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但史书却无一例外地,浓墨重彩记录着他们的引领者和优秀者。
梳理历史脉络,我们就会发现:在每个历史重要的转折点,都有一场大戏适时上演。
公元前206年,于秦朝故都咸阳城不远处的新丰鸿门,举行了一场左右历史走向的著名宴会。宴会因地而名,史称“鸿门宴”。
正因为著名,所以宴会前后发生的林林总总,大家都耳熟能详。
若从两位主角的心思上考虑,宴会十分必要且结局早已注定。
我们可以这样简要总结:
“鸿门宴”尽管事起仓促,但参与者却各怀心事、倾情演出。
为解“旦日军破”之忧,被逼“政治站队”的沛公,早上从驻军地霸上出发赶往鸿门时,心中虽有些忐忑,但自恃计划周详,却没有羊入虎口之感。
果然,见面礼还未献上呢,“诸侯上将军”项羽就被哄得把“告黑状”的人卖了,并兴致所致、豪爽地邀饮开宴。那是不喝都不行啊!
期间,“项庄舞剑常意在沛公”,又有樊哙啖彘宏论,几趋险境。但最终却从容尿遁而回。
其实,这一场被后世渲染得几近离谱的“鸿门宴”,在“自矜攻伐”、实握帝王之权的项羽眼中,只不过是一顿军中便宴罢了。
他借此既可立威,又能顺便安抚一下已如惊弓之鸟的昔日战友、如今“自愿”选择充当其部下的刘邦。
对这个曾拥有“鼎定关中”之奇功、依约铁定“封王”,又被楚怀王熊心信任有加的人,还真不好随意处置。好在刘邦在张良、项伯劝说下,前来认错称臣。虽说前面仗着大功有所膨胀,但终究还算迷途知返,知道审时度势,不再倚老卖老,甘当自己的“小兄弟”。对这样的人,岂可杀之了事?
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
四百年后(公元200年)官渡之战前,曹孟德和刘玄德把酒言欢,纵论天下大势,细数风流人物。
时在深冬,许都里、长亭外,有瑞雪压梅、青梅煮酒。
两“德”并肩踏雪寻梅,又觥筹交错。兴致勃勃间,曹操冷不丁地一句““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让素有涵养掩饰之功力的“刘皇叔”,大冷的天还惊出来一身冷汗。
据陈寿《三国志先主传》:
“先主方食,失匕箸。”其时,势力尚孱弱的刘备,还没下最后决心是否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决裂,受“衣带诏”“以诛曹公”。
此宴过后,刘备“遂与(献帝之舅董)承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同谋。会见使,未发。事觉,承皆伏诛。”
侥幸躲过一劫的刘皇叔,旋即找了个机会,有多远跑多远,逃离了“枭雄曹贼”的视线。
汉末版“鸿门宴”就此剧终。
其结果,也因拥有绝对实力的一方,却无意提前铲除尚在己方阵营内的潜在对手,徒惹众怒之故,以“宾主尽欢”而结束。
正因此,方有以后的三国故事。
所以说,鸿门宴是同一阵营里,两位世界纪历史顶尖人物,在尚未公开撕破脸皮、处于分道扬镳边缘时的一次首脑会晤。
一般来讲,它举行的时间点较为敏感,常处于历史转折的关键点上,而其结果,往往会左右历史的发展方向。
时间来到唐末。
公元884年,李克用奉唐僖宗诏令,联合朱温一道,分进合击,倾力剿灭黄巢起义。
最后,于中牟北面的王满渡大败黄巢。黄巢军残部在大将霍存、葛从周等带领下束手投降。旋即,又于封丘再败黄巢军。天下大局由此得以基本稳定。
五月十四日,朱温和李克用率军回到汴州。李克用被朱温安置在封禅寺休军整顿。
晚上,依例是大摆宴席。朱温邀李克用到上源驿,“一醉方休”、“宾主尽欢”。唐末版“鸿门宴”就此上演。
与秦末、汉末不同的是,宴会的气氛,两位主角都没有营造、控制好。
席上,李克用乘酒醉大发脾气,惹怒了朱温。深夜里,朱温令士兵将上源驿死死围住,火攻李克用的住地。
其时,李克用大醉不醒,赖仆人郭景铢熄灭蜡烛,藏其床下,用水泼醒并告诉他情况,以期突围。但火势太大,几近绝望。所幸突然天降大雨,把火灭了。李克用乘机带领少数亲随如薛铁山等,从尉氏门坠索逃出。
七月,李克用当面向唐僖宗状告此事,请求批准其对朱温用兵。唐僖宗赶忙从中调和。又加封李克用为“陇西郡王”,极尽安抚之事,但也不治朱温的罪。却遣朱、李二人继续追剿黄巢军。
随后几十年,可以媲美楚汉争霸的晋梁之争,让战火烧遍全国。最终,朱温所建政权,被李克用之子李存勖所灭。
(剧照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