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9月12日电 题:高校开学季:流转在时代浪潮中的“开学行囊”
作者 韩璐 李绿桐
九月,大学迎来新生开学季。在今年经历了疫情的高三毕业生们,在跨进大学校门时,也经历了不同以往的大学新生活。
“我也没想到,一个双肩包就开启了新的大学生活。”重庆大学2020级本科新生陈佳告诉记者,因疫情防控需要,学校要求今年新生报到时家长不能进入校园陪同,“所以我随身就带了笔记本电脑和手机,其他生活用品都通过快递从家里寄过来,它们比我还早到学校。”
同为重庆大学2020级本科新生的张明到学校报到时,也只拎了一个行李袋。“我家在黑龙江,到重庆路程比较远。现在网购很方便,除了基本的换洗衣服,生活用品之类我都在网上购买后直接寄到学校。”
在大学里工作了36年的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黄少雄,见证了大学生们“开学行囊”的变化。“现在学生的开学行囊越来越小。他们跟我说,只要人和手机一起到学校,其他的都可以在网上买了寄过来。”黄少雄感慨说,“和我们当年还要自己从家里背铺盖卷上学完全不一样。”
黄少雄说,自己1980年到大学报到时,必备的东西是粮油关系迁移证和户口迁移证。“我们上大学的时候,是靠粮油关系发馒头票、饭票来就餐的,如果没有这个迁移证,就不能保证口粮。此外,我去上大学时还戴了一块手表,那在当时已经是比较‘有面子’的物件了。”
“现在已经很少有大学新生带着大包小包到学校报到了。很多人都是通过快递把行李寄到学校,或者直接在网上购买后寄到学校。”黄少雄笑着说,对现在的大学新生而言,“只要有笔记本电脑和手机,什么都不用担心。”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2020级本科辅导员喻惠,今年也迎来了自己的第二批“00后”学生。从2010年开始从事辅导员工作以来,喻惠觉得这10年变化最明显的,就是“00后”大学新生们基本都是电子产品的追逐者,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几乎“人手一份”。
“10年前手机还处于智能手机和2G手机的更替中。笔记本电脑也不算普及,当时我带的第一批学生大多都是在宿舍安装台式电脑,一般一个宿舍就有两台左右的台式电脑,只有一小部分学生有笔记本电脑。而现在,除了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以外,还有一部分同学购买了平衡车、单反相机等。”喻惠说。
回想起这10年的变化,喻惠说自己大学入学时,是用大包小包将行李扛进学校。“2003年我进入大学时,手机还是‘稀有品’。除了把被褥、衣服等扛进学校,我还带了银行卡、一个磁带式随身听。”喻惠笑着感叹说,“现在的大学生可能都不知道什么是磁带。”
从上世纪80年代的“粮票、饭盒、被褥”到90年代的“暖水壶、银行卡、磁带式随身听”,再到如今的“电脑、手机、数码相机”,大学新生“开学行囊”的变化,不止是由大到小、由多到少的改变。“我觉得,装在行囊里面的,不仅是生活必备品,更是一个时代的记忆。”喻惠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