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年内全部转设!与公办大学、民办大学有啥不同?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到2020年末,各独立学院全部制定转设工作方案,同时推动一批独立学院实现转设。转设路径为:转为民办、转为公办、终止办学。”

  独立学院,最为司空见惯的名字就是挂一个“公办大学”名头,但并非公办大学。比如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学院等。据百度百科数据,截至2019年6月,全国独立学院257所。

  独立学院和普通公办大学、民办大学有什么区别呢?

  第一、独立学院是民办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独立学院是普通公办院校和社会和社会合作办学,因此独立学院的名头是设在某个大学名下。

  民办高校,则有自己的学校名字。当然这几年,部分独立学院已经转为民办大学,所以就取消了名头的公办大学名称。

  第二、学费比公办大学要高不少。

  对于这一点,高考生报名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既然独立学院是民办大学的组成部分,那么就是非国家财政性经费办学,所以学费要高一些,基本在1万6-2万左右/年,和其他民办大学学费相当,而公办专科本科院校的学费基本在4千-6千/年之间。

独立学院年内全部转设!与公办大学、民办大学有啥不同?
  第三、独立学院学生都是本科层次。

  因为独立学院是本科教育,是本科公办大学和社会组织和个人合作创办,所以招收的学生都是本科。但民办大学里,既有本科民办院校也有专科民办院校。

  第四、独立学院的学历证书与挂名本科不同。

  独立学院的毕业证、学位证是:某某大学(公办大学)某某学院(独立学院)印章,和公办大学毕业印章有区别。例如贵州大学明德学院的毕业证书加印的是“贵州大学明德学院”的印章,而贵州大学本部的“贵州大学”印章。

独立学院年内全部转设!与公办大学、民办大学有啥不同?
  独立学院设置背景

  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体制创新,既利用了公办高校的资源优势,又发挥了民间资本的资金优势。从上世纪90年代,一批公办高校合作创办的独立学院悄然兴起。到 2003 年,这类学院达 360所,同年,把这种由公办大学和社会组织、个人合作办学的形式定名为“独立学院”,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管理、独立招生,颁发学历证书。

  2006 年,教育部提出“转设”这一概念;2009 年,明确规定独立学院可以转设为民办本科院校。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全球各国都出现了大量民办高校,教育向民营化转变也成了一种全球化趋势,也出现了很明显的教育民营化浪潮:一方面民办私立教育发展迅猛,另一方面公立学校开始民营化。比如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英国私人融资计划、美国特许学校、菲律宾学校领养计划等,都很重视利用社会力量发展教育。

独立学院年内全部转设!与公办大学、民办大学有啥不同?
  独立学院转设现状

  独立学院在教育大众化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培养了大量人才,但同时独立学院由于法人地位未落实、产权不清晰、办学条件不达标、师资和管理不合理等问题。建议转设。

  但过去十多年,转设比例整体偏少。

  2008年,4所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本科。到2015年,52所独立学院转设为51民办大学。但依旧转设比例不高,主要因为转设关系到重大利益调整,涉及到各方利益,很难达成一致意见,所以就一直拖延下来。再者,很重要的一点,投资方也不想失去母体高校名字的这块“金字招牌”,所以迟迟不愿意转设,而高校也不愿意失去巨额管理费收益和机会成本,不愿放弃,宁愿冒着会影响公办院校声誉的风险,继续举办独立学院……

  展望

  如今,一纸文件,明确通知,到年底,各独立学院全部制定转设工作方案,同时推动一批独立学院实现转设。三条转设路径可以选择:转为民办、转为公办、终止办学。

  这对于考生来说是好消息,报考的时候会更清楚你报的是公办还是民办。对于社会来说也不会产生混淆,对学生来说,也会上一个明明白白的大学。

  大家对此有什么想说的,可以留言讨论!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526 字。

转载请注明: 独立学院年内全部转设!与公办大学、民办大学有啥不同? - 楠木轩