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选择志愿是一门大学问,需谨慎,提前做好这些准备才更高靠谱

高考向来是社会公认的“人生转折点”,是能将一切“想拥有”变为“真正拥有”的通关钥匙。但很多人却忽略了一个事实,要想拿得这把钥匙,首先得正确选择高考志愿。

有一位青年画家,他在接受采访时,是这样说的:“在高考结束后,我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选择与美术相关的专业,并在毕业后,顺理成章的找了份对口工作。

但经过几年的工作与生活,我发现自己无法放弃对美术的热爱,我必须要从事美术行业的工作,因此我重新参加了高考,报考美术大学,几经坚持与磨难,才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听了这位画家“曲线救国”的故事,不禁让人深思。如果他一开始就选择了自己想要的专业,成功会不会来的更容易一些呢?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虽然他没有选对一开始的路,可他最后还是成功了,但细细推敲,因为他成功了,他的故事才被大众所知,可是在每年高考志愿选择的背后,都有着不可计数的“冤魂”。因此,监督好孩子选择好高考志愿是每一位考生与家长必须重视的问题。

选择志愿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有一个漫长、艰巨的过程,需要被考生与家长们严谨对待。

很多考生与家长觉得:高考结束了,崩了那么多年的弦,终于可以放松了,在分数出来之前可以休息一下了,但我却不以为然,人不打无准备之仗,高考取得的好成绩,可以为考生们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但如果,在选择志愿前不做些准备,则浪费了这些机会。

因此,选择志愿的第一步,需要提前做好以下三个准备。

1)估算分数,并“为大学排名”

当考生走出考场后,就要着手估算自己的高考成绩,做到“心中有数”。再根据自己估算出的成绩,参考各个大学往届的分数线,列出一些有机会报考的大学。

对每一所大学的选择都要慎之又慎,切忌选择与估算分数相差较大的大学,否则可能会压缩考生的志愿“空间”,浪费志愿选择的名额。

将列出的这些学校,在分数上进行排列,最后再根据招生专业、喜爱程度等因素调整排序,为正式填报志愿做准备。

2)“调查”一些理想大学

当考生与家长们列选了一些心仪的学校后,便要对这些学校进行“调查”。所谓“调查”,即对学校开设的学院、专业、师资力量、办学水平及校园生活,等方面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不能仅因学校的分数线高、“名声大”等原因,盲目做出选择。

很多家长在孩子报考初中或高中时,极其看重学校的教学质量,而忽略了其他。

家长们要知道,大学是一个不同于初中、高中的学校,除了对本专业的学习之外,享受丰富的课余生活也是一个大学生应有的权利。

因此各个大学的课余生活质量,也应被列入考生与家长的选择范围中。

3)考生与家长要提前达成一致

因为年代及社会经验等方面的“代沟”,每年都有不少考生与家长,会在志愿选择的过程中激发矛盾。有些家长希望孩子可以离家近一些,但孩子却心仪远方,或者家长们想让孩子端起一个“铁饭碗”专业,但孩子们更愿意去往心之所向的专业。

在这些问题上,考生与家长需要相互理解,家长需要尊重孩子的意愿,把选择权交给孩子,而孩子则需要认真考虑父母意见,对自己负责。

即使在正式填报志愿前,考生与家长们做了相当充足的准备工作,但某些意外总会不期而遇。

而这些小意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填报志愿的质量。因此填报志愿时,考生与家长还需要注意这些问题。

①个人盲目自信,保底志愿“不靠谱

在筛选了众多学校与专业后,从考生们拿到高考成绩单的那一刻起,就要真正投入到选择志愿的事情中。

在有限的志愿名额上,考生与家长们必定是难以抉择的。但在这些明确的数据中,考生的志愿排序必须要有一个“梯度”。

考生在第一志愿 “小冒险”的同时,保底志愿必须足够保底。不要抱有“被某所学校录取,委屈了自己的分数”的想法。

在每年的众多考生中,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导致滑档,更加浪费了他们的分数。

②在“是否服从调剂”问题上拿不定主意

“是否服从调剂”在每年填报志愿的过程中,向来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有些考生与家长觉得:自己选了那么久的学校与专业,万一服从调剂后,被调到了不喜欢的专业怎么办?

