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国近代的传奇富商,很多人只知道红顶商人胡雪岩的传奇事迹,要知道,同样都是晚清赫赫有名的巨商,在胡雪岩的背后还有着更能让世人折服的存在。从无名小卒走到晚清“钱王”的王炽,他用自己完美的经商天赋以及为世人惊叹的爱国热情,一生以利聚财、以义用财,创造的绝非仅仅是属于他的商业帝国那样简单,这位“三代一品”的红顶商人真可谓中国民族脊梁般的存在。
要说王炽在商界取得的成就非同小可,而他尽己所能维护着国家利益,更是让这位红顶商人直到如今依旧被世人传颂。今天,不妨从多个角度来感受这位曾经的全球第四富豪还被李鸿章一度称为“清廷国库”的王炽不平凡的一生。
杀伐决断的急速发家史
出生在云南弥勒县虹溪村,贫寒的家境并没有给王炽带来多么优越的生活条件,相反,即便自幼聪明好学,王炽很小时便开始了跟着长辈做小本生意养家糊口。靠着肯吃苦、懂节俭的好性子,王炽从家乡不断往返与竹园、婆今等地进行土特产贩卖,几年时间便积攒了纹银百余两,这也就有了他事业起步的第一桶金。
年轻时的王炽因一次斗殴时失手杀死了自己的表兄姜庚,无奈之下只能逃亡四川重庆,没想到,王炽却因祸得福开启了与旅渝滇商合营“天顺祥”商号的历程,来往于川滇进行互贸,使得自己的财富开始迅速积累。
要知道,当时国内局势虽处于大清闭关锁国状态,但是,全国商品经济的萌芽已经初现端倪,所以,王炽有与席茂之在昆明合资开设“同庆丰”商号,主要投资于但是刚刚兴起的银行票据汇兑领域,数年经营之后,王炽终于成为了滇中富商。
用最惊人的胆略博得与官府的密切合作
很多人对于红顶商人都有误解,再或者,众人常常认为,商人与官府合作就是一味地为了利益勾结,可王炽却偏偏是最特别的存在,当年,在他已经名气斐然的情况下,更是用自己最惊人的胆略博得与官府密切合作的机会,而王炽所有的商场手段都是极为正当的。
早在同治末年,王炽就在众商行都不愿帮扶政府的情况下慷慨解囊,帮助川东道库向四川布政司解缴白银三万两并不取利息,一时间震动官场。而在之后的光绪六年,在奉命督办川省盐务的唐炯无法筹得改善川盐生产设备的十万两资金时,商界更是无人愿意冒巨大风险出手资助,可王炽却在当时冒天下之大不韪仅在八天之内就筹集到了十万两白银,并以“天顺祥”的名义出资成功帮助川省盐务解围。
由此,无论是王炽还是他身后的“天顺祥”在官场、商场以及百姓心中都是名声日增,最重要的是,王炽也得到了唐炯这位坚实的政治靠山,从此走上了“官之所求、商无所退”的发迹之路。
“红顶商人”的发迹之路
在此之后,唐炯支持着王炽开汇号并代办盐运,生意如火如荼之时,王炽更是开始在昆明创建自己的“同庆丰”商号,与此同时,改组“天顺祥”并以“同庆丰”为总号、“天顺祥”为分号。
当时的“同庆丰”依旧凭借着在汇兑业务方面良好的信誉度成为了民间和官方承办汇兑的首选机构,如此,“同庆丰”得以开始沿着长江各大城市分纷纷设立分号,鼎盛时期,甚至在香港、越南、马拉西亚也都有着“同庆丰”的办事机构,而“同庆丰”更是被当时的人们誉为“执全国商界牛耳”之云南金融业的开山鼻祖。
随着唐炯被调任云南矿务督办大臣后,王炽成为了矿务公司的总办,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不但使得云南铜矿、云南锡矿、东川铜矿、个旧锡矿以及当地的工业鼎盛发展,王炽也同样在这一过程中收获颇丰,成为了“富甲全滇”名副其实的企业家。这也奠定了王炽“红顶商人”在朝堂中如如不动的地位。
富甲天下依旧不忘普济天下之心
聚财容易,可在成为天下巨富的同时,还能够将天下苍生以及国家命运放在心中的商人,估计除了王炽也真的没有许多了。要知道,王炽发迹之时,大清以及民众也迎来了最为内外交困的时期,而这位红顶商人不但没有将财富收入囊中固步自封,相反,王炽运用自己在商界的才能以全新的方式撑起了民族的脊梁。
光绪九年,法兵来犯,王炽独自出资60万两饷银积极组织应战,为保云南路权不受法国人支配,更是出巨资买回滇越铁路的路权。此后,为保地方工业不被强敌染指、缓解晋、陕大旱,在诸多国家忧患面前,王炽都积极筹措着巨资帮助着政府与百姓。由此,王炽也就有了李鸿章的评价——“犹如清廷之国库也”。
就连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一干人等仓皇出逃时,王炽依旧凭借自己的忠君爱国义无反顾地支持着慈禧人马一路的开销,哪怕慈禧回京后面临国库空虚时,王炽依旧积极在海内外进行着融资接济。虽然,后人对于王炽此举并不赞同,可这足以展现他心中对于国家命运的极力关注与对此付出的努力。
将士想要报效国家通常都会选择搏杀战场并以马革裹尸为人生最高荣耀,而王炽却如同商场上带领千军万马的将军,他积极争取着商业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却将所有的利益甘心奉献给了国家与民众,这一点值得后人千古传诵。
而王炽对于自己重德重义、以德经商这种商道体会最贴切的评价,还要属他最为经典的人生领悟,无论对于经商还是做人,都值得我们反复揣摩与效仿:“说我,羞我,辱我,骂我,毁我,欺我,骗我,害我,我将何以处之?容他,凭他,随他,尽他,让他,由他,任他,帮他,再过几年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