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士兵衣服上的“兵”或“勇”,一字之差,身份地位却天壤之别!

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文章。不知道大家在看清朝电视剧的时候有没有注意这样一个细节,古代士兵穿的兵服并不是完全一样的,兵服前面的一个字,有的是写的“兵”,有的是写的“勇”,这是为什么呢?那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清朝士兵衣服上的“兵”或“勇”,一字之差,身份地位却天壤之别!
首先懂一些历史的人都知道,清朝是满洲人创建的朝代,在军队的编制上跟汉人是不同的,清军主要是由八旗兵组成的,各族因为族源不同待遇也不同。但是从多尔衮入关,清军占领明朝的都城,建立满清王朝之后,八旗兵的数量就远远不够了,本身满洲人的数量就没有汉人多,就算是大量征兵也不够守卫整个大清朝的疆土,所以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就征收了一些汉人组成的军队,但是为了区分八旗军和汉军,汉人的军队就会用绿色的旗子来作为区分的标志,这部分汉人士兵也被称为“绿营兵”。但是后来,绿营兵内部腐化严重,上战场杀敌也没有任何战斗力可言,在后来,作战主力以湘军为主了。到了同治年间,国家大量裁剪绿营兵的数量,自此以后,绿营兵日渐衰落,再也没了当年的威风。但是这也只是军旗的不同,那跟军服上的字又有什么关系呢?
清朝士兵衣服上的“兵”或“勇”,一字之差,身份地位却天壤之别!
清兵入关之后,满人的地位就普遍比汉人地位要高,八旗兵更是养尊处优,平时操练不上,久而久之战斗力大幅下降,平时有什么剿灭外敌的任务时也大都以失败告终,为了扩充兵源,给部队注入新的活力,所以官府就开始在民间招募一种叫做乡勇的武装力量。
清朝士兵衣服上的“兵”或“勇”,一字之差,身份地位却天壤之别!
所谓“乡勇”,只是当时一个临时性的武装组织,相当于民间自发组织的民兵。为了跟正规军区分开,所以在正规军的胸前印了“兵”字,而在乡勇的胸前印的是“勇”字。直到后来,曾国藩发现了乡勇军不可小觑的力量,开始着手大力操练乡勇军,借此打败了太平天国,从此,乡勇军正式归入正规军的行列,定兵制,发饷粮,被称为“勇营”。但很可惜的是,此时的大清朝气数已尽,拥有再厉害的军队也只是垂死挣扎罢了。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喜欢的朋友欢迎点赞收藏和转发,我们下期再见!
清朝士兵衣服上的“兵”或“勇”,一字之差,身份地位却天壤之别!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782 字。

转载请注明: 清朝士兵衣服上的“兵”或“勇”,一字之差,身份地位却天壤之别!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