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 :[美] 戴维·M. 格兰茨
译者:小小冰人
这座以列宁的名字命名的城市,原名彼得格勒、圣彼得堡,因其历史知名度,阿道夫·希特勒在1940年夏季开始策划入侵苏联的计划时,将其看作深具吸引力的目标。鉴于这座城市悠久而又辉煌的历史,不可能有别的结果。圣彼得堡始建于1703年,既是俄国的西北门户,亦是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还是革命的永久象征,这段历史足以反映出其战略重要性。因此,希特勒对苏俄布尔什维克发动“圣战”时,列宁格勒这个革命的摇篮,与莫斯科(过去的莫斯科大公国和新布尔什维克国家的首都)和基辅(基辅罗斯和现代乌克兰的古都)一同在他赋予德国军队的初期战略目标中占据了重要一席。
建造
1703年,近代俄罗斯帝国之父——彼得一世(彼得大帝)在与瑞典国王查理十二进行大北方战争期间修建起圣彼得堡,即列宁格勒的帝国时期前身。彼得在原始的俄罗斯土地上建造起这座新城,与瓦兰吉亚人通往拜占庭的古老贸易路线相毗邻,这片土地在9世纪和10世纪属于诺夫哥罗德封建公国,在13世纪属于伊若尔斯克。彼得建造这座城市的土地,连同诺夫哥罗德剩下的地盘,在1478年成为俄国(原莫斯科大公国)的组成部分,当时,沙皇伊凡三世(伊凡大帝)打败了强大的邻国立陶宛,将诺夫哥罗德强行纳入俄国统治下。不久后的1494年,伊凡大帝消除了德国对该地区的影响力,把汉萨同盟的商人(原条顿骑士的后裔)驱逐出这片地区。
经过200年持续不断的战争,彼得一世完成了对俄国的巩固,这是他那些杰出祖先早已开始的工作。竭力在波罗的海地区获得优势的同时,1702年10月11日,彼得的军队在涅瓦河与拉多加湖交汇处,俄国旧镇奥列舍克附近夺得瑞典设在内特堡的堡垒,并将其更名为什利谢利堡(意为“关键城市”)。次年5月,彼得的军队又在涅瓦河与奥赫塔河交汇处夺得瑞典设在尼恩尚茨的一座小型堡垒,并将其更名为圣彼得堡。在旧堡垒城墙南面的兔子岛上,他建造起圣彼得堡要塞(后更名为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要塞)。同年,彼得还建造了一座港口、一个贸易所和数个商栈,并在别尔佐维湖修建了一座宫殿,该湖后来更名为彼得罗格勒斯基湖。1703年年底至1704年年初的冬季,彼得在科特林岛建起喀琅施洛特要塞(1723年后更名为喀琅施塔得),后来又在涅瓦河左岸建造海军要塞,就此完成了新军事设施的建设。
彼得在涅瓦河河口一片具有战略重要性意义的地带和涅瓦河三角洲的42 座岛屿上建造起这些军事设施和大批新港口、商栈和宫殿。得到彻底发展后, 这座城市的面积达到570平方公里,北邻帕尔戈洛沃高地,南倚普尔科瓦、杜杰尔霍夫和利戈沃高地,东面则是科尔图希高地。冬季温和的气候和频繁的解冻构成了这座城市海岸气候的特点,与俄国其他地区形成鲜明对比。该城的平均温度,1月份为7.9摄氏度,7月份为17.7摄氏度。那时候和现在一样,毗邻的涅瓦河每年通常有4个月封冻期。
这座城市的建立,标志着俄国诸侯和沙皇为争夺进入波罗的海的永久入海口,与德国(条顿人)、立陶宛、瑞典、波兰对手进行的长达1个世纪的斗争落下帷幕。彼得艰辛的修建工作强调了他获得并维持波罗的海入海口,以此作为俄国具有战略重要性的“西部门户”之意图。但与此同时,要在沼泽地上建造这座城市,要求在几个月内将数千根木桩打入泥土中,从而构成该城坚实的地基。这项工程非常艰苦,也很危险,大多由从俄国各地的大地主处强行征募来的农民完成。仓促建造这座城市期间,数万人死于传染病。受苦受难的传统就此形成,而城内的居民还将在20世纪再次重复。
发展
建立起这座城市后,彼得与之后的多位沙皇都清醒地做出决定,意图将该城打造成俄罗斯帝国权力的宝座,使之拥有现代西方城市的外貌,并彰显圣彼得堡的声誉、战略价值和威望。彼得大帝在位期间,这座城市还是个较原始的落后地区,但在伊丽莎白女皇(1741—1762年)和叶卡捷琳娜二世(叶卡捷琳娜大帝,1762—1796年)的统治经营下,逐渐成为一座光华四射的美丽城市,无愧为“俄罗斯帝国之都”。两位女皇的统治期正是俄国贵族阶级的黄金时代、俄罗斯富庶且光彩夺目的传奇年代,以及圣彼得堡引人注目的一段时期。在这半个世纪里,圣彼得堡按照一项明确的计划迅速发展,一跃成为俄国民众非凡成就和整个俄罗斯帝国势力扩展的象征。
1712年起,彼得格勒成为俄罗斯帝国的首都,彼得大帝大胆地把他的宫廷迁至这座部分完工的城市,以此彰显俄国保留其“西部门户”的决心。但1728年,彼得的孙子彼得二世因不喜欢该城艰苦、粗野的边境性质,又将皇宫迁回莫斯科。彼得二世15岁因病夭亡后,安娜女皇继位。这位女皇是彼得大帝的哥哥伊凡五世的女儿,而伊凡五世在彼得大帝之前执政。安娜女皇继位后, 迅速迎合她那著名的叔叔的意愿,于1732年再度将帝国首都迁至圣彼得堡,直至1918年。
