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教育部官网刊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竞赛主办单位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全面开展一次自查,对以往获奖项目的真实性、独创性进行复核。这也是“云南小学生研究基因技术获一等奖被收回”后,教育部首次就青少年竞赛的诚实参赛问题做出的重要政策规范。
1
家长热衷“过度参与”
日前, 昆明一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凭借C10orf67技术研究结直肠癌的论文,获得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项目大奖,经调查核实,该成果实为家长“过度参与”,大赛组委会已声明要收回奖牌和证书,家长也做了书面道歉。
“除了昆明这位小学生的研究课题,近日,武汉两名小学生研究茶多酚抗肿瘤获奖成果、重庆中学生研究甲状腺髓样癌特异性的获奖成果,都引发了人们的强烈质疑。这些被质疑的项目几乎都集中在医学和生物科技领域。按照人们的正常判断,即便放到科研领域,有些项目也属于突破性的。”宝山区青少年科普促进会会长吴强表示。
社会舆论更关注的是,为什么普通网民都能看出“有假”、提出质疑,而这些出自小朋友之手的研究成果却能经过一层层的专家评审甚至面试答辩最终获奖呢?有基层科技指导老师表示,现在一些青少年科创比赛的评审都有“潜规则”,大家也都心知肚明,如果没有成年人的“过度参与”,孩子的作品几乎是获不了大奖的。
2
孩子失去诚信品质
章老师是本市一家区级青少年活动中心的科技指导教师。他说,近几年,“基因”“抗癌研究”等前卫课题在青少年科创大赛中屡见不鲜,试问,一名十多岁的孩子,学业繁忙、知识储备有限,怎有可能成为这些“高大上”实验的主角?在筛选青少年科技创新课题时,是否符合年龄段认知水平、课题是否来源于生活,是两条非常重要的标准。例如,该区规定小学生不允许进行动物实验,一方面是出于安全和健康考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解剖实验对于一名小学生来说难度过高。
“父母从事科研工作,对孩子来说当然是好事,关键是父母要清楚,自己想给孩子的是什么。”章老师认为,对这部分有辅导能力的家长来说,必须遏止他们的越俎代庖行为,而只需为孩子当好后援。例如,家长可以指导孩子如何选择材料去构建一个好的作品,告诉孩子科研的步骤和要领是什么,最要紧的是让孩子参与创新的过程。
多年从事各级各类青少年创新大赛评委工作江教授坦言,功利化思想正在侵蚀着青少年科技类比赛。江教授提醒,即便父母帮助孩子“拼”回了大奖,孩子很有可能反而从小就失去了两样伴他一生的品质——诚信和独立性。相反,如果认真参与了科技创新活动,其过程中的的认知、思维、视野、方法,都可以融合进学习,培养高阶思维。
3
创新活动重在“五小”
江教授建议,在青少年科技比赛过程中,应适度安排一些动手操作的环节,例如现场实验、现场设计实验方案等,考验同学们的真功夫。
“青少年科技比赛的宗旨是培养兴趣,让同学们在活动中体验创新的乐趣、开发创新的思维、历练创新的能力、学习创新的方法,结果并不重要。现在有些参赛项目几天就拿出了实验结果,根本没有经过艰苦的探究历程,老师或家长‘代劳’的痕迹很明显,这与创新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背道而驰的。”吴强说,青少年科技活动、创新比赛应当提倡“五小”,即小制作、小实验、小种植、小观察、小发明。比如,有的孩子用易拉罐、塑料瓶、旧纸张等变废为宝做出创意手工作品,这种来自生活、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知识结构的探究,是十分值得发扬的。
金海岸工作室
作 者 | 王 蔚 陆梓华
图 片 | 教育部 科学网 杨建正
编 辑 | 梁 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