆副馆长万珊分享了全省推进“双减”工作的相关部署。据悉,四川省把“双减“工作作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加强作业统筹、推进课后服务、规范校外培训等,为学生个性化成长不断助力。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发展日趋成熟,实现了教育全场景关键技术应用由0到1的系统性突破,”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聂小林表示,这为破解“双减”政策下的时代命题,如师生减负增效、区域统筹管理、课后服务质量提升等提供了可能。
“‘双减’是通过减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由发展,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在《“双减”政策下我国STEAM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路径》的主题分享中,西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导,教育部西南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宋乃庆深度解析了“双减”政策要求,并剖析了STEAM教育助推“双减”落地的可能性。
共同倡议
建立课后服务生态体系
为更好推进全国课后服务升级,为各区域课后服务高效开展提供源源不断动力,此次活动现场发布了《共建课后服务生态倡议书》,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等单位代表上台宣读倡议书并签字确认。
各单位现场发出倡议:建立健全课后服务保障体系和管理机制,确保课后服务良性健康开展;发挥数字资源优势,优化课后服务课程资源体系,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助推建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助力“五育”并举的教育评价实践导向,彰显教育评价回归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坚持公益和效率相结合,积极倡导优质社会力量参与服务,提升课后服务供应水平。
“双减”时代,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全面升级学校课后服务水平逐渐成为共识,未来学校主阵地作用将不断加强,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也更能被满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