到18世纪中叶,彼得和他的皇室继承人们已经将圣彼得堡打造成俄国最重要的政治、行政、文化和军事中心,也是该国西北边陲的重要前哨。以辉煌的宫殿、庞大的军事设施和政府机构、壮观的造船工业和军事工业为特点,圣彼得堡成为俄国最重要的政治、行政、文化和军事中心。作为圣彼得堡军事重要性的象征,著名的普季洛夫军工厂于1801年在该城建立,由此圣彼得堡又获得了武器生产工业中心的赫赫威名。其人口从1825年的42.5万人增加到1905年的153.4万人,以此也可窥见该城与日俱增的重要性。
溯其历史,圣彼得堡一直蕴含着一种独特的象征意义和自身的神秘性, 即便在沙皇时代后,这种情况仍在持续。200多年来,该城就是一座代表专制、贵族和俄国19世纪后期兴起的资产阶级(中产阶级)的堡垒。同时,她也是俄国科学活动和先进文化的中心,是进步思想、社会和革命运动的焦点,这部分得益于该城靠近西方国家,其居民接触到了西方思想。彼得、伊丽莎白和叶卡捷琳娜的新兴城市,与莫斯科大公国的旧都莫斯科(那里一直是恐怖伊凡权力宝座所在地)之间,存在某种超出常规的紧张,这一点可以理解。圣彼得堡显然代表着欧洲化的俄罗斯,是个“西部门户”,而莫斯科代表的是“俄国老母亲”和俄国庞大的斯拉夫腹地,在地理、教育和文化方面依然远离近代欧洲其他地区。因此,彼得一世在位期间,圣彼得堡“象征着西方庇护之光对抗莫斯科的拜占庭黑暗”。1830年,莫斯科的人口为30.6万人,1905年也只有109.2万人,无论从人口还是从声望方面看,圣彼得堡都使莫斯科黯然失色。虽然存在诸多弊病,但整个19世纪期间,莫斯科逐渐又恢复了影响力和权威, 成为重要的制造业和商业中心,尤以纺织工业最为发达;另外,莫斯科大学也使这座城市成为充满活力的教育中心。
鉴于其大幅度提高的地位和声望,圣彼得堡不可避免地成为俄国国内和国际斗争的焦点。作为俄国在波罗的海沿岸唯一的军事前哨,圣彼得堡在俄国与瑞典进行的大北方战争(1700—1721年)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俄国地面部队和刚刚诞生的波罗的海舰队的作战基地。两个世纪后的克里米亚战争期间(1853—1856年),喀琅施塔得要塞以其相关防御设施和波罗的海舰队阻止了一支英法舰队进抵圣彼得堡(1855年)并进攻喀琅施塔得。该要塞和俄国舰队限制了英法军队封锁海岸并沿芬兰湾炮击俄国沿海城市的行动。然而,这场战争自然而然地催生了微妙的变化,导致圣彼得堡在情绪和气质方面更贴近于俄国。
希特勒虽然承认列宁格勒作为一个声望卓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重要性,但他也将列宁格勒视为一座革命堡垒和与他不共戴天之敌(布尔什维主义)的诞生地。在遥远的过去和近期,特别是1820年、1825年、1905年至1907年、1918年2月、1918年8月、1918年10月和1921年,这座城市向来是激烈的、充满暴力的革命之爆发地。在此期间,圣彼得堡的贵族、资产阶级和后来的无产阶级成为俄国社会运动、政治革命运动的先锋。
1917年10月10日(10月23日),彼得格勒召开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在这次历史性会议上,列宁关于发动武装起义的决议获得通过。10月12 日(10月25日),彼得格勒苏维埃建立起彼得格勒军事革命委员会,以此作为列宁策划的革命起义的指挥部。10月25日(11月7日),赤卫队、工人革命力量、士兵和水兵们在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下,按照列宁的计划占领了至关重要的政府建筑和城内各战略要地。10月26日(11月8日),赤卫队队员冲入冬宫, 逮捕了亚历山大·克伦斯基临时政府的成员。
列宁去世后,应彼得格勒工人们的要求,1924年1月26日召开的全苏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将彼得格勒更名为列宁格勒。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列宁格勒仍与战争存在密切联系。1939年,斯大林同希特勒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后,苏联挑起与芬兰的纷争,表面上是为改善西北边陲的防御。随之而来的苏芬战争(1939 —1940年,通常称之为冬季战争) 期间,列宁格勒军区成为红军对芬兰作战的指挥部、作战/后勤基地。红军在这场战争中,特别是第一阶段的战事中表现拙劣,使希特勒得以放心大胆地发起“巴巴罗萨”行动。从1940年夏季着手策划入侵伊始,列宁格勒这座拥有254.4 万人口的城市便成为希特勒的首要军事目标之一。
希特勒认为,欲消灭苏联、粉碎国际布尔什维克主义势力,就必须攻占列宁格勒,必要时将之从地球上彻底抹去。基于这种邪恶的观点,希特勒的军队力图对这座彼得和列宁之城施以膺惩。
本文摘自《列宁格勒会战1941-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