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
清康熙皇帝曾评论明朝灭亡的原因,大意是:从宫廷内部看,皇帝昏庸无能,朝纲败坏,宦官专权;从外部因素看,天灾人祸,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满清日益强大……康熙皇帝是从整体上进行评论的。
笔者管见,上述评论不错,但与崇祯皇帝本人也有很大的直接关系。在此聊聊,有助于读者了解明末清初的那段历史。
(一)初上位想干一番事业
明光宗朱常洛原有5个儿子(另一说6个),但大都夭折了,只剩下朱由校和朱由检两兄弟。明熹宗朱由校是史上闻名的“木匠天子”,性格荒唐怪异,偏信昏庸,荒废朝政,天启七年(1627年)病逝前,由于没有子嗣,指定弟弟朱由检继任,是为明思宗,年号改为崇祯。史上也称明思宗朱由检为崇祯皇帝。
客氏是明熹宗的乳母,魏忠贤是是宫中的太监,客魏两人结为“对食”。“对食”就是太监宫女间结成的形同夫妻的关系。两人千方百计哄着明熹宗玩乐,从而操纵皇帝,左右朝政大权。两人心狠手辣,多次使诡计将怀孕的皇后和其他嫔妃流产,让明熹宗无后裔。
(魏忠贤与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上位时年仅17岁,他对当时的混乱局势十分清楚,首先就是要除掉天怒人怨的客魏集团。他十分小心谨慎,入住皇宫的当天,自己带着干粮,不敢碰宫中的任何食物,晚上也抱剑而眠,时刻准备起来厮杀。
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一边悄悄把自己的人逐步安插进宫,一边丝毫不露声色,继续优待客魏两人,使他们摸不清自己的底细。他借客氏请假出宫试探他的态度之时,立刻批准同意,乘机赶走了客氏。与此同时起用其他太监,与魏忠贤抗衡。待客魏集团内部出现内讧时,使计一举消灭。崇祯皇帝称帝才一年多,就铲除了作恶多年的客魏集团,不能不说他很有谋略和执政手段。
面对国家的财政困难,他一直奉行节俭,多次减少皇室的开支,自己和宫里的人都穿旧衣服,皇后还自己洗衣服,将宫里的金银器熔化后充做军饷。他不好玩乐也不好女色,把大批宫女太监遣散出宫。可以说在政事的勤勉上超过了任何一位帝王。他工作起来不分昼夜,有时到了深夜饥饿难耐,就命太监拿几个零钱去买点简单的夜宵来打补充。古代中国历代有400多位皇帝,有谁能做到他这样?
(二)刚愎自用自毁长城
崇祯皇帝虽然克勤克俭,且很有谋略和执政手段,却十分刚愎自用,不断犯下大错误。他即位之初,曾起用名将袁崇焕抗击后金(清)入侵。袁崇焕在山海关外加强军备,令金主皇太极无机可乘。足智多谋的皇太极率领十万精兵,绕开袁崇焕屯兵的通州,直逼北京。
魏忠贤的余党四处散布谣言,说是袁崇焕引来金兵侵犯北京的。皇太极也利用这个机会,将其俘虏的两个太监故意放走,还特意让他们听到后金与袁崇焕早已有约的传言。
两个太监逃回北京后,就把传言禀告了崇祯皇帝。崇祯皇帝不作任何调查分析,对太监的话深信不疑,不仅下令罢免袁崇焕,以后还将其凌迟处死,导制了辽东防线几乎崩溃,活生生地自毁了长城。
(袁崇焕)
崇祯皇帝冤杀袁崇焕后没有吸取教训,面对日落西山的大明王朝,他总是急于求成。大臣们稍不如他的意,不是被罢免就是被杀戮。崇祯皇帝在位十七年,仅内阁大学士就轮换了50人,搞得朝堂不稳,人心思变,朝堂内正直有为的人士越来越少了,满朝文武结党营私,根本不关心王朝的命运。
此时农民起义如火如荼,规模越来越大,崇祯皇帝急忙派洪承畴去镇压,由于军费不足,他用增加赋税来筹集,引起了老百姓的更加不满,使起义的声势更大。到了崇祯六年(1633年)冬,农民起义由局部问题发展成了心腹之患。他认为辜负了兄长的嘱托,对不起自己的列祖列宗,性格逐渐扭曲,变得暴躁多疑,几乎成了神经质。
崇祯皇帝两次发表《罪己诏》,表示由自己承担一切责任,但此时的空头支票已不起任何作用了。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八日,农民军大举攻城,太监曹化淳开城投降,李自成占领了外城。崇祯皇帝见亡国已成定局,痛哭一埸后开始安排后事……
(李自成的大顺军)
(三)明朝灭亡原因新考
明朝灭亡有客观和主观方面的多种因素,有一种说法是,崇祯皇帝舍不得拿出自己的私房钱来充当军饷是一个重要原因。
李自成率领大军进逼北京时,崇祯皇帝慌了手脚,赶紧召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等户部、兵部的要员们来商量如何将关外的吴三桂调回京师之事。
吴襄算了一笔帐,说调回吴三桂的部队需军费100万两银子,国库的账面上显示只有40万两。俗话说,家中有金银,隔壁有杆秤。崇祯皇帝虽说是个十分节俭的皇帝,但大臣们都知道,他是“乌龟有肉在肚头”,恳请他慷慨解囊,从皇银内帑(皇家的小金库)里拿部分出来,以解燃眉之急。但他却向大臣们哭穷:“内帑业已用尽。”
他号召大臣们捐款,但知道没人带头捐肯定不行。他灵机一动,请皇后的父亲、自己的老丈人嘉定伯周奎来发挥带头作用。无奈的周奎只好捐出一万两银子,其他人也不好意思不掏腰包了,东家几百西家上千的慢慢凑起来。据说这军饷还没凑足时,吴三桂不仅没及时来解救皇上,反而做了清廷的内应,令大明王朝倾覆于一夜之间。
这事看来不是瞎编的演义话本。
管理节慎库的赵士锦后来写的《甲申纪事》中说道:“贼载往陕西金银锭上有历年字号,闻自万历八年以后,解内库银尚未动也,银尚存三千余万两,金一百五十万两。”哎!历史上外国有”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君主,中国也有”不爱江山爱钱财“的皇帝!当然,不是说及时凑足了百万两军饷,就能解救大明,至少不会垮得这么快,假以时日能寻找翻盘的机会嘛。
文末述评:人们对崇祯皇帝的印象并不是很坏,大都对他抱有同情之心,普遍认为他兢兢业业一生,可惜“生不逢时”。但历史地全面地分析,明朝的灭亡与崇祯皇帝本人的的确有很大的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