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图虫创意
2018年,“半月谈”曾发文批判教培机构的洗脑式教育营销,认为机构的种种洗脑式营销,消费家长们的焦虑,加剧拔苗助长的功利心,违背了教育育人为本的初心。
就在近日,人民日报也再度发文,质问校外培训行业乱象:这是做教育,还是做生意?
《人民日报》截图
一时间,有一种声音认为,家长的焦虑都是来自教培机构的渲染,如果全面取消教培机构,家长们的焦虑或将得到缓解。
今年“两会”期间,“彻底取缔校外培训机构”的声音被放到最大。全国政协委员陈众议认为,校外培训机构给孩子的压力过大:白加黑、五加二,孩子寒暑假都没得休息;作业量多、难度高,有些题大人做也很困难。
微博截图
对此提议,有家长拍手叫好,但也有家长并不认同。一部分家长认为,正是培训机构的疯狂营销助长了教育焦虑,再结合机构存在的各种乱象,彻底取缔校外培训机构就能减轻学生和家长负担。另一部分家长则表示怀疑,他们认为,家长的焦虑根源在于升学,以及和周边家长的对比,“机构取消了,也许更焦虑”。
那么,家长的教育焦虑到底从何而来?学生的学业负担的根源又到底在哪里?按照设想中的全面关闭培训机构后,家长的教育焦虑和补课热情能得到解决吗?
为什么家长都在补课?“我们本来不想补课,但别人都在补”
周日的下午,天气还不错,袁女士坐在培训班的大厅里,无聊地翻看手机,等待孩子培训班放学。
从两年前开始,每逢周日,袁女士全家都不再安排诸如游玩、聚会等事情,因为孩子固定在这一天要补习数学。
至于为何要给孩子补,袁女士其实很纠结,“补也不是,不补也不是”。袁女士表示,自己的孩子是从四年级开始补习数学的,每周日下午半天,这个量和孩子的同班同学相比,算是补习得比较少了,“(他的)绝大部分同学都在补课,有些家长还给娃娃报了兴趣班,到小学高年级段,(兴趣班)才慢慢停了下来。”
与盲目跟风报班的家长相比,袁女士算是理智派了,她和孩子父亲都觉得,小学阶段没必要让孩子太累,补习数学也是取决于孩子的实际情况,并且是在和孩子反复商量后达成的共识,“我也不想让娃娃太累,报班就是想让他在(数学)难题上多得点分数。”
但效果其实不是很好。袁女士说,娃娃目前六年级下期,“补了两年了,娃娃成绩提升不明显,我们更纠结了,不补,怕孩子成绩大滑坡,继续补吧,又觉得既然没啥效果,何必增加孩子负担”。
成华区的蒋女士也是如此。从孩子上了初二以后,全家人在周六也都不再安排集体活动了,因为孩子要补物理。
蒋女士的孩子就读于成都某外国语学校,即将面临中考。“上了初二后,感觉他物理一直不太跟得上,所以赶紧到处托人问,找到了现在这个老师”。
至于为何要补课,蒋女士觉得这个问题简直有些多余。“中考就是拼分数,孩子成绩中等偏上,搏一搏,可能就是四七九,你说这个课能不补吗?”
本来,蒋女士想过找孩子的任课老师补课,但被拒绝了,“在职教师不让补课,老师不收,所以只能到外面找机构的老师了。”
取消机构,能降低补课的焦虑吗?两位家长都摇头。袁女士认为,取消机构,不等于所有孩子都不补课了,“你不补,别人也要想办法找人补,你坐得住?”蒋女士则觉得取消机构也不现实,“像我家这种情况,孩子不是学霸,本身存在补习需求,如果机构全部取消了,孩子就注定物理只能差到底吗?”
