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父母重教育,跟以前“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不同,如今家长们更倾向于鼓励夸奖式教育。就连楼下奶奶对小孙子学走路都成了这种强调“慢慢抬,好,宝宝真棒,走得真好!”“会自己吃饭了呀,真乖,好样的!”回老家,看到对面楼的一位姥姥带外孙女,三句话里恨不能塞五个“真棒”。可见,所谓的“鼓励式”教育已经蔚然成风。
不过,常夸孩子就是鼓励教育吗?如果方法不对,当心将孩子夸出来颗玻璃心。
过分表扬:削弱孩子内驱力
不当的鼓励式教育,表现之一就是过分表扬。具体体现在,孩子无论做了什么事都会受到表扬,哪怕是本来就在他能力范围之内的事。
举个例子,孩子一岁多时学吃饭,终于有一天饭不洒了,筷子也拿得很顺手,得到了家长的表扬,这是及时表扬。但在此后的半年一年里,每次他吃成这样都会被表扬“吃得好”,那就是过分表扬了。
过分表扬的坏处是,会削弱孩子内驱力。内驱力是指孩子做事的自觉性。当孩子做一件事时,家长总在身边围着表扬,或者针对稀松平常的事进行表扬,慢慢地,孩子就将注意力放在家长的表扬上了。最后表现为,听到表扬他才做,一旦听到的不是表扬而是建议甚至是批评,他就甩手不干了,玻璃心由此而生。
空洞表扬:让孩子慢慢变脆弱
“你真棒”“真聪明”“好样的”这些只是简单描述,从来不针对具体事务的表扬,是空洞表扬。这样的表扬孩子听得时间长了,心理会慢慢变脆弱。
比如经常被夸“聪明”的孩子,他会认为自己事情做得好是因为自己聪明,一旦哪天有哪件事他搞不定,他就会认为这是他自己“不聪明”,从而变得泄气。慢慢地,为了不再出错,给别人造成自己“不聪明”的印象,他做事时会事先掂量,只挑简单容易的做,因为这样比较保险,能保住自己“聪明”的头衔。遇到难事,这样的孩子一来不愿意尝试,二来如果尝试失败,就会表现得难以接受,甚至情绪崩溃,变得脆弱不堪。
事实上,孩子正是在一步步的试错过程中成长的。一个孩子若因常常被表扬,变得不敢试错,这样的表扬无疑是错误的。
怎样才是正确的鼓励教育?
表扬孩子时,语气平淡不夸张,用描述性的语言肯定他的进步和努力,而不是只强调他“真聪明”“真棒”。如果你不确定自己的表扬是否到位,用个简单的原则即可——过于简短的表扬不是好表扬。好的表扬不会只夸结果,更重视描述孩子过程中的努力。
比如孩子让你评价他的字写得怎么样。“很好”就太空洞,“我看你这一横写得很直,而且也知道注意不出格了,有进步”,这就是个具体的、恰当的表扬。
你平时是怎么夸孩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