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题目呈现:
近些年,为给广大学子上好大学“第一课”,各学校越来越重视录取通知书的设计。
陕西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是老教授们用毛笔手写完成。炎炎夏日,他们齐聚一堂,在举行开笔仪式后,端坐案前,狼毫蘸墨,用楷书、行书等字体一丝不苟地写下每个被录取同学的名字。
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是激光雕刻的该校“二校门”3D纸雕工艺品,由在校师生纯手工拼插完成。新同学打开录取通知书,见证了清华大学百余年传奇的“二校门”便立体完整地呈现出来。
……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议论文,阐述你的观点和看法。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观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具有逻辑性;语言得体。
一纸通知书,一腔教育情
陕西师范大学为了学生的录取通知书,老教授们亲自出马,在开笔仪式后狼毫蘸墨。清华大学为了学生的录取通知书,将“二校门”激光雕刻,手工拼插。虽然录取通知书的内容不同,融入的文化元素不同,完成的方式各异,但是学校立德树人的初衷一致,渗入的教育者情感如出一辙。真乃一纸通知书,一腔教育情。
为什么写通知书还要举行开笔仪式,为什么还要请老教授用毛笔来写?为什么还要激光雕刻?为什么还要手工拼插?这些复杂的程序能不能简化,这些“手写”“手工”可不可以用机器替代?当我们不断追问、深入思考后,就会明白,这是录取通知书,更是教育的“第一课”,作为育人的课,当然马虎不得,需要端坐、一丝不苟的教育态度,需要花费时间、投入精力的精心打磨。所以,作为“第一课”的一纸通知书,不管是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还是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文化元素的融合;不管是老教授完成,还是师生共同拼插;不论是手写,还是激光雕刻;不管选择何种教育形式,呈现什么样的教育内容,都体现教育者教育的姿态与教育者教育的情怀。
当然,教育者希望即将走入校园的学子阅读录取通知书时,能够接收到老师们传递的教育信号,能够读出简短文字的师生朴素情、精致画面的爱校爱国意。
作为教育者,总是不放过任何教育的契机。这次疫情之后,我校初三年级学生返校,进入校门,每人收到了一个祝福袋,袋里有一个“中考必胜”的牌儿,一张写有祝福语的心形卡片。这既是教师送予学生的礼物,更是写满情感的祝福,还是对同学们返回校园的激励。这既是祝福袋,又是复学第一课;既传递了教师对久别校园学生的期待,又表达了教育者以爱育爱的初衷。
这个祝福袋是学生复学进入学校的第一课,那张通知书是青年学子迈入大学校园的第一课,成人礼是同学们步入成年人的第一课,还有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带学生进入新学期的第一课……
这诸多学习、生活中的第一课,不胜枚举。它们虽然不是我们常规意义上的走进教室上的第一课,也不是通常观念下夯实基础提升能力的第一课,但却是形式多样、内容多彩,载体各异、教育多元,立德树人的第一课。这些第一课很厚重,牵动的是师者的情,承载的是智者的量,彰显的是文化的质,寄托的是育者的怀。
《管子·权修》中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对国家而言,若要求发展,莫若培养人才。作为培养人才的教育者,不放过任何立人的契机,因为他们肩负的是使命,承担的是责任,塑造的是生命,雕琢的是精神,融入的是情感。毛笔写出的是顶天立地的人,手工拼插的是细腻精美的艺术。
一纸通知书,很轻;一腔教育情,很重!愿学子读之,明意;品之,动情;悟之,立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