机构老师:“制造焦虑肯定不对,但市场规律也该尊重”
张老师在成都某机构教语文,她认为,确实有一些同行通过制造焦虑吸引家长报班,但是这不能代表整个行业。“从我接触的家长来看,大部分其实是很理智的,都是因为孩子有补习需求,才找到机构周末继续充电……没有外面说的那么夸张,家长也不是傻子”。
那家长选择补习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张老师认为,还是在于升学本身的压力。她分学段讲了几个例子,“比如小学五六年级的,家长担心初中跟不上,所以想要把基础打牢”,中学的补课占比就更高,“初中的要奋战中考,高中的要奋战高考,这两个阶段都是看分数,所以家长都很重视,普遍都是以补差为主。”
目前社会上对培训机构看法不一,有家长认为,贩卖“焦虑”是机构的核心销售技巧。张老师说,自己也经常在网上看到类似的一些说法,她认为,培训机构在做教育,但也得做生意,“家长有教育服务的需求,我们提供了这种服务,因此收取合理范围内的报酬,这怎么就成了压榨家长血汗钱呢?房租、人力这些都是成本啊,(机构搞培训服务)总不能违背商业的底层运行逻辑吧。”
张老师认为,只要不是虚假宣传、师资混乱或者诱骗报名,合理合法的培训服务不应该受到太多指责,“行业乱象我们也支持整顿,但是要一刀切取消这个行业,这显然没有结合家长们的现实需求。”
机构负责人:消灭机构显然不能治焦虑之本,社会人才评价体系还不完善
家长的教育焦虑,到底缘何而起?这个锅让机构来背,到底冤不冤?
在线一对一头部企业轻轻教育副总裁于波告诉记者,他身边确实不乏教育焦虑的家长,“孩子每个阶段他们都在操心,焦虑是个很普遍的现象。”
但是,焦虑由何而来?于波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在他的记忆里,50、60年前,大家不觉得孩子必须上大学;哪怕在80、90年代,蓝领工人也被视为一份不错的工作;但现在,很多家长觉得,孩子上不了大学、考不上985,人生就没希望了,“整个社会的评价体系近几十年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更关注孩子教育,家长们都一个劲儿往前冲,群体焦虑迅速蔓延。归根结底,人们期望提高,但对人才的评价体系还不完善。”
其中,家长送孩子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已成为教育焦虑的一大直观体现。但是,在于波看来,对于机构的看法,不能偏颇地一概而论,在看到行业乱象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其积极的一面。培训机构发展了30年,已成为校内教学的一大补充,“在择优录取不变的标准下,很难说培训机构就应该被取消或是被取代,毕竟,不能否认的现实是,也有很多孩子在培训机构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认可,在学习和生活上也更加自信。”
因此,于波认为,消灭培训机构不能治焦虑之“本”,“要想遏制蔓延的焦虑情绪,就需要破除唯分数论,建立更多元的人才评价体系,不再以‘分数’来评判人才。”
专家:培训机构乱象不同于培训热,制度改革才是根本
今年两会,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聚焦教育,提到了培训机构目前存在的虚假宣传、“烧钱”营销、恶性竞争、制造教育焦虑等乱象,甚至提出了“彻底取缔校外培训机构”的建议,该提议获得部分家长支持,但更多家长表示反对。
网友评论
消灭培训机构,就能缓解教育焦虑吗?
21世纪教育学院院长熊丙奇表示,家长支持彻底取缔校外培训机构,不过是情绪化表达。培训机构的乱象,和培训热是不同范畴的问题,“不能把培训热的原因也都推给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以为取缔掉培训机构,学生的负担就减轻了。”
说到底,教育培训业是合法的产业,合法的教育培训也缴纳税收,解决大批从业者的就业问题。
那么,如果焦虑的根源不在机构,又在哪里呢?
熊丙奇认为,培训机构是满足培训需求而产生的,虽然各大机构的营销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家长焦虑情绪,但只要培训需求存在,培训机构就“消灭不了”。
同时,教育焦虑与培训需求旺盛主要源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中高考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导致基础教育严重应试化、竞技化,家长送孩子去培训机构,是想提高孩子的竞争能力,所谓“提高一分,干掉千人”;二是学校教育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尤其是近年来存在“校内减负”的片面减负问题,结果却是“校外增负”,让培训机构的生意更加火爆。
缓解教育焦虑,何处是出路?
熊丙奇表示,若想治理培训热,制度改革是根本。在现有考核模式下,课外辅导和培训已然成为中小学生刚需,热度不会因叫停而降温,“建议教育部门要从抓公立学校老师教学效果,改革考试制度来着手解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其次,同步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着力改革教育评价体系、提高学校教育质量、让学校教育履行更多教育职责,引导家长减少培训的需求。比如最近教育部提出的推进课后服务全覆盖,让小学生在学校里就完成当天的作业。
此外,对于培训机构的治理,主要应着力合法、规范经营。目前来看,对于教育培训机构存在的乱象,相关部门接下来必然会启动严肃的整顿、治理程序,“虽然整顿、治理不是要关停所有教育培训机构,而是要让培训机构规范有序发展,但需要提醒的是,教育培训机构自己也要反思经营理念,调整经营方式,这将决定教育培训业的未来。”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成都商报教育发布”(ID:cdsbjyfb),作者李宇欣。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