也有考生与家长认为:进入这个大学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服从调剂,可以增大被录取的几率,那自然就要选择服从调剂。

所以,考生没有太大的把握,能被他选择的学校录取,最好还是选择服从调剂,如果真的被分到了不喜欢的专业,也可以在进入学校之后用转专业、辅修第二专业等方法,学到他喜欢的专业。

③被一些大学的名字所误导

在包罗万象的大学名字中,一个吸引人的名字,总能为这个学校带来众多报考的学生。但值得考生与家长注意的是,报考志愿书上那些“高大上”的大学名字,不一定就是他们想象中的好大学。

每年,总有一些大学,凭借其吸引人的名字,招到了一些本不该来这所学校的“高分学生”。

还有些大学,打着主校区的旗号,实则把报考的学生们安排到了其他校区。当考生们进入大学时,才发现“被骗”。

而这些被骗的众多大学生,则选择了将就,以得过且过的方式,走完了他们的大学历程。因此,考生与家长们一定要擦亮眼睛,防止被骗。

在志愿选择的问题上,分数自然会限制考生的理想意愿。但仍有一些不能“将就”的问题,需要广大考生与家长注意。那到底该如何正确打开选择志愿的方式呢?

明确自己将来想从事的职业相信在每位考生心中,多多少少都有自己想从事的领域及职业,而他们心中的这些想法,则是选择专业的重要依据。

虽然世人常说:“爱好不能当饭吃,但如果考生进入了一个大学,专业的学习了他的爱好,还会怕吃不上饭吗?”自然不会。

亦有哲学家指出:人生来是带着任务的,每个人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使命,心之所向,方能得心应手。

在校的专业学习仅有四年,但职业的影子却要跟随一个人半辈子。因此选择专业具有比选择学校更重要的性质。

但如果,在考生的分数能报考的这些大学中,并没有想从事的领域及专业,那就要分析好这些能报上的专业,它们很有可能与考生未来从事的职业相关。

选择一个自己向往的城市如果有两所分数线相差不大的大学,并且他们招的是同一个专业,那该怎么选择?除了学校本身的条件外,大学所在的城市,也是做出选择的重要依据。

城市的环境、气候、文化氛围、生活习惯等都应被考生与家长考虑在内。比如说,从小长在北方的考生们,大部分都适应不了,南方冬天没有暖气的状况。

或是有很多考生,在到了大学后,才发觉自己不适应当地的生活习惯。这些状况,应该在上交最终志愿前弄清楚,而不是去了大学后才“恍然大悟”。

与未来的学长学姐们进行交流在网络如此发达的社会,几乎每所大学都会提前建立新生交流群,而家长与考生们要做的,则是寻找并加入这些交流群。

在很多大学的官网上,只能查询到一些代表学校实力的数字,而考生与家长们却对真正的大学校园一无所知。

如果考生与家长在提交最终志愿前,加入学校的新生交流群,群里的学长学姐们,将会为他们提供最真实的学校情况,给考生的志愿选择做重要的参考。

在一个陌生的大学,陌生的城市,这是考生们扩展人脉的第一步,也是在选择志愿的最后关头最重要的一步。

众人都说一批学子进入大学的那一刻,是迈入社会的前一步。当他们取得了毕业证书,则是步入社会的开端。

但其实选择志愿才应是进入社会前,抬脚的那一步,就好比好马配好鞍,若不能选到一个合适的学校与专业,则辜负了考生十余年的努力。

因此,在考生与家长彻底释放高考压力前,必须抓紧这关键的一步。每位考生都是一颗明珠,世界的某一处,总会有需要他们照亮的地方。希望每位考生正确选择自己的志愿,力争上游,不愧于心。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饭饭妈妈育儿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990 字。

转载请注明: 高考选择志愿是一门大学问,需谨慎,提前做好这些准备才更高靠谱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